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化作数字缪斯 全民共创音乐未来

随着《陀螺游戏——音乐肢体交互剧场》谢幕,为期1个多月的“数字缪斯——2025音乐科技融创节”在上海音乐厅落下帷幕,以“数字激发音乐灵感”为主题,180多位海内外艺术家以及技术人员参与的此次艺术与技术的融合创新音乐盛会,展现了跨界、共创、破圈的未来图景。2万名观众饶有兴致地感受了奇妙的视听盛宴。

演绎跨界舞台

开篇之作《未来诗·古筝与AI视听音乐会》由艺术家组合“王萌+于淼”领衔,通过古筝泛音与AI算法波频的交织,构建了一场“不完美协作”的实验。作曲家杜韵评价,这部作品松弛而灵动,视觉与音乐跨界的深度令人惊叹。

《蝶——旋律与光影的沉浸音乐现场》通过电子乐、钢琴与动态光膜的即兴互动,演绎生命蜕变的诗意;《陀螺游戏——音乐肢体交互剧场》则以虚实交织的舞台设计,带领观众穿梭于声音记忆构建的魔幻现实世界。德国“尼可和领航者们”剧团带来的音乐戏剧《关于谎言的全部真相》在上海举行亚洲首演。该团导演尼科拉·胡姆佩尔称:“我们的作品相对比较抽象和诗意,很多舞台表述也不是那么直白,但我能感觉到上海有很多观众与我们产生了文化上的共鸣。”

拥抱技术发展

融创节汇聚了音乐、科技和产业等跨界人士,围绕“音乐与科技的共生变革”为题,探讨音乐与科技的共生路径。“尼可和领航者们”剧团总经理奥利弗·普洛斯克提出:“我们永远要问,艺术家需要怎样更好地利用AI等技术?这是一个挑战,也可以拓宽我们的思路。”

上戏艺术科技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铁钟在《线下大空间沉浸演艺》中分享了音乐与科技结合的VR大空间的探索:“在不久的将来,也许大家走进上海音乐厅就能感受到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这座百年建筑。”

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产品逻辑、基建服务和商业模式时刻都在变化,投资人和创业者在“创投分享会”上,共同探讨如何推动音乐科技行业的未来。

解码艺术创作

音乐厅,是艺术家的舞台,更属于广大市民百姓。观众和听众,未来也会从旁观者转变为“共创者”。可以互动演奏的智能乐器以及相关工作坊,已成为大众最喜欢的“音乐玩具乐园”。

《Digital FUN——科技艺术和AIGC的普及与行业应用工作坊》《从敦煌代码到瓷都新韵:科技赋能艺术考古与声景共创工作坊》《乐器的进化——从人机交互到脑机接口科普工作坊》也吸引了许多观众来探访……从AI生成艺术到空间叙事,从敦煌声景复活到脑机接口音乐实验,工作坊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解码未来艺术的窗口。

对于艺术家,音乐与技术的融合创新是本能探索;对于公众,AI等技术让原本有门槛的乐器演奏变得乐趣无穷,形成可参与、可体验、可思辨的艺术实验室;对于城市,科技赋能海派文化,将助力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 

相关知识

科技化作数字缪斯 全民共创音乐未来
上海音乐厅启动“数字缪斯——2025音乐科技融创节”
中法艺术家在福州数字教育小镇绽放“文化之春”,让海洋文化邂逅数字科技
科技赋能+内容深耕,助力“全民阅读”
“数字大钟”带来满满科技范儿
“数字人与数字艺术展”开展,呈现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鸣钟击鼓庆新春 “数字大钟”带来满满科技范儿
番茄小说西部创作中心“数字时代的全民阅读和出版行业融合发展”对谈在昆明举行
鸣钟击鼓庆新春,“数字大钟”带来满满科技范儿
音乐风暴袭来!国内首位AI说唱歌手「柒月」Suno AI单曲惊喜首发

网址: 科技化作数字缪斯 全民共创音乐未来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455562.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