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坛“巨擘”沃兴华去世,一生与“俗书”为敌,他的字常人看不懂
2025年7月16日上午8点28分,书坛“巨擘”沃兴华在与癌症抗争近十年后,病逝于上海,享年70岁。作为一位颇受争议的书法家,有的人把他称为“当代傅山”,也有的人批评他写的是“丑书”,论评价的复杂性,丝毫不输曾翔、王冬龄等人。
1955年5月,沃兴华出生于上海人,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1979年破格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先后就职于华东师大、复旦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高校,他专研书法史和创作,对敦煌书法、金文书法极有研究,还提出“形式构成”的创作理论,强调书法形式与空间造型的关系。
沃兴华一生与“俗书”为敌,认为写字“宁丑毋媚”,同时还要顺应时代潮流。他在《书法的形式构成》一文中指出:“今天的书法作品主要是给人看的,强调视觉效果,关注整体章法,重视组合关系,结果不得不讲究形式构成。”
具体做法就是“把点画放到结体中去处理,把结体放到章法中去处理,把章法放到展示空间中去处理,一句话,不能就事论事地孤立地对待点画结体和章法,努力把它们放到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中去处理他们的组合关系,发掘关系之美。”
沃兴华的书法作品就是对“形式构成”理论的探索,由于它与普罗大众心目中的传统书法不同,导致了其作品很多人根本看不懂,所以,出现“差评”也就不奇怪了。沃兴华遍临碑帖,对汉碑、魏碑以及颜真卿、苏轼等人的笔法非常熟悉,有了深厚的基础,所以写字时更能“随心所欲不逾矩”。
写碑时,他借鉴《张迁碑》的方笔切入,却以腕力绞转使线条中段泛起“虫蚀木”般的涩劲。作草时,取米芾“刷笔”之势,又融入绘画的“皴擦”技法,长捺末端以侧锋扫出飞白,比纯帖学多份生辣,较一味学碑更显灵动。
结字上以空间重构突破传统范式,将汉字拆解为点、线、面” 元素,通过夸张疏密、颠倒欹侧制造张力,这种解构并非随意,而是基于对《说文解字》字形的溯源,传统基因与现代形式形成对话。
章法上借鉴民间书法的随性与现代构成的秩序,创造“块面式行气”,大幅作品中,字群按疏密聚散形成视觉单元,通过墨色呼应维系整体气韵。这种处理源自他对敦煌写经的研究,并以现代设计的“视觉重心”理论加以规范,避免了无序的杂乱。
“涨墨破锋”强化情感表达,笔画边缘晕化如“墨团溅纸”,这种技法脱胎于王铎“涨墨法”,却更强调一次性书写的不可复制性,拒绝刻意修饰,保留笔锋自然晕染的痕迹。
沃兴华的争议性恰是其价值所在,既坚守“书法以汉字为根基”的底线,又大胆突破形式边界,为当代书法提供了鲜活样本。
相关知识
有人说他是“丑书鼻祖”,也有人称他为奇才,他的字一般人看不懂
沃兴华的书法被誉为史上典型创新,专家称他是当代书法艺术的巅峰
他一手教导出“宋四家”,为书坛“续命”300年,如今却无人问津
他被沈从文、张大千膜拜,却被专家批评“字俗”,如今已籍籍无名
他是日本的“丑书家”,凭实力征服中国书坛,一个字卖出150万!
92岁当代书坛巨擘沈鹏逝世,曾任北京晚报《墨缘》周刊顾问
赵孟頫为何总被批评,“字俗”“二流”“被高估”,这些评价对吗
诗书一体、艺道并进,友人追忆当代书坛巨擘沈鹏
“印刷体”算不算书法,它是纠正“丑书”的药方,还是在危害书坛
祝允明:明代书法巨擘的艺术之路与永恒影响 兼论其书法风格的传承与突破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79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894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416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63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76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94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91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715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51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