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自杀九次而不死,杀妻一次却成功,晚年写下一首诗,令人心酸

中国古代因厌绝尘世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而佯狂的艺术家比比皆是,春秋的楚狂接舆,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唐末“疯子”杨凝式等等,皆是其中锋棱突出的性情代表,然而他们皆是假装疯癫,真正达到极致状态的却没有几个。被后世称为“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他的狂就达到了极致,不仅在生活的表皮下佯狂,更在人生的内核里癫狂。

徐渭是晚明著名文学家,他卓尔不群、才华横溢,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多方面都颇有造诣。然而他的人生却异常曲折:中过疯、下过狱、杀过人、自杀过,听他的故事使人毛骨悚然,但他的经历确实充满了传奇色彩。

徐渭凭借满腹经纶早早就进入了仕途,却因为选错了队伍而被弹劾为严嵩同党,恩师不堪其辱而选择自尽。这对初涉人世的徐渭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不仅将他从一帆风顺的道路上劈了下来,还把他劈得精神失常。精神恍惚的徐渭由此开启了令人吃惊的自杀之旅。

“头骨皆折,揉之有声”,“以利锥锥入两耳,深入寸许”,只从这些只言片语之中便可想象出徐渭所遭受的痛苦。然而神奇的是,徐渭前后一共进行过九次自杀,却都安然存活了下来。恼羞成怒的徐渭因此将枪头调转到了最亲近的人身上。

徐渭怀疑继室张氏不忠,竟因此犯下命案,最终落得个牢狱之灾。七年后,已53岁的徐渭被友人营救出狱,经历过生死折磨的他终于看破红尘,抛弃了仕途功名,开始专心著书作画,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

不过,徐渭的生活依然没有得到好转,依旧是穷困潦倒、家徒四壁,自留诗曰:“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他死的时候身边只有一条狗相伴,此外再无其他,可谓凄惨。在这样的环境下,徐渭写下了一首陈述自己生平遭遇的诗,令人惊觉不已。

《题墨葡萄图》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这是一首题画诗,画作的内容是水墨葡萄,笔法粗犷,点染随意,不重形似,旨在寄兴,所画的葡萄酣畅大方,墨色圆润,是一幅经典的放泼写意图。但显然,这首题诗更有韵味。前两句主要叙述了徐渭的不如意,五十知天命的年岁却是孤苦半生,只有独自在诗书的世界里与文字对命,勉强才能聊以慰藉,这真是令人无比心酸。

后两句有气节。“明珠”是珍贵的宝珠,在“笔底明珠”这一句里是指徐渭的才干,而在“闲抛闲掷野藤中”一句中则变成了藤蔓上的葡萄。言外之意,既然满腹才能无处施展,满腔热血无人重视,那就将它们闲置起来,作附庸风雅之用

朝廷不用我的才华,我就拿才华去画葡萄,趣味任性,且满含无奈。“明珠”就是葡萄,葡萄画无处卖,隐喻的正是徐渭无人赏识。徐渭借《葡萄图》抒发了自己空有才华却无处施展的境遇,更抒发了自己对待糟糕人生的态度,那就是保持乐观,泰然处之,虽然遭受极大悲痛,但仍要微笑面对。

徐渭因人生变故而变得疯癫,犯下了杀妻的罪过,这固然是不能被饶恕的恶行,但反过来说,这样的结果正是他人生悲苦的有力见证,这首诗就是他最好的证词。生前一无所有,死后却被顶礼膜拜,这样的艺术家固然可敬,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被爱滋润的好作品,而不是被囚禁在文字里的寂寞与孤独。

相关知识

才子自杀九次而不死,杀妻一次却成功,晚年写下一首诗,令人心酸
大唐第一才子,才貌双全,留下一首诗,短短20字,却足以流芳百世
苏轼劝好友戒色,写下一首诗流传千古,男子看完开怀大笑,女子看完却生气不已
高适晚年写下一首诗,道出最真挚的友情,不是李白,竟是他!
原创李白一生志在寻求仙道,晚年幡然悔悟,写下一首自省诗,引人深思
“你们可以开枪,却杀不死这歌声”
李白向美人表白,遭拒后心情郁闷,写下一首酸诗,却一直流传至今
苏轼弥留之际写下一首诗,短短四句却道尽人生真谛,读懂受益匪浅
李白被迫写下的一首诗,为追捧杨贵妃,最后两句却流传千古
“诗仙李白”求爱被拒,写下一首酸诗,却流传千古!

网址: 才子自杀九次而不死,杀妻一次却成功,晚年写下一首诗,令人心酸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452693.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