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杨绛传》才明白:层次越高的人,越会让身边人舒服
2016年5月25日,杨绛先生辞世。
到今年,她已经离开我们有9个年头了。
在她离开的9年里,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怀念她的文学,怀念她的温厚与宽和。
就像周国平所说:
“杨绛先生那种宽和,不是刻意为之的修养,而是历经沧桑后自然流淌的慈悲。”
翻开《杨绛传》你就会看到,杨绛对待世人,一直抱有一种悲悯的情怀。
她懂得换位思考,常常照顾别人的感受;她凡事将心比心,处处为他人排忧解难。
是她的待人处世让我明白:越是层次高的人,越懂得舒服地待人。
1
层次高的人
常怀一颗利他之心
《礼记·访记》中说:“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
杨绛一生的所言所行,正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1969年,杨绛被下放至河南“五七干校”劳动,那是她人生中最艰难的时期。
但即便处在这样的境遇下,她仍然想的是帮助比她更困难的人。
那时,正值寒冬时节,她发现一位年轻同事衣着单薄,劳动时被冻得瑟瑟发抖。
于是,杨绛便悄悄找来旧布料和棉花,连续几晚在煤油灯下赶制了一件厚棉袄。
当她把棉衣递给那位同事时,怕对方心怀愧疚,还特意说了这么一句:
“我年纪大了,不怕冷,你穿上吧。”
后来据这位同事回忆说:
“那件棉袄针脚细密,比买的还暖和,杨先生的手都冻裂了,却从不说苦。”
在那个自顾不暇的年代,杨绛总是默默帮助身边的人,却从不宣扬自己的善行。
而这样的事情,还不是个例。
2016年,杨绛病重住院,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仍惦记着照顾她的人。
她常对护工说:“明天你早点休息,别累着了。”
甚至在意识模糊时,仍念叨着要把自己的衣物整理好,送给需要的人。
她用一生诠释了:真正高层次的人,眼里装的都是他人,心中藏的都是大爱。
他们对待自己的得与失,往往没那么看重。
但凡自己能给予的,他们会妥帖地给别人;但凡自己能帮的,他们也会用尽全力去帮。
爱因斯坦曾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真正层次高的人,心里装的都是别人。
2
层次高的人
懂得体谅他人的苦楚
人活一世,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经历一些苦楚。
层次低的人,看到别人痛苦,还要嬉笑几句,踩上几脚;
而层次高的人,却能苦别人所苦,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替他人考虑。
杨绛晚年时,家里曾雇过一位保姆帮忙。
那位保姆身世很苦,家乡遭了灾,才逃难到城里。
杨绛见其可怜,便以雇佣的名义收留了她
虽说,两人名义上是雇佣关系,但杨绛却从不以雇主身份自居,还坚持称对方为“郭奶奶”。
在家务上,杨绛也总不愿让对方太劳累,总是说:“你歇会儿,我自己来。”
甚至杨绛90多岁时,仍坚持自己叠被子、整理衣物。
有一次,郭奶奶感冒了,杨绛不仅让她休息,还亲自熬了姜汤端给她。
郭奶奶感动地说:“别的东家都是使唤人,杨先生却总怕麻烦别人。”
杨绛则笑笑:“你照顾我们,我们也该照顾你。”
此外,每逢郭奶奶回乡,杨绛也总会悄悄在她行李里塞钱和粮票,让她回家好周转。
这种体谅他人苦楚,又维护他人尊严的体贴,让郭奶奶感念了杨绛一辈子。
我想起曾经听过的一句话:
真正的善良,是行善而不扯善良的旗帜,是风光霁月,暗室不欺;
是积德不需人见,善意匡如清流。
真正高层次的人,都有一种向下兼容的能力。
他们能看穿他人的窘迫,却不会居高临下地施舍同情,而是用不动声色的尊重,维护对方的体面。
无论何时何地,他们的心中始终装着他人,与这样的人相处,你会感觉到连绵不绝的暖意。
3
层次高的人
懂得包容别人的错处
人非圣贤,孰能无错。
真正好修养的人,哪怕别人出了错,也不会随便给他人难堪。
他们深知,每个人都难免有犯错的时候。
别人一时的过错,我们不应该去责备、去生气,而是应该去包容、去理解。
《杨绛传》中写过几个故事。
在干校劳动时,邻居不慎打翻杨绛辛苦熬制的豆浆,对方惶恐不安。
杨绛立即笑道:“我正嫌这豆浆太浓,这下反倒省得兑水了。”
后来回忆起这件事情,她在书中写道:“保全别人的体面,比纠正错误更重要。”
还有一次,有位青年学者拜访杨绛,由于过度紧张,将茶水洒在了珍贵手稿上。
学者慌乱不已,杨绛一边小心擦拭,一边安慰他说:“茶水能防虫蛀,倒是帮我省了心事。”
随后她又主动询问对方研究方向,临别时还赠送了绝版书籍,并说:“书要留给需要的人才有生命。”
对待自己的丈夫钱钟书,她也是极度包容。
钱钟书不会系鞋带、常打翻墨水、出门就迷路。
换成旁人,或许早就不耐烦了,但杨绛却不仅不恼,还觉得这些笨拙中透着可爱。
钱钟书打翻墨水时,她说:不要紧,我会洗。
钱钟书弄坏台灯,她说:不要紧,我能修。
杨绛的温和,让一向毒舌的钱钟书,都对她赞不绝口,甚至在书中写下:
“杨绛女士的温煦智慧,常能化解我笔下的尖刻。”
常言道:“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越是层次高的人,内心越是悲悯,越会温柔地对待身边的所有人和物。
就算他人有错的时候,他们也不会站在高处指点对错。
而是会在别人犯错时,依然给予尊重。
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世间,保全对方的尊严,比争一个是非曲直更有意义。
▽
杨绛曾说:“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但活着的每一天,总要温和地对待。”
杨绛用一生践行了:真正的高贵,是心里装着别人。
而我们若能对周围的一切怀有怜悯之心,真正理解他人之苦。
那么即便身处底层,我们的灵魂也会变得贵不可言。
相关知识
层次越高的女人,在这些时候往往越“软弱”
杨绛先生告诫世人:活到100岁才领悟的三个道理,希望你们年轻时就能读懂
杨绛忠告:人到中年才醒悟,真正有福气的人,往往有这3种心态
一个层次很高的人,会有的样子
夜读|看完《天道》才明白:越这么想的人,“攻击性”越强
人到中年才明白:层次越低的人,反驳欲越强
醍醐灌顶!杨绛先生:活到100岁才领悟的三个道理,希望你们年轻时就能读懂
杨绛提醒:人到晚年,在这两处“抠门”的人,大多日子过得很好
层次低的人,会有这4种表现,别不信
认知层次越低的人,越喜欢“抬杠”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26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731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7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1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18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60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50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607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06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