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演戏砍价”,咱不能一笑而过

  漫画:王铎

  □弓长

      近日,某演员因“演技好”登上热搜。这并非因其演了好的影视作品,而是因其在直播带货时,与品牌方上演了一出“演戏砍价”,而这种砍价剧情在各大明星、主播的直播间里屡见不鲜。

      “我不卖了,卖不了!”“不行,今天必须给我的粉丝把福利安排到位。”一边是所谓的品牌方哭着喊着求着带货主播或明星不要再降价、上链接,否则要亏本;另一边是主播或明星不断砍价,强行要求品牌方追加货源,给粉丝“谋福利”。多数人刷到这种“沉浸式直播砍价”会一笑而过,觉得演技过于浮夸。另一方面也有网友则表示,虽然很多人明知是表演,还是会有人按直播间里的价格购买。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直播砍价还是唱跳式带货、喊麦式直播,本质都是一种促销手段。利用看客猎奇和捡漏的心理,演员们往往根据事先安排的“剧本”展开演技的极限拉扯,让消费者觉得可能会买到划算的产品。促销本无问题,但明明本身就是这个价,直播中却先拉高价格再通过演戏“砍”至原价,这就属于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或已涉嫌价格欺诈了。消费者愿意光顾明星直播间,看重的还是明星的社会影响力和良好声誉,尤其明星一口一个“家人”地叫着,更让消费者感觉明星会为自己带来福利和实惠。明星如果无节制挥霍这种信任,到头来只会被消费者抛弃。

      更重要的是,针对类似直播砍价的促销行为,已有相关约束制度。比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曾发文要求严格规范促销行为,要提高促销行为的公开化和透明度,禁止采取先提价后打折、虚构原价、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方式开展促销。如今,老套路促销仍屡禁不止,根本原因在于对商家虚假促销的维权成本与收益不对等,这给了不良商家和主播继续欺诈的空间。

      每年各种购物节前后,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都会为规范网络集中促销行为、维护网络市场秩序,召开相关指导会或发布消费提示。对直播带货,有关部门应有更及时、常态化的治理机制,让不法商家和主播不敢乱来、不能乱来。

      先提价再砍价是典型的不诚信行为,而如果侵犯到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则还会构成欺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已明确,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可以进行退一赔三的补偿。在此基础上,消保委、市场监管等部门要不断提升消费者维权的便捷性,降低维权成本,提高维权效率。当然,监管治理不能总是滞后。此前曾有业内人士呼吁,针对带货主播、明星应该出台黑白名单制度,有违法行为并被列入失信黑名单的,应限制其从业行为;还可以引入惩罚性赔偿机制,提高有关责任人的违法成本。

      直播带货等新电商业态方兴未艾,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各方都在摸索中,但对消费者使套路、耍心眼是绝对不应被容忍的。(本文摘自《工人日报》原标题:直播砍价套路深,虚情假意的表演该下课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相关知识

咱就是说,是不是黄子韬在这演戏才会这么好笑
少年单车安排了~那少女骑单车咱不能落下!
跟 哈妮克孜 学习砍价小技巧……
沈腾这砍价方式谁遇到谁迷糊
内娱有救了!他们是天生就会演戏吧!
卧槽,大哥咱直播呢
咱就是说 这是什么情况啊
咱就是说,这是什么情况呢
其实我到现在也不能理解他们三个人的感情
不愧是咱中国的孩子……

网址: 他们“演戏砍价”,咱不能一笑而过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48948.html
所属分类:品牌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