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逝世后留下唯一儿子徐积锴,举家定居美国,后人无人说汉语

2012年,中央电视台计划拍摄一部关于徐志摩的纪录片,并特别邀请了徐志摩神秘的嫡孙徐善曾参与其中。虽然徐善曾并不懂中文,但他对这个纪录片项目非常支持,早在拍摄前他就与摄制组一起前往了英国伦敦,帮助他们寻找徐志摩曾经生活和学习的地方。

此次,摄制组安排下,徐善曾和姐姐徐稘一同回到了位于海宁硖石的徐家老宅。作为徐志摩唯一的直系后代,他们曾多次造访这座故居,但每次都十分低调,尽量避免引起他人的注意。这一次,由于摄制组的参与,他们终于可以在媒体面前“高调”亮相,这也是徐志摩的后人首次如此公开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对于祖父,徐志摩的孙辈们并不熟悉。他们无法说流利的中文,对徐志摩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有所了解,但对于他留下的诗作,他们只能从旁人的描述中感受到那份美感,而无法从中文的细腻之中去品味。实际上,早在徐积锴这一代,徐家便与徐志摩的文艺圈渐行渐远。徐积锴及其后代对于徐志摩的文坛成就、感情生活等,更多是以一种淡然的态度来看待。

这一切,得从徐志摩与其原配妻子张幼仪的婚姻说起。众所周知,徐志摩深深爱恋林徽因,而与张幼仪的婚姻关系则复杂而微妙。在与张幼仪的婚姻中,徐志摩从未真正正视她,甚至将她视作一种负担。张幼仪为徐家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徐积锴,这在徐家长辈眼中无疑是巨大的贡献。她曾独自去国外寻找徐志摩,期望能够改善两人的婚姻,但徐志摩却因深爱林徽因而毫不犹豫地想与张幼仪离婚,甚至要求她打掉怀孕的二儿子彼得。张幼仪在德国生下了彼得,但这个孩子因病早逝。尽管她为孩子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徐志摩仍坚持送上了离婚协议书,并在不告知父母的情况下劝张幼仪签字。

离婚后的张幼仪并未因此消沉,而是投身于学习和商界,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凭借家中几位哥哥的支持,她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这一切令徐志摩不得不心生佩服,尤其是他当时经济困窘,才深刻意识到张幼仪的商业才智。

与陆小曼的恋情则更加剧了徐志摩的波折。当时陆小曼已婚且怀孕,但她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婚,甚至打掉了孩子。陆小曼的身体状况本来就不佳,经历了这一切后,她再也未能怀上孩子。徐志摩英年早逝,留下的唯一儿子便是徐积锴。

徐志摩去世时,徐积锴年仅13岁,几乎没有机会与父亲共度时光,而是由母亲独自抚养成人。徐积锴的外貌和母亲极为相似,性格上也更像母亲。然而,徐积锴心中,徐志摩始终是一个好父亲。他理解父亲是典型的“旧式男人”,不擅长表达爱意,而徐志摩的留美日记中,常常提到挂念儿子欢儿(徐积锴)的生活与健康。回国后,虽然徐志摩有心陪伴儿子,但因忙于家国事务,始终未能如愿。

徐积锴对于父亲的记忆并不多,最深刻的还是小时候与徐志摩一起踢足球的日子,且徐志摩从未对他有过责骂或处罚。徐积锴还记得,曾去过陆小曼家中,给他的印象非常好,陆小曼也对他非常友善。至于林徽因,张幼仪从未对其有过怨言,而对陆小曼,张幼仪反倒显得更为同情。

1935年,张幼仪为儿子徐积锴挑选了媳妇张粹文,经过徐积锴同意后,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张幼仪一生顺利,但婚姻上受过不少苦。在为儿子选择妻子时,她十分严格,也尊重儿子的意见,努力避免徐积锴走父亲的老路。

