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焕发新韵 百姓共沐文脉
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北京中轴线赓续文脉、重塑风貌,引得游客拍照留念。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申遗的最终目的是让文化遗产最核心的价值“活”起来,成为社会的精神财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一年来,7.8公里的“古都之脊”迸发出一股蓬勃的活力,一处处文物古建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走进生动的北京生活。光阴轮转的四时美景,京脊人家的幸福生活,见证着北京这座城守护文化遗产、激发时代新韵的扎实进程。
大型民族管弦乐组曲《中轴》演出现场。
管弦乐奏中轴韵
本报记者 韩轩
从永定门到天坛,从天安门到钟鼓楼,中轴线是北京闪亮的历史文化名片。2020年大型民族管弦乐组曲《中轴》诞生,5年来,北京民族乐团用这部作品助力中轴线申遗、传播中轴文化。近一年中,《中轴》的旋律至少5次在京奏响,用音乐展现北京中轴的魅力与气韵。
2020年,在北京中轴线申遗之际,北京演艺集团旗下北京民族乐团邀请著名作曲家叶小纲,带领7位中青年作曲家联袂创作以中轴为题的民族管弦乐组曲。整部作品以中轴线遗产点为依托,8个乐章融历史凝重与市井文化于一体。
北京民族乐团管乐声部长、笛子演奏家宁英杰还记得第一次拿到《中轴》曲谱的感受,“交响乐风格浓厚,多个乐章集庄重、大气、谐谑、活泼于一体。”对民族乐团来说,交响性强意味着演奏难度极高,但演奏员们跃跃欲试。
首演以来,《中轴》几度打磨修改。为了更纯粹地呈现民族乐器的魅力,也为了适合更多场景的演出,原本容纳器乐演奏、歌唱家吟唱及京韵大鼓表演的《中轴》还推出了纯器乐版。几年来,北京民族乐团带着这部作品参加全国展演,也在北京舞台上多次亮相,《中轴》已经成为演奏员们最熟悉的作品之一。2024年,当中轴线申遗成功的消息传来,宁英杰十分兴奋,“我们也为中轴线申遗成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我既高兴又觉得与有荣焉。”
申遗成功后的这一年,《中轴》中的乐章一次次在北京的不同剧场奏响,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国家大剧院、中山公园音乐堂这几个坐落在中轴线上的剧场,《中轴》旋律都曾绕梁盘旋。其中最后一个乐章《钟鼓和鸣》上演,陈列一排的中国鼓被隆隆敲响,演奏员们用充满韵律的节奏喊出“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时,全场观众都被震撼。这正是北京民族乐团副团长、打击乐首席宋艺博带领演奏员做出的二度创作。
“《中轴》首演前排练时,我去钟鼓楼感受钟鼓和鸣,那里的每一级台阶都仿佛承载着厚重的文化。”钟楼撞钟的节奏驱使宋艺博翻查资料,当她看到“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的敲击节奏描述时,忽然来了灵感,回到排练厅后,她把它以表演形式加入乐曲中。
几个月前,《中轴》的多个乐章在国家大剧院周末音乐会上演,这是一场以普及为目的、受众多为家庭的音乐会。导赏人将《中轴》中描绘市井风格的《坛根儿情》、巍峨庄重的《紫禁三和》,以及体现礼乐文化的《钟鼓和鸣》娓娓道来,徜徉在乐音中,《中轴》的丰富色彩近在眼前。
“文艺创作需要扎根文化、根植现实,我们作为北京自己的民族乐团,能展现北京风貌、为中轴线发声,也感到非常幸福。”宋艺博说。
胡同里的电影院走进青云貳拾叁艺术中心。
光影流转老戏楼
本报记者 李瑶
谁能拒绝夏夜的一场露天电影呢?今夏,当人们走进中轴线及其周边的胡同、古建遗迹、四合院、古城墙、老戏楼,可以幕天席地,一起回到摇着蒲扇看电影的儿时夏夜。
