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永不落幕的“创作共同体” “天问”科幻文学创作营在成都开营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摄影报道

当年屈原吟诵“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他投射的是人类对宇宙永恒的诘问。7月5日上午,“’天问‘科幻文学创作营”开营仪式在成都钟书阁书店启动。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天问科幻文学大赛评委会主席阿来出席并致辞,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大赛秘书长梁平详细解读创作营规划,成都市文联副主席、成都市作协主席熊焱作主题发言。随后,科幻作家何夕,资深科幻编辑、八光分传媒创始人杨枫,天问科幻文学大赛副秘书长陈石分别上台,从各自熟悉的角度,分享他们对科幻文学创作的观察、心得和建议,为来到现场的科幻青年作者、读者带来一场科幻思想盛宴。

阿来

阿来:恢弘的想象力背后都有现实根基

在致辞中,阿来从《诗经》《离骚》开始,简要梳理了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脉络。他用现代视角分析了屈原的“天问”。他认为,好的科幻小说,在其字里行间,能读到一种浩渺无际的空间和时间感,就像屈原《 天问》里的那种空间和时间感。“科幻小说的‘幻’不是纯粹无根的‘幻想’,不是随意穿越或架空,而是有强烈的现实感。比如刘慈欣《三体》就有这种现实感,他所进行的恢弘无际的宇宙想象都有现实的根基。毕竟,我们不管是回顾历史还是畅想未来,我们都不是在一个纯粹幻想的空间和时间里进行。”

2024年10月18日,首届天问华语科幻文学大赛成果在成都发布,见证了全球华语科幻创作的蓬勃生命力一一1162 部作品跨越23个国家和地区,从硬核科技叙事到人文哲思实验,题材丰富而多元。与此同时,“天问青年科幻作家创作营”正式对外揭牌。

梁平

梁平:打造从作品到IP的生态链条

梁平介绍了创作营成立的宗旨和意义,“这一计划由中国作家协会指导,成都市科幻协会、成都文化品牌促进会联合承办,是“天问”华语科幻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他接着阐述,创作营计划有三重时代必然性:一是历史文脉的当代回应。两千三百年前,屈原以《天问》叩问宇宙,当今成都以“科幻之都”打造,延续对未知的探索精神。培训营正是这一文脉的当代载体,将“天问”的追问转化为创作力的孵化器。二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产业繁荣的背后,是优质内容供给的缺口。培训营旨在打通“创作与产业”的转化链,为科幻影视、游戏、文旅等领域输送源头活水。三是全球科幻格局中的华语担当。在《2024中国科幻城市指数报》的报告中,成都与北京并列中国科幻第一梯队。这一地位要求我们肩负起培育华语科幻新生代的责任,让中国故事成为全球科幻图景中不可替代的拼图。

梁平透露,创作营将每年在成都举办,形成“大赛-培训”联动生态,其中包括强大的导师阵容和丰富的课程设计,并进行线上赋能。通过“天问云课堂”实现课程直播、社群答疑、创作挑战赛,突破地域限制,构建永不落幕的“创作共同体”。经过选拔-培训后,创作营还将对创作的作品进行长效赋能,打造从作品到IP的生态链条。此外,主办方还将组织跨界改稿会,由科幻杂志、传统文学杂志以及影视编剧组成“三审团”,对结业作品进行精细打磨,与出版社共建出版绿色通道,推出“天问创作营”作品专辑。“期待未来从青年创作群体中会走出更多像刘慈欣这样优秀的作家,书写华语科幻新的篇章。”

相关知识

构建永不落幕的“创作共同体” “天问”科幻文学创作营在成都开营
第二届小十月青年作家创作营开营
“年轻作家要亲近经典” 第二届小十月青年作家创作营开营
艺术点亮生活 和合之道国际公共艺术创作营开营
里下河文学研学营开营
5国艺术家齐聚温江 “和合之道国际公共艺术创作营”正式开营
网易云音乐星辰集创作营第七季在杭开营,艾怡良李伟菘李偲菘等任导师
“大咖”当导师 江苏兴化首届里下河文学研学营开营
兴化首届里下河文学研学营开营毕飞宇、王干等名家助阵
第七届全球华语朗诵大赛浙江集结营开营

网址: 构建永不落幕的“创作共同体” “天问”科幻文学创作营在成都开营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49260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