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作者写娇杏这个丫头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刻画娇杏这个看似次要的角色,实则蕴含了深意。她的故事虽着墨不多,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整部作品的一些核心主题。

娇杏的命运,常被概括为“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这“一着错”,指的是她作为丫鬟,不合当时礼教地回头多看了贾雨村两眼。这偶然的“错误”,却让她命运逆转,从婢女成为官太太。她的名字“娇杏”谐音“侥幸”,暗示其命运转变的偶然和意外。

1、命运无常的鲜明对照

娇杏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与甄英莲(香菱)形成强烈对比。

娇杏:原是甄家丫鬟,却“命运两济”,因偶然机遇成为人上人。

英莲:本是甄家小姐,却被诩为“有命无运”,遭拐卖后沦为人妾,命运悲苦。

这种主仆命运颠倒的设定,凸显了世事难料、人生无常,也寄托了作者对自身家族剧变的感慨。

2、对礼教的讽刺与反思

娇杏因“非礼勿视”的“越轨”行为(回头看了贾雨村)反而获福,这本身就是对封建礼教虚伪性的一种尖锐嘲讽。它暗示,在那个时代,恪守礼教未必有好结果,而偶然的“差错”却可能带来转机,这无疑是对僵化道德观的一种质疑。

3、全书主题的隐喻与预示

娇杏的故事位于全书开端,有其结构上的意义:

预示作用:她的“侥幸”暗示贾府一时的繁华亦如侥幸,而“偶因一着错”也可能隐喻大家族中某些看似不经意的行为,最终导致“一局输赢料不真”的衰败。

“真”与“假”的辩证:娇杏从“甄”(真)家到“贾”(假)家的命运转变,也微妙地呼应了“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哲学思考。

4、超越“侥幸”的思考

虽然娇杏的命运转折极具偶然性,但她自身并非全无特质。她能看出贾雨村“必非久困之人”,说明她有一定观察力和判断力。她后来能在贾雨村身边立足并扶正,或许也需懂得周旋。因此,她的“好命”未必全系于“侥幸”。

然而,重要的是,娇杏的“幸运”是依附于贾雨村的。而贾雨村是典型的“奸雄”,其官场钻营最终难免“锁枷扛”的结局。娇杏的“幸福”能否长久,同样令人存疑,这或许暗示了这种“侥幸”的短暂与虚幻。

总结:曹雪芹写娇杏,目的多元而深刻。

构成对比:以她与英莲的命运反差,凸显世事无常与命运弄人。

讽刺礼教:通过其因“错”得福,揭示封建礼教的荒谬与虚伪。

隐喻预示:其个人“侥幸”折射大家族兴衰无常,为全书定下悲凉基调。

引发思考:启发读者思考命运中的偶然与必然,以及表面荣华下的潜在危机。

娇杏这个小人物,犹如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虽小,却能在《红楼梦》的宏大画卷中激起层层涟漪,引发读者对命运、社会和人性的悠长思考。

相关知识

《红楼梦》贾雨村娶丫鬟娇杏是不计尊卑而重情重义?一解夙愿罢了
算算《红楼梦》丫头们的工资,你就能发现这部巨作的写作时间
红楼梦不愧是禁书,第一回就隐写雍正弑君篡位,贾雨村道出玄机!
被贾雨村看上的娇杏,是低配版的元春
作者写王熙凤贾宝玉逢五鬼那一回,目的是什么?
英莲和娇杏的命运,为什么会完全相反?
红楼梦:宝玉身边的大丫头为何防着林红玉?
《红楼梦》后四十回,为什么读起来不舒服?是作者没有写完整吗?
四大名著:《红楼梦》平儿是什么身份?王熙凤死后,她能被扶正?
红楼梦:贾芸让坠儿帮忙私下传递手帕,难道他不怕被发现吗?

网址: 红楼梦:作者写娇杏这个丫头的目的是什么?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27736.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