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最知礼,为何竟说“亲戚们好,也不必死住着”的话?

在《红楼梦》这部经典作品中,探春那句亲戚们好,也不必死住着的直言不讳,道出了一个深刻的处世之道。若非被逼到忍无可忍的地步,以探春素日的教养和分寸感,断不会如此直白地表达。这句话背后,折射出大观园中微妙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智慧。

宝钗决意搬离大观园,直接导火索便是前夜那场闹得沸沸扬扬的抄检事件。这场声势浩大的内部搜查,正如探春所言,简直是在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这种自曝家丑的行为,对园中姑娘们的清誉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宝钗向来注重名节,面对这种有损声誉的处境,选择抽身而退实属明智之举。她当初寄居贾府,本就是看重这个贵族之家的体面与资源,如今这个平台不仅失去价值,反而成了是非之地,继续滞留岂非自取其辱?

宝钗的离去不仅合情合理,更是势在必行。若她仍执意留下,反倒会令人费解。其实不仅宝钗应当离开,但凡有其他选择的姑娘都该如此。只可惜迎春、探春、惜春本就是贾府千金,黛玉父母双亡无处可去,湘云的叔父又远在他乡为官,她们都身不由己地困在这日渐衰败的府邸中。这个道理,在场众人心知肚明。因此当宝钗提出辞行时,才会出现李纨听说,只看着尤氏笑。尤氏也只看着李纨笑这般尴尬的场景,连最基本的客套挽留都难以启齿。

在《红楼梦》描绘的贵族社交礼仪中,即便明知对方去意已决,表面上的客套话仍是必不可少的。这种虚与委蛇的应酬在贾府可谓司空见惯。譬如黛玉拜见贾赦时,邢夫人明知她要陪贾母用膳,却仍要苦留吃了晚饭去;又如宁国府祭祖后,尤氏明知贾母等人要回荣府,却仍要假意挽留:已经预备下老太太的晚饭,每年都不肯赏些体面,用过晚饭过去,甚至还要故作吃醋地补上一句果然我们就不济凤丫头不成?

这种虚礼不仅适用于挽留他人,自己辞行时也要故作不舍:贾母用膳时,王夫人带着凤姐等人侍奉,待贾母示意她们退下后,王夫人明明已经起身,却还要说了两句闲话才肯离去;贾珍委托凤姐协理宁国府时,明知她公务繁忙,却仍要又说了一回闲话才肯告退。对比这些虚与委蛇的客套,再看宝钗辞行时李纨、尤氏那种欲言又止的窘态,既不能真诚挽留,又违背了平日的礼仪规范,着实令人如坐针毡。

在这种进退维谷的尴尬时刻,往往需要一个果敢之人来打破僵局。而探春,正是那个敢于直面现实、打破虚伪的勇者。她的直率不仅解了围,更道出了众人心照不宣的真相,展现出超越常人的胆识与智慧。

相关知识

探春最知礼,为何竟说“亲戚们好,也不必死住着”的话?
抄检大观园,探春说的一个字里饱含深意,怪不得宝钗要搬出去住
红楼梦:随分从时的薛宝钗,为何抢了探春的功劳?
红楼梦:探春管家堵漏洞,宝钗拆墙作妖忙,一通嘚瑟得罪三姑娘
红楼梦:同是赵姨娘所出,为何探春霸气掌权,贾环却唯唯诺诺?
红楼梦:为何贾探春冷不丁的就要赶走薛宝钗?她给的理由很给力
宝钗、黛玉、探春三人,谁的管事能力更强?王熙凤的话说明一切
《红楼梦》探春:最顶级的情商,是拎得清
探春远嫁为何让人如此伤感?脂砚斋留下的这句批语戳中了泪点!
红楼梦:王夫人疼探春?别闹了,探春远嫁,就是她一手促成的

网址: 探春最知礼,为何竟说“亲戚们好,也不必死住着”的话?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2659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