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发】文润之江|守正与破圈:浙婺、小百花的“新生”实验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郭楠

拥有越剧、昆剧、京剧、婺剧、甬剧、调腔等18个剧种和58个戏曲类非遗代表性项目的浙江,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戏曲大省。

2005年至今,浙江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以来,浙江戏曲届坚持守正创新,涌现出一批优秀人才,创作了一批现象级作品,收获颇丰。

2025年刚刚过半,浙江戏曲喜报频传。

重点奖项上,浙江台州乱弹剧团的鲍陈热成为全国民营剧团里开出的首朵“梅花”,陈丽俐为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再添梅花一朵。《钱塘里》获得2025年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第26届曹禺戏剧文学奖)。第3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上,浙江有6人获奖。

新编戏剧作品中,刚刚结束首轮全国巡演的越剧《我的大观园》,观演人次达7.2万,成为现象级爆款。为代字辈演员量身打造、紧扣青春戏曲创作理念的昆剧《盛世红妆》,首演票房收入创下浙江京昆艺术中心历年新编戏中的最高。

昆剧《盛世红妆》首演剧照 资料图

保护和传承方面,浙江全力保护“天下第一团”、持续开展戏曲曲牌抢救工程,2025年初,《浙江传统戏曲曲牌·声腔集成》出版,《浙江省戏曲音乐曲牌数据库》上线,全省18个剧种共2815首曲牌与传统唱腔的记谱、整理、录音录像及出版工作正式完成。

为什么浙江戏曲能持续出人、出戏、出圈?

齐心协力,前辈为未来做托举

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新松人才”浙江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上,来自浙江省43家专业院团及5所艺术院校的401位参赛演员中,多位“00后”演员闯入决赛,年纪最小的几位参赛演员来自19级小百花班,只有十七八岁。

19级小百花班演员 陈子心在浙江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决赛现场

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副院长蔡浙飞曾表示,对待年轻一代演员的培养,小百花是非常重视的,且有一套“因材施教”的培养计划。年轻演员先要排演经典老戏,夯实基本功。再以舞蹈、戏曲工坊等学习表演方式,丰富舞台表演经验。适时根据演员特色量身打造适合她们演绎的角色或剧目。

本届新松大赛,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成绩亮眼,11人进入复赛,5人进入决赛,其中董旭阳在综合文戏组决赛排名第一。

这次,浙婺依旧是全员出动,派出了超过百人的团队,为参赛演员做好演出保障工作,“一颗菜”精神,从未缺席过。

熟悉浙婺的人,都听过他们的“一颗菜”精神:“一颗大白菜,有菜根、菜心、菜叶、菜帮等,只有这些部分紧紧地抱在一起,才能长成一颗好菜。一个好的剧团,从台前到台后,从主角到配角,也必须拥有这种精神,才能演出一台台好戏。”这是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浙江婺剧团)的集体价值观。

传承技艺,托举新人,婺剧人一直在坚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二度梅花奖获得者陈美兰,40岁不到就退到了幕后,带领新剧目创作团队为年轻人、为婺剧“保驾护航”,要让年轻人多上台,多比赛,多成长,她坚信“学生的成就,是她艺术生命的延续。”

于是,杨霞云、楼胜、陈丽俐、李煊宇、楼依婷等演员,登上领奖台收获荣誉后,也像他们的老师一样,将自己的本领传授给更年轻的演员们。

戏曲要适应不同的观众、不同的场地才能更好的发展,浙婺打造了适用于剧场演出的“城市版”,舞美、演出团队相对简约的“农村版”,还有专门出海的“海外版”。

现在,浙婺每年演出超过700场,日常坚持送戏下乡、送戏进校园、在社区、街道开展戏曲惠民演出。

浙婺也是近年在海外演出场次最多的地方戏曲院团,访演过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观众500多万人次,成为“传统戏曲出海的金名片”。

婺剧《木兰》首演 共享联盟·金华 项志威 摄

老戏焕新,新戏成为现象级“爆款”

浙江省戏剧大赛即将开赛,参评剧目共25部大戏、7部小戏,类型题材十分丰富。

既有婺剧《三打白骨精》 、越剧《琵琶记》等对经典IP重新解构的全新作品,也有甬剧《宝顺轮》、台州乱弹《追星者》等不少聚焦本土现实题材的精品力作。

一票难求的越剧《我的大观园》将作为开幕大戏率先上演,台州乱弹的夺梅小戏《做媒》也将与观众们再次见面。

近年来,浙江戏曲现象级爆款新作频出。

越剧《我的大观园》剧照 资料图

2023年,一群名不见经传的80后、90后创作团队,在茅威涛、何冀平等前辈的带领下,创作出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

从剧本上看,洒脱的江湖故事里快意恩仇所呈现出的价值观,与当下年轻人的三观十分契合。

沉浸式的剧场布置,让演员从镜框式的舞台中走出,与观众共同完成一场大戏的创作形式,吸引了不少观众的注视。

舞台之外,观众们用“花式造梗”的二创短视频,也让《新龙门客栈》在网络平台持续出圈。

出圈之后,如何持续?

电影版的《新龙门客栈》以舞台纪录片的形式搬上大荧幕,用另一种艺术形式进行展现;《新龙门客栈》的场景百变,可以随时转换,参与到多家电视台春节晚会的录制当中,在大屏端持续传播;为更好的探索“文化+商业+旅游”融合模式,《新龙门客栈》首个复制项目落地台州,场地更宽阔、更沉浸,民营剧团的加入,也让演员队伍更加充实。

近些年,随着戏曲持续出圈,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走进剧场,观看戏曲,了解戏曲。

“爱上婺剧只有0次和无数次,武戏的震撼,文戏的细腻,是镜头表现不全,只有现场才能感受到的。”“我是昆曲迷也是越剧迷,小时候跟着外婆看,现在带着外婆追。”“最爱新昌调腔,六百年历史的南戏,惊险刺激。”

新一代的演员成为新一批观众爱上戏曲的桥梁,新一批观众也将成就新一代演员在舞台上发光。

相关知识

新编历史剧《苏秦》|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蔡浙飞出演不一样的苏秦
建筑面10 万平方米 浙博之江馆区8月29日开馆
“春暖之江”展现悠扬“浙韵” 浙江交响乐团亮相全国优秀交响乐作品展演
老戏曲何以圈粉新戏迷——“浙江小百花”现象透视
老戏曲何以圈粉新戏迷――“浙江小百花”现象透视
第五届浙江农信杯“法润之江”主题书法展启幕
浙江“小百花”进京演绎越剧《苏秦》
浙江“五一”假期推出系列“文博大餐”
“小百花”院庆启动 青春版《五女拜寿》展现19小百花班活力
小百花越剧婉转,亦有《苏秦》鼓角争鸣

网址: 【8.1发】文润之江|守正与破圈:浙婺、小百花的“新生”实验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03843.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