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红玉和贾芸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关于林红玉(小红)和贾芸的最终结果,需要从曹雪芹的原笔原意和高鹗续书两个层面来看。根据前八十回的伏笔和脂砚斋的批语,他们的结局与我们现在看到的120回通行本(高鹗续写)有根本性的不同。

一、 曹雪芹的原意(根据前80回伏笔与脂批)

曹雪芹为小红和贾芸设计了一条非常清晰、重要且相对圆满的叙事线,他们的故事在后半部分本应占有重要地位。

终成眷属:

小红和贾芸因“手帕传情”而互定心意(第24回、26回)。尽管过程有曲折,但他们是《红楼梦》中极少数的、通过自由恋爱并大概率成功结合的情侣。脂批多次提到他们后来“结为夫妇”,这是毋庸置疑的。他们是“宝黛爱情”之外,另一条成功的“自由恋爱”线,形成了鲜明对比。

“仗义探庵”与“狱神庙慰宝玉”(最关键的情节):

这是小红和贾芸角色价值升华的核心情节。根据脂砚斋的批语,在贾府被抄家、宝玉和凤姐等人落难,甚至被关在“狱神庙”时,昔日的主子们墙倒众人推,而曾被撵出去的丫鬟茜雪和已经离开贾府的小红,以及贾芸,却挺身而出,前去探望、安慰甚至设法营救宝玉和凤姐。

脂批提到:“狱神庙回有茜雪、红玉一大回文字”、“红玉后有宝玉大得力处”等。

这个情节旨在表现:在大家族树倒猢狲散时,反而是这些不被看重、甚至被驱逐的小人物,保留了人性中最宝贵的“义”字。这使得小红和贾芸的形象变得非常高大和正面。

最终的结局:

虽然他们结为夫妇并在危难时仗义相助,但贾府的彻底败落必然也会影响到他们。他们的“圆满”是感情上的,而非大富大贵。在帮助宝玉之后,他们很可能过上了普通平民的生活,虽然清贫,但相守相依。这在“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大悲剧背景下,已是难得的幸运和温暖。

二、 高鹗续书(120回通行本)的处理

在高鹗续写的后40回中,小红和贾芸的结局被完全歪曲和丑化了。

贾芸形象被颠覆:高鹗将贾芸写成了一个与贾蔷等人合谋、出卖巧姐的“奸兄”小人形象(第118回)。这完全违背了曹雪芹笔下贾芸“伶俐乖觉、知恩图报”的设定(他曾认宝玉为父,并送礼给凤姐谋求差事,这都是堂堂正正的行为)。

小红莫名消失:小红这个角色在后40回中几乎消失了,只在被模糊提及,她与贾芸的婚姻和重要事迹只字未提。

高鹗的改写,很可能是为了服务于“狠舅奸兄”出卖巧姐的情节,但他错误地选择了形象原本正面的贾芸来充当这个“奸兄”,这被广泛认为是续书的最大败笔之一,严重违背了曹雪芹的人物创作初衷。

结论:按照曹雪芹的初衷,林红玉和贾芸最终结为夫妇,并在贾家败落、宝玉和凤姐落难时,不顾自身安危前去狱神庙探望和救助,展现了难得的侠义精神。

他们是书中少数获得相对圆满结局(指感情和人格上)的角色。而我们通常看到的120回本中贾芸变成“奸兄”的情节,是高鹗的续写,并非曹雪芹本意。

相关知识

红楼梦:宝玉病好了以后,林红玉为何在怡红院遭到排挤?
红楼梦:贾芸让坠儿帮忙私下传递手帕,难道他不怕被发现吗?
红楼梦:宝玉身边的大丫头为何防着林红玉?
红楼梦:林红玉真想攀高枝吗?宝钗为啥忌惮她
隐藏在《红楼梦》中侠义之士,居然是贾宝玉的义子贾芸
红楼梦:贾宝玉为何不安排林红玉在身边伺候?
红楼梦:王熙凤不认识林红玉是作者笔误吗?
贾芸的求职之路有多难?
红楼梦:贾芸的亲舅舅为何还不如邻居倪二热心肠?
植树节,跟贾芸种下一棵发财树

网址: 林红玉和贾芸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21895.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