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入声景:武玮音乐世界探微”线上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5年9月7日下午,由广州·南湖南艺术家夏宫主办的“潜入声景:武玮音乐世界探微”线上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通过平台直播,吸引了众多音乐学者、创作者、学生及音乐爱好者线上参与。

武玮是集词、曲、唱、表演与演奏于一身的独立艺术家,研讨会自14:30开始,九位来自作曲、音乐学、音乐批评、语言学等领域的年轻学者,从武玮近年来创作的《武玮第一交响曲》(又名《日出地交响曲》)、《武玮第二交响曲》(又名《颂交响曲》)和《武玮第三交响曲》(又名《玉的献辞交响曲》)等作品入手,分析其音乐语言中的叙事结构、声乐作品的传统因素,以及她如何通过声音构建跨越传统与现代的美学对话。

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刘佳玲表示:“音乐所传递的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甚至‘弦外之象’,意象始终是中国艺术创作者的追求,武玮也不例外,而《日出地交响曲》即是一部集‘象之作’。”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美学专业的商怀雨说:“在《武玮第三交响曲》中,音乐超越了单纯的技艺堆叠,而是一种向原初之美的回归。作品在声响的回荡间,让人得以触及生命与宇宙最初的光与息。”

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王之易说:“武玮的《第二交响曲》堪称‘硬币落地时的那声脆响’,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她的叙事主题相融合。”

广西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甘辛认为:“武玮的作品中蕴含着一种生命不屈的力量,一种勇气,一种无畏的尝试。”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的何雨轩深入分析了《武玮第二交响曲》,指出作品实现了“人物化”的叙事转化——不同于西方浪漫主义交响曲所强调的“自我—世界”的线性史诗叙事,武玮的写作更接近对话式与仪式化的结构。她让乐章之间的承接如舞台场景转换,让动机的推进仿佛人物的出场、冲突与升华。

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博士石乙婷以《女唱师》中的《诸葛亮》为例,表示在《女唱师》的整张专辑里,切实感受到了作曲家对于回归“声音”本身的探索,正如武玮自己所说:“音乐不管用多少技法,都是为了呈现本来。”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美学博士方迪认为,武玮不标榜“跨界”,却在作曲、演奏、剧场、影像之间自由迁徙,歌者与听者互为田野,互为证人。

社区图书管理员王学玮以音乐爱好者的视角分享了初次接触武玮音乐的感受。她说:“武玮的音乐里,有一种俄国学派特有的厚重与肃穆,结构严密、气象恢宏。她音乐中那种轻微的疏离,并非远离人间,而是尝试接近某种更本质的存在。”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皮博迪音乐学院作曲、录音艺术与科学双专业的刘与珩认为:“武玮的音乐是谦卑的,她的三部交响曲其立场都是极为谦卑的。叙述他人的故事、赞颂美好,在这一过程中,‘自我’已然完全消融。同时,她也是骄傲的。她的骄傲性也在其中展露无遗——大胆且一以贯之的音响效果、高度具象化的标题,以及构成她创作脉络的、堪称庞大的、与最宏观的‘万事万物’直接相连的主题。”

文丨记者 艾修煜

图丨主办方

相关知识

青年作曲家武玮以玉为题,创作第三交响曲
《武玮第三交响曲》:一道摇滚乐才能诞生的风景
为玉写交响曲,“80后”作曲家武玮出版《第三交响曲》
安庆将举办黄梅戏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70余位作家学者在港研讨香港文学与世界华文文学发展愿景
武歆长篇小说《赶路》分享会成功举办
“月满武侯,诗韵中秋”2023年武侯区中秋诗会成功举办
《莫不中音》杨刚个展开幕暨学术研讨会举办
濮阳市职工迎新春交响音乐会成功举办
“老舍的文学世界暨第九届老舍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济南举办

网址: “潜入声景:武玮音乐世界探微”线上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26521.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