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鬼李贺写“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没人能接上,宋朝才现下半句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一句诗,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这首诗写在他辞官归乡的途中,情感深沉,意味悠远。自“安史之乱”之后,大唐盛世逐渐走向衰败,昔日的辉煌不再,李贺身为李唐宗室后裔,感慨更深。这一句诗后来流传千古,直到宋代才有人为其补上下一句。
李贺本是皇族之后,家世却早已衰微。他从小聪颖非凡,七岁便能写诗,笔力遒劲,被韩愈称赞为“疾书之才”。十五岁时,他的诗名已与李益齐名,轰动京师。然而,命运却并未眷顾他。虽然门荫入仕,但因小人妒忌,他父亲名字被拿来作文章,最终导致他失去参加进士科考的机会。那是他心怀抱负的最大打击。虽被迫担任地方小官,他依旧坚信,只要努力,终有一天能一展才华。
然而,仕途的坎坷并不是他唯一的痛苦。李贺体弱多病,且亲人接连离世,这些悲苦与无奈都化作诗篇中的沉郁之音。他的诗与李白的豪放自由截然不同。李白生活在盛唐,作品多是浪漫飘逸;李贺则生不逢时,他的诗中总透出深深的压抑与无力感。最终,他在二十七岁时便病逝于昌谷,留下满腔遗憾。多少后人都为这位“诗鬼”的早逝惋惜。
那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正是他心境的写照。一个“若”字,蕴含着他对美好命运的期盼,却又透出强烈的自我讽喻。现实冰冷无情,苍天并不会因人世的悲欢离合而衰老。正因如此,这句诗显得格外深刻,锋芒毕露,以至于唐朝盛世再无诗人能为之续上。有人说,是因为他的诗传播不广;也有人认为,是因这句实在太过精绝,后人无从下笔。
直到宋代,才子石延年在一次宴会上醉酒兴起,听到此句后脱口而出:“月如无恨月长圆。”这一对仗工整、意境浑成的续句,让在场众人拍案叫绝。上句写天有情则会衰老,下句则以月无恨而长圆回应,既对仗精妙,又寄托了人们对圆满人生的向往。
石延年与李贺一样,仕途不顺。他虽考中进士,却因科举舞弊案牵连,功名被废。但他性格豁达,不似李贺那般沉郁,面对打击依旧谈笑自若。他热爱饮酒,与欧阳修、杜默并称“三豪”,文采斐然。他的这句诗,既源自才华横溢,也源自他对人生的达观。
若说李贺的诗句道尽了无奈与悲凉,那么石延年的续句则带来了希望与圆满。一个沉郁悲切,一个洒脱豁达,两人虽隔时代,却仿佛通过诗句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们共同的心愿,都是希望世间少一些坎坷,多一分顺遂。
不禁让人遐想,如果李贺在天有灵,听到石延年的这句“月如无恨月长圆”,是否会露出一丝慰藉的笑容?也许,他会觉得,自己那句充满无奈的诗,终于找到了最恰当的回应。
相关知识
诗鬼李贺写“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没人能接上,宋朝出现下半句
诗鬼写“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没人能接上,200年后才现下半句
诗鬼李贺写“天若有情天亦老”,无人能接,200年后才出现下半句
诗人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无人对上,宋朝才有了下半句
李贺写“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无人能接,200年后才出现下半句
天若有情天亦老,下半句宋朝才写出来,并非“人间正道是沧桑”
李贺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一百多年无人能对,到宋朝才有下句
李贺留下上联,两百年后的宋朝一酒鬼对出下联,成为千古绝对
李贺17岁写的神作,韩愈惊为天人,王安石说句大实话却被批不懂诗
主持人撒贝宁造访李贺故居,录制《大唐诗人传》,再现“诗鬼”李贺的风采!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902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4016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482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408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416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521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527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783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802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