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大众文艺创作者为主体!东莞签约四大类百名创作者

7月2日,东莞市文联(东莞文学艺术院)举行2025年系列文艺项目签约发布会,签约四个文艺项目、100名创作者,以新大众文艺创作者为主体,涉及多个文化艺术门类,多层次、全覆盖的扶持体系,充分体现了东莞文艺工作的前瞻性和包容性。

本次东莞市文联(东莞文学艺术院)2025年系列文艺项目签约活动,是东莞文化强市建设以来,又一次持续为东莞文艺,特别是新大众文艺发展厚植沃土的具体举措。签约的四个文艺项目中,既有深耕传统文化的“名家工作室”,也有聚焦青年力量的“文艺新实力”,还有“签约作家艺术家”和服务新文艺群体的“‘文艺两新’驻创室”。

“东莞市文艺名家工作室”今年是第二批启动,在47位申报者中精选7位名家,涵盖了书法、文艺评论、工艺、摄影、音乐、动漫等领域,入选对象有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志伟、东莞摄影界领军人物陈锦波、全国书法篆刻展最高奖获得者刘洪镇、打工作家刘定富等。

7位名家工作室领衔人。

“东莞文艺新实力”在52个申报项目中优中选优,以团体扶持的方式优化升级成8个组合项目、对66位青年艺术家给予重点扶持,改变以往文艺从业人员单打独斗的局面,这中间不乏“00后”青年艺术家。

为扶持民间文艺的创作、交流与传播,今年首次设立“文艺两新”民间文艺人才驻创室,8个扶持对象业务范围涵盖文物修复、剪纸、潮绣、木屐、漆艺、梅花篆字、布雕画、缠花、古装造型等9大非遗门类。

东莞文学艺术院今年还首次签约作家、艺术家,各选聘出10人,多位今年持续走红的“素人写作者”入选,如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得者马传思、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获得者莫华杰,网络作家李焕文(笔名:瓦力)等。东莞文学艺术院表示,将通过创作指导、人才培育、宣传推介、资源互通、跨界融合等方式,激活创作活力,发展壮大新大众文艺队伍,推动东莞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

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高景海。

出席发布会的广东省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高景海评价,这种多层次、全覆盖的扶持体系,充分体现了东莞文艺工作的前瞻性和包容性。他希望,东莞以此次签约发布会为契机,携手并肩、砥砺前行,为走深走实新时代大众文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莞多年,作为一个普通工作者和写作者,能得到关注,是我在这里得到的幸运,这里不仅是我安身的热土,也是创作的源泉。新大众文艺在东莞的兴起,更是给了我们素人作者更多的创作动力。”签约作者杨华之如是说。

在文艺界、学界和媒体界聚焦新大众文艺“东莞案例”过程中,东莞更多领域的新大众文艺创作者被挖掘出来,更加多元、丰富、立体的新大众文艺实践被关注,向人们展示了改革开放40余年来,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东莞所孕育出的一片独特的文化绿洲,呈现了2亿奋斗者用文字、影像与舞台记录时代脉搏,描绘出中国工业化浪潮下的文艺样本中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

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武一婷对签约活动给予肯定:“这四个项目总共汇聚了100多位文艺家,就像满天星般闪耀在城市的角角落落,用他们的创作热情和艺术才能,点亮人们的精神生活,成为社会生活和文艺生活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力量。”

采写:南都记者 李晓艺 通讯员 莞宣

相关知识

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新大众文艺“破局”向新
大运河见证大视听,青年创作者共绘网络视听文艺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人民日报》对话莞城素人写作者穆肃,探寻新大众文艺发展
翟东升:激发主体活力 营造创新生态丨第四届搜狐号创作者大会
上海书展速递|“青年,以肉身进入世界”,来听听青年文学创作者怎么说
帮大众网友解决情绪问题,这一届内容创作者真是操碎了心
“新大众文艺”方兴未艾
文艺创作者要警惕伪大女主剧
百名作家写安定:以诗为媒 以文为介
创作者需立足大地拥抱新时代生活

网址: 以新大众文艺创作者为主体!东莞签约四大类百名创作者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492787.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