王安石写诗怎么就那么喜欢给历史人物翻案呢?
作为一个改革家,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有着突出的成就,他写的散文诗歌,简洁精炼,论点突出逻辑缜密,他写的词纯朴自然,意境苍茫,名列“唐宋八大家”实至名归。
读王安石的诗,你会发现有很多诗在咏物怀古,在谈及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的时候,非常喜欢给他们翻案,这是为什么呢?
王安石
翻案文学和王安石的翻案诗
对于翻案诗的定义很宽泛,众说纷纭,诗歌能够“反常合道”,能够推翻“定评”给出“新解”就算是有翻案的艺术效果了,也就是说,翻案诗只是文学创作的一种手法。
王安石的翻案诗的创作和他的为官生涯有着很大的关系,他绝大部分的翻案诗也都是出自为官时期。
王安石热衷于写翻案诗是在他步入仕途之后不久,最早的一首诗是《忆昨诗示诸外弟》,写于庆历三年。
那个时候王安石才二十三岁,从扬州还家之后,在舅舅家和自己的弟弟们一起慨叹少年的事。
诗中翻用了杜诗“不厌北山薇”,写出了“三载厌食钟山薇”,表现王安石对杜诗表达的安贫乐道思想的反对,体现出王安石想要入世,有所作为的远大志向。
庆历四年,王安石写了一首《送丁廓秀才归汝阴二首(其一)》,这首诗翻用了丁令威去世后化成仙鹤归家的典故,这个典故原本是要告诉众人可以学仙求永生,表达一种人世沧桑、物是人非的慨叹。
王安石却认为“昔人且在不应非”,用了典故,但是却表达出乐观积极的格调。嘉祐四年,王安石到京城做官,这个时候,王安石的翻案诗不像庆历年间创作的翻案诗那样直抒鲜明的情感,诗歌中有很多对历史的深层思考。
到了变法时期,王安石的翻案诗往往大翻历史旧案,展现了很多新奇独特的视角。
但是随着变法过程经历浮沉,王安石的翻案诗又开始变得平和。
时间的变化不断改变着王安石翻案诗创作的风格,影响王安石对翻案诗创作的更深层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王安石翻案诗的创作原因
王安石喜欢写翻案诗的原因可以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个方面。外部原因之一就是当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宋朝自建立以来,既继承了唐朝将儒家文化当成正统、科举选士的文化政策,也不断完善文化政策,对佛教和道教秉持着开放的态度。
这就营造了一种轻松自由的文化氛围,加上宋代统治者重视文化和图书的整理、编撰,更加促进了宋代文人学识的积累。
在这种文化环境中,王安石等文人有了读万卷书的机会,宋人也因此有了文化自信和丰富的精神世界。
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文豪兼官吏的事迹又口口相传,这极大地影响了文人参政议政和入仕的热情。
这些反应在文学创作中便是议论型诗歌的盛行,王安石写的翻案诗大多也都是以议论为主。
宽松的文化环境和重文崇文的社会风气,给王安石的文学积累奠定了基础;被激发的参政热情为王安石变法埋下了种子,这些也都为王安石的翻案诗提供了有益的引导。
外部原因之二就是王安石家风的影响。一个人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王安石喜欢创作翻案诗也不例外。
王安石的祖父辈们在为官的时候都以“能吏”著称,他的父亲王益二十二岁进士及第,一举成名,之后在各地做知县,除暴安良,兴利除弊,政绩斐然。
王益的为官的表现,以及带王安石宦游时的经历深深地影响了王安石。父亲给他的底气,以及他自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他在工作中敢想敢干,在诗歌中也敢于大胆翻案表达。
外部环境中最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便是王安石自己的仕途经历。王安石怀有经世之才,他很关心现实的社会问题,仕途上的浮沉以及变革的跌宕直接刺激到了他对翻案诗的创作。
从政之初,关注社会现实发现的各种弊端,让王安石写了很多翻案诗以表达不满和担忧。
面对社会问题,王安石主张进行革新实践,但是这一想法不被外界理解,理想和现实的冲突让他感到无奈,这些情感也只能通过诗歌抒发出来。
比如求田问舍,是王安石翻用得最多的典故,求田问舍本是对刘备只顾谋求私利没有远大志向的讽刺,是一种贬义。
但是王安石借用这个典故表达的却是自己身体力行之后壮志难酬、不得其行的无奈。
除了外部原因,王安石喜欢写翻案诗的内部原因是其自身的天性。冯梦龙曾将王安石称为“拗相公”,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王安石就是一个“胆汁质”的人,性格外露,敢于冒险。当保守派攻击和诋毁他的变法的时候,他依然坚持己见。
作为历史上备受争议的改革家,他的性格特征十分突出,翻案诗本身除了需要一定的文学功底,更需要诗人在创作时能够大胆。王安石兼收并蓄的创新思想,让他写起翻案诗更是如鱼得水。
王安石翻案诗的意义
王安石的翻案诗,题材十分广泛且立意新奇,开启了宋代翻案诗创作的大门,对历史人物的故事、语言以及诗句等都有翻用。
比如著名的《明妃曲》,之前诗人对昭君出塞一事一般有三点感慨:昭君与汉元帝的纠葛、对毛廷寿的指责和对昭君身世的哀叹。
但王安石在明妃曲中的观点却不同,他在诗中认为君主应该明辨是非,慨叹知音难托和人言可畏,并且以丹青难画昭君之美表现昭君的美貌。
这些观点后来还得到了欧阳修和司马光等人的应和。
欧阳修
总结
《蔡宽夫诗话》将王安石诗歌创作分为三个维度,其一是“自出己意”,其二是“借事发明”,其三是“情态毕出”。
体现在这些咏史翻案诗中就是,通过为历史人物申辩,进而抨击陈规陋习,表达出自己的价值体系,为他的变法进行自辩。
社会大环境的文化氛围、家风的熏陶以及宦海浮沉,自己的个性,自外向内都对王安石喜欢创作翻案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如此,王安石喜欢在诗中给历史人物翻案的原因就很清晰了。
参考资料
[1]鲁迅剑.王安石公共性思想研究——以《周官新义》为中心的考察[J].唐都学刊,2022,38(03):38-43.
[2]苏露锋.王安石的禅诗透露出了什么?[J].廉政瞭望,2022(04):65.
相关知识
王安石写诗怎么就那么喜欢给历史人物翻案呢?
王安石拜相,苏轼专门写诗嘲讽,3年后王安石为何还力保他不死
还是那么喜欢耍小聪明呢
《锦绣安宁》林大娘子霸气,我咋就那么喜欢张瑶呢?
檀健次:又抛媚眼给“瞎子”看 这群女人怎么就不懂我呢
哈哈,假发怎么给唱掉了呢?
怎么就区分主次了呢
张杰怎么那么执着顶胯,就搞不懂了
薛芳菲堂上翻案
怎么就没养出一个胖墩呢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10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66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5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96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02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45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8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09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91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