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刘景崇放弃百万年薪,入深山当隐士,妻子:愿再无来世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田园诗派鼻祖陶渊明,在历经官场沉浮之后,因为看透了官宦生涯,也意识到自己无法改变现状,平生报复无所展,最终便选择了隐退。隐退之后,为了维持生计,陶渊明和家人一起过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耕种生活。

“(刘景崇)换上一身布衣隐居终南山。”和陶渊明不同,刘景崇的人生过得十分成功,年纪轻轻就当上了佛山市南海区一个服装企业的总经理,一年光纯利润就有500多万。但眼看着事业越来越风生水起,刘景崇却突然对未来产生了迷茫。

在不知道人生该何去何从的时候,刘景崇读到了一本书——《寻访终南隐士》。这本书是著名画家张建峰对终南山内,隐士生活的一些精彩素描,被誉为中国版的《空谷幽兰》。看到这本书后,刘景崇心动了,随即便决定对其进一步了解。

追寻隐修

“刘景崇筹拍一个有关中医和道医的纪录片。”刘景崇带着一个摄影师一起,边走边聊,沿途寻访医者和道者,一路向着刘景崇所向往的终南山而去。

在这个纪录片的拍摄进行了2个月左右时,因为感觉片子拍摄出来的效果,和自己所想的差距过大,于是刘景崇“决定暂停拍摄”,并随后结束了自己的这次终南山之行。

回到广东后,刘景崇虽然又开始和往常一样按部就班的工作,但《寻访终南隐士》里面的那一张张精美的图片,那一幅幅透露着安静祥和的画面,无时无刻不出现在刘景崇的脑海里。

书中将隐士生活描写得极为让人向往,在书的推荐页上,有著名禅学家吴言生写下的读后感,表示这本书“就像终南山的烟云,迷离、淡雅、恬静、纯美地飘在终南山里。”

日思夜想之下,刘景崇最终只在广东呆了半年的时间,就决定要去终南山开始自己的隐修生活。2013年9月,刘景崇去到了终南山的终南草堂,正式开始了其向往不已的隐修生活。

终南草堂三面环山,常年寂静清冷。刘景崇所在的茅棚,墙面由黄泥糊砌成,茅棚内部则是4间并排的禅室,每件禅室上都挂着“止语”的木牌。在禅室内,有让修者打坐叩拜的草席、蒲团和木榻,墙上则挂着佛像,佛像下方,“放着香炉和经书。”

在这里,刘景崇每日身着一袭布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几乎不会注意到时间流逝。在刘景崇每天看书、诵经、叩拜的时候,他的内心充满了平静,只觉得一切都是自己希望的模样。

离开尘世浮华,选择隐居,虽然只是个人选择,但因为人本身是社会性动物,所以做出和人生有关的选择之前,大多还是需要和自己的周围关系做好了结。

妻离子散

“(2015年8月)刘景崇剃度出家。”在刘景崇断断续续过了几年的隐居生活之后,高僧大德绍云表示愿意收刘景崇为徒。得知大德绍云的意向后,刘景崇激动不已,觉得这是自己这辈子最开心的一天。

很快,刘景崇便去到了安徽马鞍市含山县的褒禅寺内剃度出家,“法名衍定,号继慧。”在刘景崇出家后的一个星期,刘景崇的妻子带着孩子去找刘景崇。

刘景崇对于不远千里前来找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不为所动,表示自己“已经皈依佛门,不理红尘往事了。”妻子见刘景崇眼睛里已经没了斗志,无可奈何之下,只能带着孩子回去。很快,刘景崇就收到了妻子所寄来的离婚协议书。

下定决心要皈依佛门的刘景崇,毫不犹豫地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自此,刘景崇便斩断了他和曾经那个温馨小家庭的关系

