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青岛 | 一场夏夜灯会,如何照亮城市新IP?

截至2025年7月25日,2025年“青岛之夏”艺术灯会启幕一周。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已经在这座城市悄然绽放——

它爆发力强:入园游客突破10万人次,带动樱花大道市集及周边产业,参与量超过100万人次。

它传播力广:新华网、人民网等央媒密集聚焦,“中山公园灯会”话题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互动量过千万人次,触达人群过亿。

它影响力深远:在青岛,正在形成“哈啤酒、吃嗄啦、洗海澡、逛灯会”这样“来青必打卡”“消夏四件套”的滚烫热梗,一个具有鲜明青岛特质的新文旅IP正加速成形。

这场璀璨灯会,究竟如何点亮了城市的夜空,又为青岛的未来投射出怎样的光芒?

01

重燃记忆

阔别17年归来的灯火,激活青岛人隐伏的怀旧情思

青岛中山公园的夏夜灯火,曾是镌刻于几代青岛人血脉中的温暖符号。从1979年首度点亮,持续近30年的夏夜灯会,早已超越了节庆本身,沉淀为一种集体记忆与情感依归。

当2025年7月18日,“山海织绮梦,千灯映星湾”的画卷在樱花大道重新铺展,一场阔别17年的灯火盛事,瞬间点燃了深埋于心的城市乡愁。

灯会开幕首日,胶州的孙女士闻讯赶来赏灯,成为首位入园者;81岁的张先生不顾年迈“二刷”灯会,只为重温旧梦……

老灯会门票、海尔冰箱、录音机、小霸王学习机……中山公园灯会,以光为引,唤醒了沉睡的城市记忆,重构了市民与游客共享的情感共同体。它不仅是视觉的回归,更是城市精神家园的重建——那灯火璀璨之处,是青岛人对自己城市的认同与眷恋。

02

创造时尚

科技赋能与文化铸魂,淬炼开拓型城市气质

这场灯会的璀璨绽放,绝非简单的怀旧重现,而是青岛以开拓之姿,向时代交出的一份创新答卷。

在内容上,灯会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交融。引入“天下第一灯”自贡彩灯技艺,却不止步于此。8米高的“海的女儿”以柔性LED模拟海浪柔波,12米“机甲悟空”用动态光影演绎经典重生。科技之笔为传统彩灯注入灵魂,首创“昼观林相•夜赏光影”双模式系统,让光影与森林肌理实时对话。

在文化表达上,灯会深度绑定青岛基因:“岛城帆・潮灯汇岸”诉说海洋城市的浪漫,“忆光集・灯火纳福”钩沉历史脉络,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意象,升华为可沉浸式感知的光影诗篇。

在模式上,灯会体现了多维度的创新探索。它精准锚定“消夏、纳凉、社交”主题,营造“轻度假、微幸福”的都市情绪价值。其“全龄友好”属性——免票与低票价政策覆盖儿童、学生、军人、长者等,让文化盛宴真正普惠于民。

它更超越传统静态观赏,打造全省首个全域沉浸式森林夜游生态:美食文创市集聚合本土风物,百姓大舞台与T台秀场激活民间文艺,动漫巡游、汉服体验、互动游戏等“灯会+”元素,构建起“吃喝玩乐购”的完整体验链。每一处精心的设计,都彰显着青岛“走在前、挑大梁”的开拓气质——以开放心态拥抱前沿技术,以深厚底蕴激发创新活力。

03

时代答卷

构建光影经济生态链,照亮城市高质量发展路径

“青岛之夏”灯会的成功举办,其意义早已超越一场文化活动的范畴。它是以光影为引擎,驱动城市夜经济跃升、破解发展难题的一次成功实践,为青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了生动的“解题思路”。

它有效激活了老城空间价值。作为太平山中央公园的核心,中山公园借灯会之力,从白天的赏樱胜地华丽转身为夜间文旅高地。人流如织的樱花大道,重现甚至超越了四月花事盛景。这一“以文化活动激活存量空间”的模式,为青岛乃至全国的老城区如何在保留历史记忆的同时焕发新生活力,提供了可贵的范例。

它强劲拉动了夜经济繁荣与消费能级提升。灯会如一把钥匙,打开了青岛的夜间活力:“哈啤酒、吃蛤蜊、洗海澡、逛灯会”的“四件套”新格局已然形成。

其效应迅速外溢:樱花大道市集上,特色小吃与文创产品销售额激增;周边商圈的餐饮、购物、交通同步升温。网约车司机王师傅接单量激增三成,“看完灯会去啤酒节”成为游客新动线。这生动诠释了“核心引爆、全域联动”的消费带动逻辑,将“单点闪光”扩展为“全域璀璨”。

它更成功塑造了差异化城市IP,实现流量向“留量”的转化。央媒聚焦与社交平台亿级流量,重塑了青岛“不只有啤酒海鲜,更有文化浪漫”的城市形象。“青岛可以这样美!”网友的赞叹是城市美誉度的直观体现。

灯会并非季节性的昙花一现,其与城市记忆、文化基因、消费生态的深度绑定,正推动其向“长效IP”进化。这有力地响应了中央及省市战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中“有看点、有新意、有趣味”的要求在此落地;青岛市《大力提振消费实施方案》中关于创新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潜能的目标,在这场光影盛宴中得到有力践行。

当8米高的“海的女儿”在中山公园的夜色中向游人眨眼,柔性LED的光波如呼吸般流淌,这光不仅映亮了樱花大道,更带给人们“传统+时尚”“文化+科技”“美学+市场”等诸多话题的思考。

这场灯会,是对城市集体记忆的深情回望,更是面向未来的创新宣言。它证明:一座城市的浪漫,可以既有历史的厚度,又有创新的锐度;既能点燃市民的乡愁,又能吸引世界的目光。它用璀璨灯火作答时代命题——如何激活老城?如何点亮夜色?如何让流量扎根?

中山公园的千盏明灯,正汇成青岛发展的启示录:以文化为魂,以科技为翼,以惠民为本,城市之光终将穿透夜色,照亮一条通往活力、繁荣与独特魅力的未来之路。当光影成为城市叙事者,青岛的夏夜故事,才刚刚写下惊艳的序章。

来源 |青岛早报记者 魏铌邦 杨博文 青岛早报首席记者 孙启孟 特约摄影师 李万红 巩乃炎

相关知识

政青岛 | 一场夏夜灯会,如何照亮城市新IP?
北方夏季之最!青岛中山公园灯会何以“重装归来”
“早鸟票”现已开售!“青岛之夏”艺术灯会临近 市民游客期待值“拉满”
城市如何厚植创新沃土 孕育IP新传奇?
水母、鲸鱼“游”上夜空!“青岛之夏”太平山空中海洋灯会将启幕
从济南花灯“夏雨荷”看文化IP如何为城市引流
青岛宣传 | 灯灯灯灯,“芈月”“夏雨荷”亮了……
全龄皆嗨!青岛这场光影盛宴奏响山海文化夜之乐章
夏夜成都,赴一场“躺平音乐会”
赶一场“海”味儿十足的集!山东省“海洋大集”新春季在青岛启动

网址: 政青岛 | 一场夏夜灯会,如何照亮城市新IP?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01216.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