1938年,徐积锴与张粹文结婚,育有三女一子。徐积锴于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随后在母亲张幼仪安排下前往美国深造。在此期间,张幼仪囑咐张粹文,夫妻间必须保持平等、互助的关系,才能维持婚姻的稳定。尽管张粹文不太理解婆婆的安排,但最终还是将孩子们托付给了张幼仪,自己跟随丈夫前往美国。张幼仪为了儿子付出了无数辛劳,她含辛茹苦地将孩子们抚养大,也一直为家庭的团圆而努力。

徐积锴一家计划在美国深造后,回到家乡海宁继续管理家族企业。而徐志摩曾提到:“我的父母原本希望我从事金融行业,没想到我成了一名诗人。”事实证明,徐志摩的父母并未料到他最终的道路,而这个目标却意外地由徐积锴完成了。

在美国,徐积锴白天在宇宙贸易公司工作,晚上则攻读商科课程。徐积锴选择了父亲曾经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而张粹文也在特拉法根设计学院学习时装设计,她的作品曾在纽约第五大道的萨克斯百货公司橱窗展出过。张幼仪则在大陆等待儿子一家人团聚,然而内战爆发后,他们直到三年后才得到移民局批准,徐积锴一家得以团聚。令人遗憾的是,张幼仪却因为签证问题未能和家人一起去美国,而是继续留在香港。她等待了整整20年,才得以和子孙重聚。

张幼仪对子孙的奉献无人可及,她不仅为徐志摩保住了血脉,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每一个孩子培养成了精英。她的影响深刻刻在每个孩子的心里,尤其是她在他们人生关键时刻的指导和关怀。

徐善曾与姐姐们在美国的生活开始变得更加忙碌,尤其是徐善曾,他凭借在商界的天赋,逐渐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成就。有人开玩笑地说,这种天赋像是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遗传下来的。年轻时的徐善曾与祖父徐志摩极为相似,外形俊秀,气质儒雅,张幼仪对他倍加宠爱,将他抚养成才。徐善曾始终感激祖母的无私关爱和教诲。

至于徐志摩与张幼仪的关系,徐善曾回忆道,每当祖母提起祖父,总是尽量平和地讲述,尽管两人曾经历过许多苦难,但他们始终保持着相互的尊重与钦佩。徐善曾曾特意研究过徐志摩的生平,因为童年时他未曾亲眼见过祖父,而他身边的朋友们又常常因他是徐志摩的后代而感到惊艳。这让他更加意识到,徐志摩作为家族文化的重要遗产,给他们带来了难以磨灭的影响。

不过,由于徐志摩的英文文献稀少,徐善曾对于祖父的了解仍然十分有限。因此,在年长后,他开始更加主动地去探索祖父的历史,他曾多次前往欧洲,访问徐志摩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如剑桥大学等。这些旅行成为他60岁后退休生活的重要部分,逐步完成了他对祖父的传记计划。

徐善曾的大姐徐稘也从事金融业,毕业于纽约大学,并且有着不凡的经济学才能。她曾在IBM、美国航空公司以及华尔街的金融投资公司工作多年,然而内心深处,她同样继承了祖父徐志摩的浪漫情怀。徐稘热爱旅行,尤其喜欢空中飞行,工作

相关知识

徐积锴继承了徐志摩的浪漫,但他对待爱情的态度,与其父截然相反
陆小曼病逝,想要和徐志摩合葬,徐积锴三个理由,令她无葬身之地
他是徐志摩唯一的血脉,只能通过书籍了解父亲,如今101岁仍健在
徐志摩之子,不似父亲精通文学,倒和母亲张幼仪十分相似
徐志摩儿子是工程科学家,孙子孙女皆成才,但都没有从文
徐志摩的独子,今已103岁,他说母亲不怨林徽因,且同情陆小曼!
张幼仪49岁再嫁征求儿子意见,儿子的一封信,是对徐志摩最好讽刺
徐志摩的独子102岁仍健在,坦言母亲不讨厌林徽因,最同情陆小曼
徐志摩年仅34岁离世,独子102岁仍在世,谈起父母的婚姻更多释怀
徐志摩独子:今102岁仍健在,说母亲不讨厌林徽因,最同情陆小曼

网址: 徐志摩逝世后留下唯一儿子徐积锴,举家定居美国,后人无人说汉语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495885.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