对于刘景崇的这种做法,孩子表示不愿认这个父亲,妻子则表示,愿再无来世。两人生气的主要原因,还是刘景崇没能在做决定之前,处理好这份家庭关系。

刘景崇皈依佛门的时候,孩子还很小,还没有上小学,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如果刘景崇很早就有了这个决定,那么应当在孩子还未出生的时候就说明,如果刘景崇是在孩子出生了之后做出的决定,那么应当先和妻子、和双方家长都商量一下,争取一个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在刘景崇从对隐士生活心动,到毫不犹豫出家的这段时间里,其所作的每个决定,都只关乎自己,并没有想到自己那个还没有走上正轨,孩子还没有长大成人足够自立的家庭。

因此,刘景崇的行为才会“让家人和朋友都非常不解,”毕竟,在这之前,刘景崇做事认真负责,并不会这样。

所谓出世

“(道士)大部分人都非常支持新四军。”抗日时期,大量隐居的道士纷纷挺身而出。这些道士不仅支持抗日军队,帮助战士们收集情报,为战士们的行动保驾护航,还会直接参军,奔赴前线上阵杀敌。

南京有一位道士名叫甘盛荣,曾帮助八路军杀了大量敌人,后来因为被日军所嫉恨,一直被日军追杀,最后惨遭杀害。东北有一位名叫曹信义的道长,也在抗日时期积极参加抗日战斗,为战士们提供了大量情报和帮助。

开国上将贺炳炎,“自小就在武当山上修行”,日军发动侵华战争之后,贺炳炎毅然决然下山抗日,在战场上,一手玄虚刀法使得虎虎生风,有着我军赵子龙的称号。

刘景崇一开始便是对道士生活向往而去的终南山,然而道士有对应的道教学院,且即使是追寻隐修的道士,到了关键时刻一样会挺身而出保家卫国。至于后来刘景崇所选择的佛教,抗日时期,同样有很多和尚尼姑投身抗日。

抗战时期,和尚连内的一位僧人就曾说过,“我们出了家,但没有出国。”

说到底,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出世,无论在哪里,都还是处在这个社会当中。因此,无论是道教中人,还是佛教中人,都依旧会在关键时刻背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出坚定的选择。

刘景崇生于一个和平的社会,在隐居或者出家之前,刘景崇只需要先把小家庭内的事情处理好,但即使是这点,刘景崇也没能做到。从刘景崇出家之后,妻子匆匆带着孩子赶去,并在之后果断离婚这一点就能看出,妻子之前对于刘景崇的这一坚定想法并不知情。

刘景崇在2013年的时候,只是去终南山隐居,后来在2015年陪着客户去拜佛的时候,才又对佛教产生了兴趣,想要遁入空门。

人的一生当中会有无数个选择,凭本心前行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刘景崇在做这些会对家庭产生巨大影响的决定的时候,应当先和家庭交个底,说明具体情况。

小结: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过隐居田园生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刘景崇在隐居,以及最后的剃度出家前,都没能妥善地处理好家庭关系,只匆匆留了个大烂摊子给妻子。

刘景崇放弃百万年薪开始隐居生活,后来甚至剃度出家。面对着突然发生的一切,妻子虽然不知所措,表示愿再无来世,但最终还是冷静地处理好了离婚相关事宜,接了刘景崇的担子过来一并背在了身上,将事业和家庭双双看顾妥当。

相关知识

2013年,刘景崇放弃百万年薪,入深山当隐士,妻子:愿再无来世
刘景崇:放弃亿万身家当和尚,如今已隐居8年,父母妻儿拒绝相认
“若再有来世 当早早入世 愿得广厦千万间”
此生无憾,来世愿与君再度结为兄弟!
为了关心妻子,他宁可放弃千万年薪,霍乐迪诠释了一个男人应尽的责任与担当!
相亲纪录片:北大硕士年薪百万在京两套房……
26岁百万年薪!华为“天才少年”来了!
此生只为大炎,愿来世可做自己!
女孩好不容易找到年薪百万的工作,可上班第一天却要辞职
王健林女秘书挺辛苦的!漂亮聪明还能干,年薪百万月休15天

网址: 2013年,刘景崇放弃百万年薪,入深山当隐士,妻子:愿再无来世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45449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