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火烧博望坡,指挥者是刘备而非诸葛亮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更是深入人心,揭示了他为请诸葛亮出山所做的坚持和努力。诸葛亮出山之初,正逢夏侯惇率领十万曹军如雷轰般向新野进军,口口声声叫嚣要生擒刘备、活捉诸葛。在这样的危急情况下,刘备将信任的剑印交给诸葛亮,命令所有将领都须听从他的指挥。最终,诸葛亮运用一计,借助火攻在博望坡大破曹军,令关羽和张飞这些猛将也对其佩服不已。此时,一首诗恰如其分地赞美着他的英勇表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然而,设想一下,若有人告知你,火烧博望坡的其实是刘备,而非诸葛亮,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博望坡坐落于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西南约三十公里的地方,山势险峻,东靠伏牛山,南有隐山环绕,西侧是蜿蜒的白河流淌而过。此山因地势陡峭,向来就是兵家争夺的战略要地,古时为“襄汉隘道”的重要通衢。回溯到建安七年,即公元202年,刘表趁着曹操北征袁尚之际,派刘备率军出击,试图乘机襲取许都。刘备便在博望坡与曹军的夏侯惇发起交锋,战事由此展开。
在战斗的过程中,刘备巧妙地派出了少量军队与夏侯惇交手,并故意作出败退的姿态,随后又将自己的营寨焚烧。这一系列的伪装让夏侯惇产生了错误的判断,认为刘备已无力再战,于是他便继续追击。然而,当曹军进入狭窄的山道时,刘备布置的埋伏突然袭来,使得夏侯惇措手不及,被迫后撤。值得庆幸的是,曹军的李典早已预料到刘备会采用埋伏之计,因而提前做好了准备。在夏侯惇遭遇埋伏危机之际,李典指挥部队成功解救了他,并使双方在短暂接触后结束了战斗,各自撤回。
梳理这段交战的经过,不难发现,这场战斗的实际情况与《三国演义》中描绘的生死较量有着天壤之别。其实,这只是一起小规模的冲突,而刘备在这一场战斗中的直接指挥者显然是他自己,而并非诸葛亮。那么,此时的诸葛亮究竟在何方呢?
实际上,诸葛亮此时仍在南阳专心耕作。根据前文的交代,火烧博望坡的事件发生在建安七年,也就是公元202年。诸葛亮在后主阿斗的建兴五年,即公元227年所作的《前出师表》中提及:“先帝不以臣卑鄙,枉自委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其中提到的二十一年是夸张的说法,实际上仅有二十多年,这与史书中记载的刘备于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间屯兵新野,曾三次前往南阳请诸葛亮出山的历史吻合。因此,可以确认,在火烧博望坡时,诸葛亮尚未出山。
至于《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其实是将历史事实与文学创作结合的产物,虽有一定的虚构成分,但这正是其艺术魅力的所在,读者无须过于较真。
相关知识
三国演义火烧博望坡,指挥者是刘备而非诸葛亮
诸葛亮火烧博望坡,一战打服刘关张
陆逊火烧连营后,为何不追击刘备,别再被三国演义骗了
从对手到朋友,《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如何化解与关羽的矛盾的
别被《三国演义》骗了,刘备、诸葛亮、关羽都和历史记载的不一样
原创《三国演义》诸葛亮、司马懿、郭嘉、庞统、周瑜,实力如何排名?
白帝城托孤 三国演义 诸葛亮 刘备 洛水之誓
三国演义:诸葛亮烧曹军都毫无惧色,为何火烧藤甲兵却说必损阳寿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为何要一再放走死敌?最后才给出了答案
《三国演义》在海外广受欢迎,为什么美国人钟爱曹操,无视刘备?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900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956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450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8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401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508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510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760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83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