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妻子于立群的字,水平不输丈夫,网友:当代赵孟頫与管道升
书法史上的夫妻书家不多,大家能说上名字的无外乎王羲之郗璇二人、赵孟頫管道升二人,而在当代,有一对夫妻书法家曾经红极一时,他们就是郭沫若、于立群。由于郭老的名气太大,掩盖了于立群的光芒,而业内人士认为,于的书艺丝毫不逊色于郭。
于立群,原名于佩珊,1916年生于广西贺县,她聪慧好学,1930年,年仅14岁便考入上海明月歌舞剧社,后又进上海电影学校,她精通诗文、书法,又对话剧、电影研究颇多。1937年,于立群在参加抗日救亡文艺演出时与郭沫若相识,后结为夫妻,成为郭的第三任妻子。
郭、于二人数十年的夫妻生活中,赌书泼茶、令人艳羡,郭沫若书法受甲骨文、金文以及“宋四家”影响较深,于立群则在丈夫的鼓励下对篆、隶二体倾注心力。于自幼学书,在祖父的亲自指导下从颜真卿《多宝塔碑》启蒙,练就了悬肘书写的硬本领。
老舍曾经称赞她“女子之身为颜体,又精篆隶,大字憾人,遒劲、宽博、雄浑,令人惊奇”,郭沫若曾说,看于立群写字,对人有着一种规范的作用,能使一个人的生活也严肃起来。郭沫若擅长行书、写小字,于立群喜欢写大字,夫妻“互补”,相得益彰。
于立群的隶书取法《张迁碑》《石门颂》,融入篆书的圆劲,兼容《张迁》的方硬与《曹全》的圆融。行书则借鉴米芾“刷笔”之势,起笔侧锋斜入,行笔提按分明,节奏鲜明却无刻意夸张,连笔断连适度,既保流畅又不缠绕。
隶书扁方为主,间见方正,中宫紧凑,四周笔画舒展,疏密对比自然,无刻意“均匀排列”的板滞。行书结字欹正相生,既承米芾的奇险,又添碑刻的金石之气。墨法因书体不同而变,隶书用墨浓沉,长笔画末端偶见飞白,因笔锋自然耗墨形成,无刻意“涨墨”。行书则随书写节奏显枯润变化,起笔蘸墨饱满,行至连笔处渐淡,从浓到淡过渡自然,与于右任的“碑学浓墨”不同,更显“笔势徐疾”的可控性。
其书法用细腻的提按处理消解碑刻的粗砺,又以碑体的骨力矫正帖学易犯的软滑。书法理论家沙孟海曾评其“隶法得汉碑神髓,而行书兼融米赵,在女性书家中,能融刚柔者,立群为翘楚”。
于立群传世作品较多,有《于立群遗墨》行世,她的名字也被列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中国古今女美术家传略》《中国书法家大辞典》等专业书籍。有网友将郭、于二人称为“当代的赵孟頫、管道升”。
相关知识
郭沫若妻子于立群的字,水平不输丈夫,网友:当代赵孟頫与管道升
才华不亚丈夫赵孟頫的女书法家,管道升
赵孟頫思念亡妻,字字泣血,他与管道升的深情,全在这件书法中了
于立群:沉默笔冢掩藏的风骨与柔情,与临帖救赎的时代
郭沫若去世后,妻子在他遗物中发现和姐姐的死有关,后悲愤自尽
郭沫若去世后,所留遗物为何让妻子绝望自尽?几封书信另有隐情
郭沫若去世后,妻子从遗物中发现一封信,为何看完内容就自杀了?
郭沫若去世后,他的妻子为何会自杀?只因一封秘藏书信
郭沫若染病去世,妻子整理遗物时发现一封信,妻子看后便自缢身亡
因为郭沫若,于家2姐妹双双自尽,可原因却被郭沫若隐瞒40年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81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91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427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6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83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96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93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728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55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