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前校长写的草书,水平已超越古人,启功评:这才是“终极泰斗”!

他的书法被时人称赞为“超越元明清三朝,笔法直入宋四家而无愧”,甚至还有人说他是“在过去的几百年间里,书法界人才辈出,但是很少有人的书艺能达到他这个高度。”(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

启功说他是“终极泰斗”,在近现代之中第一本书法论文也是他发表的,他就是北大的前校长——沈尹默先生。

在书法的发展潮流之中,自从智永和尚首写《千字文》以来,他的这部书作就得到了书法圈众喜,而后的书法学习者无不以此文为基创作出了不少举世闻名的作品,例如宋徽宗和宋高宗笔下的千字文就不止一幅神级别的高作流传于世。

在此之后像赵孟頫等名家也都曾用千字文来创作,也都出了名篇,而在近现代最出名的一篇应该是沈伊默笔下的这卷《草书千字文》了。

此作是他于63岁时临摹怀素的《小草千字文》而成,他一生中曾多次临摹此帖,对其中的笔法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此作以中锋用笔为主,笔笔力透纸背,线条圆润饱满、刚劲有力,如“铁画银钩”。起笔凌空取势,笔尖捻搓调锋,行笔中略加侧锋,使笔画更具圆熟妍美之感。

那些长线条,中锋行笔保证了线条的力度和质感,而侧锋的运用则为线条增添了灵动与变化。

沈尹默的草书,有着独特的风格。他的笔画清劲婀娜、峻峭爽利,充满了动态感,仿佛能让人看到魏晋风骨在他笔下重现。

他的《草书千字文》更是如此,每一笔都牵引着下一个字的起笔,字与字之间的气息连贯流畅,形成了紧凑的章法特点。点画收放自如,用笔细腻精练,没有锋芒毕露,却在严谨中不失韵味。

在当今的书坛网上总能听到有人说“今人书法不如古人”的言论,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比较现代人和古代人在书法方面的水平时,认为现代人的书法整体上不如古代人写得好。

但观沈尹默先生的书法,他的草书水平是真的能与古代名家一较高下的。但相较于现在,这句话未免成了现实。

沈尹默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他出生于1883年,那时正处于清朝末年光绪九年,此时的溥仪还没出生呢,所以沈尹默也当是半古人了。

他五岁入私塾,十二岁开始学书法,从最初的欧楷入手,到后来临摹碑作,他在岁月的磨砺中一点点褪去书法的稚嫩与浅薄,笔力愈发雄浑稳健,宛如一把宝剑,在磨砺中渐渐绽放出锋芒。

中年时期,沈尹默将目光投向“二王”的笔法,开始深度探索魏晋书法的神韵精髓,甚至,他还曾偷偷学过蔡京的书法,以此来丰富自己的书法技艺。

但他的成就并非一蹴而就。他五十余年的勤学苦练,广泛临习名家法帖,深入理解古人的笔法、墨法和结构,为自己的书法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沈尹默对书法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他的作品本身,还在于他对书法的弘扬。他是近代以来第一个大力弘扬书法的人,将古人笔法道统公开出来,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真正意义上的书法。

声明: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相关知识

近100年“最伟大”的3位书法家,启功竟然排不上榜!
启功书法的传世之美——与王羲之并肩的当代书法家
启功病中也诗词——纪念启功先生诞辰110周年
他是启功、沈鹏、欧阳中石的老师,水平媲美古人,却少有人知道他
郭沫若题字为何争议总那么大?启功:你看看故宫博物院,就明白了
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家启功
看看启功26岁临摹的《灵飞经》,功力一流,网友:这就是天才!
这位封疆大吏的字有多美,三百年无人能敌,启功就是学的他的字吧
三幅草书被拍卖1200万,业内人士说比草书大师张旭光写的好!
启功随口说的“公道话”,引起书法界争论,遭到“喷子”怒骂!

网址: 北大前校长写的草书,水平已超越古人,启功评:这才是“终极泰斗”!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45595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