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华拜师马三立,为何困难重重?背后规矩你了解吗?

李文华为何迟迟未能拜师马三立?背后隐藏的规矩,恐怕你还不懂!

李文华的拜师一事在相声圈内一直充满谜团。许多人听说,李文华当年要拜马三立为师,却遭到了某些权威人物的强力阻止。近日,侯耀华在直播时揭秘,原来这位权威人物正是他的父亲——侯宝林!这一点令不少人开始疑惑:李文华拜师的背后究竟藏着什么?难道和侯宝林有不解之缘?仔细一琢磨,李文华这段拜师之路,可能从一开始就注定无法顺利。

1927年出生的李文华,早年并没有将相声当成事业,而仅是作为爱好来涉足。直到解放后,李文华与马季、郝爱民等人一同被调入中国广播艺术说唱团,才正式踏入了相声界的专业行列。当时,团里的四位导师可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分别是郭启儒、侯宝林、刘宝瑞和郭全宝,这四位前辈在解放前早已声名远播,解放后自然成为新学员们的老师。

然而,解放后相声界有个新的风尚,学艺不再需要拜师,而是直接称呼为老师,因此李文华等人并没有经过传统的拜师仪式。可是到了80年代,社会思潮的变化也影响到了相声界,拜师的传统慢慢恢复。这个时候,李文华也萌生了拜师的想法。

作为捧哏演员,李文华对马三立有着深厚的崇敬之情。尤其是在与姜昆搭档成名后,李文华和姜昆多次前往马家做客,据说马三立也对李文华有些许好感。李文华一表达拜师的愿望,马三立虽然没有拒绝,但终究这件事却因权威人士的干预而不了了之。随后,李文华因喉癌住院,不得不离开相声舞台,拜师之事也就成了一个未竟的心愿。

从相声界的规矩来看,李文华拜师一事确实有些许不合规矩之处。虽然李文华与侯宝林、刘宝瑞、郭全宝等人并没有正式的师徒关系,但自入团以来,他一直以他们为老师。以马季为例,李文华如果要拜师,理应拜宝字辈的前辈。可是,如果选择马三立为师,那无疑是攀上了“高枝”。毕竟,马三立在80年代也只收过常宝丰为徒,而常宝丰出身相声世家,辈分已经确定,且拜师问题并不引起争议。李文华的情况则不同,毕竟他在50年代才开始接触相声,若拜马三立为师,辈分上与侯宝林等人平起平坐,显然不符合当时的传统规矩。

而从年龄和辈分来看,李文华若拜文字辈的前辈,如苏文茂或高英培,倒是更为合适。那时这两位在相声界早有声望,且在李文华刚入行时,已是相声界的前辈。如果他真拜了马三立,这岂不是成了苏文茂和高英培的“师叔”了?苏文茂曾在80年代呼吁老先生不再收徒,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个辈分的问题。

另外,李文华是北京相声演员,而马三立是天津相声艺人。若李文华在北京选择一位宝字辈前辈拜师,比如王世臣、罗荣寿,甚至侯宝林或郭全宝,肯定会少一些阻力。但要是跨越到天津,拜马三立这样的寿字辈大师,那可就麻烦了。

尽管如此,李文华依然坚持拜师马三立的决定,最终在姜昆的全力促成下,李文华在去世前终于如愿以偿。然而,马三立早已去世,拜师之事更像是一个追忆仪式。若没有姜昆的帮助,或许李文华这辈子都无法实现这一心愿。

李文华拜师马三立的故事,不仅仅是相声圈内的一段佳话,也揭示了相声界复杂的辈分与规矩。在这个传统艺术领域,规矩和传统常常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然而,李文华对相声艺术的热爱和执着,尤其是姜昆等人的友情,也让人感受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相关知识

侯耀华太敢说了:阻拦马三立老先生收李文华的,就是我爸爸侯宝林
1984年,侯宝林遇到难事,为何全国只有马三立可以搞定?
想收的人不想拜,想拜的人拜不了,杨议拜师为何如此困难?
侯宝林未称呼三叔惹马三立不满,为何苏文茂却直呼杨少华名字?
侯耀文拜师,为何侯宝林对王平说:这事不能便宜了活人?
1982年,马志明拜师无门之时,马三立为何不让马志明拜于佑福为师
“无人不宗马”的马三立马志明父子,为何却和天津相声界不对付?
马三立登上春晚舞台,为何拒绝与姜昆握手?一个举动看出人品
1977年,马三立为何对王凤山说:我刚给观众三鞠躬现在给你三鞠躬
侯耀华:我父亲很尊重马三立先生,他派遣我去天津听马三爷说相声

网址: 李文华拜师马三立,为何困难重重?背后规矩你了解吗?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13583.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