今年5月16日至7月11日的每周五晚,东城区推出“美育进社区”之“胡同里的电影院”系列公益放映活动。在中轴线及其周边的9处文化空间,《大闹天宫》《白蛇·缘起》《新神榜:哪吒重生》等9部电影免费向公众放映。
前门大街,京城中轴线的繁华印记。大街中部的广和楼——一座承载着数百年梨园风华的老戏楼,当雕梁画栋遇见水墨丹青,当百年戏台上拉起光影银幕,历史与今天在此刻奇妙交融。6月27日傍晚,老北京人孙女士带孩子乘坐了铛铛车,吃了老字号都一处,又来到广和楼观看了《大闹天宫》这部60多年前的动画瑰宝:“想起我小时候在钟楼前看露天电影的场景,那时候街坊们自己带凳子,捧着瓜子、西瓜,看到月亮照得钟楼尖儿亮堂堂了,才散场呢!”。
“东城区既是北京城市文化记忆的承载地之一,也是当代美育传播的实践场。”东城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伴随中轴线和老城保护更新的深入,包括电影在内的各种文化艺术,拥有了更多场域走进胡同深处、浸润百姓生活。
“以前,我们想办活动,总为找场地挠头:要么空间特色寡淡、要么活动场地空间有限。”这位负责人坦言,去年第一次尝试推出“胡同里的电影院”,几乎场场爆满。今年,活动规模更大、涉及空间更多,精挑细选出了一批观众投票选出的高品质文化空间,有中轴线及其周边的,例如观中·中轴线在地文化博物馆、鼓楼券洞、前门广和楼、青云贰拾叁号院,也有胡同小院、新老网红地,例如27院儿、闻园81号、明城墙遗址公园、角楼图书馆、龙潭中湖公园。将电影放映与文化空间导赏有机融合,这些文化空间正在融入我们当下火热的生活。
6月6日晚7点,在角楼图书馆的城台上,几十组家庭坐在古朴的城墙上,等待《新神榜:哪吒重生》的开场。古老的角楼,曾见证北京城的风云变幻,如今在灯光映衬下,变身露天影院。当银幕上的李云祥驾驭机车穿越钢铁丛林,与龙族展开宿命对决时,8岁的男孩小宇紧紧攥住父亲的手:“爸爸,哪吒好酷!”他的父亲李伟是土生土长的东城人,感慨道:“小时候常来这儿看书,没想到现在能带儿子在城墙上看电影,传统和未来竟能这样碰撞。”
银幕上的故事在夜色中落幕,城墙下的笑声却久久未散。当数百年的砖瓦与赛博朋克的霓虹在光影里握手,蒲扇摇动的旧时光与指尖点赞的新体验在星空下重逢,中轴线不再止是地理的坐标,更成了时间的纽带。
前门大街上的人民咖啡馆。本报记者 鹿杨摄
咖啡飘香大前门
本报记者 鹿杨
“当 当 当……”坐在前门大街入口处的星巴克里,铛铛车的铜铃声不时响起,对面灰砖灰瓦、镶嵌中式窗棂的古朴建筑尽收眼底。“坐在古建里看老街、喝咖啡,这味道都更香了。”来自广州的游客邹先生惊喜地说,如今的前门大街已和他多年前到访时大不相同,不仅更潮了、北京味儿也更浓了。
周一下午,星巴克里,有人聊着天,还有人细细端详着店内用前门老照片打造的京味儿画廊。走出星巴克,顺着前门大街向南走,咖啡香气不时飘来。主打故宫宫廷风格的角楼咖啡和万春金福、简约潮流的Grid咖啡、以国潮为特色的人民咖啡馆……长约1400米的前门大街及周边区域,如今已聚集数十家各具特色的咖啡馆。
“端着咖啡逛前门,才有味儿!”从“冰城”哈尔滨远道而来的秦女士在前门一落脚,就奔向坐落于前门大街81号的人民咖啡馆。
咖啡馆门前,大红色的招牌和门柱很是吸睛。走进店内,五角星元素映入眼帘,立柱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标语,仿佛将人拉回到“激情燃烧的岁月”。
2024年4月,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前夕,人民咖啡馆入驻前门大街,这也是该品牌在北京的首店。“过去这一年,我们门店的变化可大了。”咖啡馆的联合创始人何宁,感受着中轴线申遗成功后激发的消费新活力。
“不仅外国游客更多了,就连咱北京当地人、附近上班的白领没事都爱来前门大街逛逛、喝喝咖啡。”何宁说,“为了留住慕名前来的中外游客,门店也做了创新,从原先只卖咖啡,发展到也卖甜品、做文创,国潮才能一直潮下去。”
何宁的感受不是孤例。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北京中轴线作为体验北京独特文化魅力的旅游目的地,连带着前门大街两旁各具特色的咖啡馆都火了起来。
