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是赵孟頫一生中写就的最后一幅字,然后就怅然辞世了!

公元 1321 年,至治元年岁末,中国书画史上一场静悄悄的告别正在进行。赵孟頫,这位元代书画巨匠,在 68 岁的暮年之际,以一卷气势恢宏的大字行书《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为自己的艺术生涯献上终章之舞。所以此作也是他晚年的封笔之作,虽没有其他著作闻名,见过此帖的人应该也较少,但其笔法完胜。

此帖是他较为少见的大字行书之作,其用笔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线条遒劲有力,却非一味刚猛,而是刚柔相济,婉转自如,恰似游龙入水,灵动矫健。

每一笔的起落、转折,都彰显出赵孟頫对笔法的精准驾驭。字里行间,既有 “二王” 的飘逸灵动,又有李北海的雄浑大气,二者融合得天衣无缝。这种融合并非简单的拼凑模仿,而是经过赵孟頫深入研习与理解后的创新与升华。

彼时的他,已然走过近六十年的书画创作之路,历经世事变迁、岁月沉淀,其书法风格也从早年的清新婉丽,到中年的醇厚精微,最终在晚年臻于炉火纯青之境。而这一切,在这幅绝笔之作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其结字宽疏扁方,整体姿态向右上倾斜,疏密得宜,以横取势,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韵律。每个字都犹如一位风度翩翩的君子,独立又不失和谐,彼此呼应,构成一幅精妙绝伦的书法画卷。

字行之间的距离把控恰到好处,虽是行中夹草,却秩序井然,尽显自由洒脱之气。这般精妙的布局,既体现了赵孟頫对书法传统的继承,又彰显了其大胆的创新精神。

关于此作背后还有一小故事,赵孟頫与祖瑛和尚志同道合,友情深厚。祖瑛和尚即将前往隆教寺担任住持,赵孟頫怀着对友人的不舍与期许,饱含深情地创作了这幅作品。文中以典雅的骈文写就,辞藻华丽,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祖瑛和尚佛学造诣的钦佩,也寄托了对其未来传法弘扬的祝愿。

完成这幅杰作后的次年盛夏,赵孟頫便撒手人寰,成为书画史上的一大憾事。《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也因之被赋予了更为特殊的历史价值,成为研究赵孟頫晚年书法风格的珍贵资料。它记录着一位书法大师的高光时刻,也镌刻着一个时代的文化印记。此作现藏于天津博物馆之中。

声明: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相关知识

据说这是赵孟頫一生中写就的最后一幅字,然后就怅然辞世了!
赵孟頫最具才情的一幅书法
赵孟頫书法水平那么高,为什么他的字不能久学?原因:越学越俗气
学赵孟頫楷书,绕不开这件作品!说他字“俗”的人,好好看看此作
赵孟頫唯一金书真迹,800年后依旧闪耀,网友:这字能排历史前三
赵孟頫为何总被批评,“字俗”“二流”“被高估”,这些评价对吗
“大骂”赵孟頫的董其昌,书法实力有多强?
赵孟頫《清明上河图》
赵孟頫《临兰亭序》真迹为何这么火?四川省书协理事钟杨琴笙揭秘|字见中国
承续晋韵:赵孟頫的书法美学

网址: 据说这是赵孟頫一生中写就的最后一幅字,然后就怅然辞世了!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11571.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