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评剧院长曾昭娟四字点评郭德纲,专家:他不配,眼中只有金钱

郭德纲自小成长在天津,七岁便开始学习评书,九岁就进入天津曲艺团学相声,师从侯宝林的弟子高凤山。早期他曾在北京奋斗一番,直到1996年,他成立了德云社。德云社迅速走红,遍地开花,郭德纲成为了相声界的顶尖人物,不仅频频登上春晚,还涉足电影、主持等多个领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郭德纲的艺术视野不断拓展。他不仅专注相声,还涉足京剧、河北梆子、评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演出中常常融合多种元素,观众也因此大为喜爱。他常说自己对传统曲艺有着深厚的热爱,致力于通过自己的节目培养新人,并将戏曲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

曾昭娟则在十五岁时加入汉沽评剧团,师承鲜灵霞和新凤霞,专注于青衣和花旦角色,主演过《花为媒》《秦香莲》等经典剧目,并多次荣获梅花奖、文华奖,她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自2005年起,她担任天津评剧院院长,积极推动评剧的演出和传承工作。

虽然两位都源于天津且扎根曲艺界,但郭德纲主攻相声,而曾昭娟则专注评剧,两者本是各自独立的领域。直至2023年,郭德纲首次跨界演唱评剧,与曾昭娟共同演绎《打狗劝夫》——一出传统老戏,起源于元曲和明传奇,讲述两兄弟因矛盾而争执,妻子为劝和的故事。该剧在天津大戏院连演两日,票房火爆,尤其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

演出后,曾昭娟在公开场合称赞郭德纲,感谢他对评剧的热爱与支持。她认为,郭德纲使这门艺术重回大众视野,吸引了年轻观众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他为评剧的传承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然而,这番话却引发了戏曲专家的强烈反应。一位专家公开批评郭德纲,认为他不配得上“功德无量”这一评价,直言他只是以赚钱为目的的跨界者,并指责他贬低了专业评剧演员,认为评剧不需要“外行”来“拯救”。

此言一出,网络上有许多人支持专家的观点,认为郭德纲过于商业化,破坏了传统艺术的纯粹性。对此,郭德纲并未作出任何回应,依然坚持着自己的艺术道路。

几个月后,郭德纲被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聘为客座教授,亲自为学员上课并示范演出。与此同时,评剧院借着《打狗劝夫》的热度,增加了演出场次,观众人数显著上升。到了2024年,这部作品再度回归,票房依然火爆。

郭德纲的跨界行为常常引来争议,早前他曾尝试唱京剧,京剧演员王佩瑜曾批评他仅有河北梆子味道,认为他只是“票友”,而非真正的艺术家。而在评剧市场低迷的现状下,专业剧团难以吸引观众,郭德纲的跨界尝试无疑为相声和戏曲艺术带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年轻观众的加入,虽然他的方式充满商业气息,但也让这些传统艺术焕发了新的生机。

尽管批评者认为他的动机不纯,但郭德纲用自己的名气为这些传统艺术吸引流量,从而带动了年轻观众的到场。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评剧的市场面貌。反观专业演员,虽然辛苦练习多年,但若没有观众的支持,艺术依旧很难生存下去。而郭德纲的“外行插手”,虽然有些人认为不合适,但也填补了传统艺术传播上的空白。

近年来,郭德纲依旧活跃在舞台和电视上,他的粉丝群体庞大,影响力广泛。随着他的参与,评剧的观众群体逐渐增加,冷清的市场开始得到回暖。曾昭娟继续带领评剧艺术创造新作品,并屡获殊荣。虽然这场风波逐渐平息,但评剧市场依旧在逐步回升。或许,传统曲艺的未来就在于更多跨界合作,和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相关知识

天津评剧院长曾昭娟四字点评郭德纲,专家:他不配,眼中只有金钱
郭德纲、曾昭娟跨界合作 携手演绎评剧《打狗劝夫》
德云社郭德纲排练照曝光,引起网友热议
“评剧的女儿”曾昭娟:人民是艺术之旅的终点
《保龙山》出现舞台事故,郭德纲临场应变能力强,机智救场受夸赞
天津春晚:郭德纲《高老庄》演绎别样精彩
天津评剧院曾昭娟时隔20年再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
大型史诗评剧《红高粱》回归
曾昭娟再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
张译点评郭德纲外形:有他在场,我心甚安!全场哄堂大笑

网址: 天津评剧院长曾昭娟四字点评郭德纲,专家:他不配,眼中只有金钱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05705.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