高举香醇的咖啡,再以人潮涌动的前门大街为背景,举起手机“咔嚓”一声,便可以将老北京和新味道都藏在相册里,也丰富着人们对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新鲜体验。
5路公交车驾驶员汪旭。
龙脊公交成网红
本报记者 孙宏阳
“去景山公园,您可以在西板桥站下车。登上景山万春亭,南看紫禁城,北望钟鼓楼,东观CBD……”5路公交车停车间隙,面对外地游客的问询,驾驶员汪旭如数家珍。在这条有着“龙脊公交”之称的线路上,汪旭开了15年车。
穿梭于丰台、西城、东城、朝阳四区,全长22公里,途经前门、天安门、北海、景山、万宁桥、鼓楼等中轴线上重要地标,“龙脊公交”已走过90年的风雨历程。
每天行驶在“龙脊”之上,让汪旭有了看中轴的独特视角。
“车窗前一坐,就像在看西洋镜,红墙黄瓦的故宫角楼、碧波荡漾的北海白塔、钟鼓楼的晨钟暮鼓,仿佛一幅幅流动的历史名画,在眼前走马灯似的变换。”汪旭感慨道。
“中轴线越来越美,我们的出行环境也越来越好。”汪旭回忆道,多年前,5路公交车驶过的万宁桥,曾有一部分桥体被遮挡,路面也坑坑洼洼,通道车途经时有颠簸之感。
万宁桥,是北京中轴线15个遗产构成要素之一,这座始建于元代的单孔实腹石拱桥是中轴线上最古老的桥梁,也是北京唯一还在为社会交通服务的元代桥梁。2023年,这座古桥完成修缮,在守住古韵的同时,重新焕发生机。
“为了最大程度保护古桥,咱们5路还将又长又重的通道车换成了单机车,减轻桥体的承重负担。”汪旭越说越起劲,从车外的变化说到了车内。
登上一辆5路车,仿佛走进中轴历史课堂。车厢内,环绕张贴着“中轴线”“龙脊公交”“古都记忆”三类主题文化贴纸,钟鼓楼、景山等中轴线遗产构成要素展现在眼前。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汪旭车上的乘客越来越多,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我们现在是网红公交,车上每天都有各地游客,还有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他说,5路不仅是龙脊线路,更是深入城市的文化根系。真正的城市记忆,不仅在博物馆的展柜里,也在老百姓日日经过的站台上,在车载报站声与邻座絮语交织的瞬间。
相关知识
老城焕发新韵 百姓共沐文脉
共沐书香 “阅”见美好
“国色牡丹 甜美哈密” 洛阳老城——哈密伊州美术书法作品交流展举办
他日若能共沐雪,此生便算偕老,九张机于佰万
兴县政协开展“相约七夕 共沐书香”主题读书会
春日里共沐书香
经典梨园新韵 唱响时代强音 大栅栏街道开启2023惠民京剧系列演出
“非遗进社区 文脉共传承”社区艺术展在海口开展
琉羽如花似叶,岁岁年年,共沐春风?艺术体操夺冠 将古装仙气融入骨髓
浓浓年味焕新韵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81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907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427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6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83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96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93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724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55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