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书|《感知·理知·自我认知》

原标题:每日一书|《感知·理知·自我认知》

《感知·理知·自我认知》

作者:陈嘉映

版本:理想国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2年1月

推荐语

“认识你自己”,是古希腊德尔斐的神谕,也构成了历代哲学关注的最根本命题之一。时至今日,谈及哲学之于普通人的意义,“知”的问题依然绕不过去。我们常常认为,认识自我和认识世界是一个“用眼睛看”的过程。哲学家陈嘉映则试图用一种生动新颖的方式带我们重新理解“认识”:不要用眼睛“看”,而要用手“触摸”。人类的“知”更应是触觉式的,我们和认知对象并不像“看”的过程那样完全分离,就像我们触摸螺丝刀时,会同时感知到自己的手和螺丝刀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在认识自我的时候也在构造着自我,我们在认识世界的时候也在与世界相互影响。在感知、理知、自我认知的道路上,我们并不是孤立的。

这本书所聚焦的这个主要问题并不仅仅具有认识论的意义,还有着重要的伦理价值。既然我们无法用一种超然世外的静观来完成认知,那么用认知和紧接而来的行动来介入世界便成为必要。在一个政治性抑郁蔓延、社会和自然风险频仍的时代,这是一份哲学沉思给予生活的信念。同样,对于哲学来说,它也绝不应仅仅成为纯粹抽象如密码一般的概念游戏,人们也必须在具体的生活经验中理解哲学的道理。从此前的《哲学·科学·常识》《说理》《何为良好生活》到这本《感知·理知·自我认知》,我们也能看出陈嘉映为让哲学和日常生活建立联系所作出的探索与努力。

作者/刘亚光

编辑/走走

校对/赵琳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认知是提升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
每日影视推荐
阻止你成长的,不是社会现实,而是认知闭环
认知层次越低的人,越喜欢“抬杠”
读书,是性价比最高的自我投资
经历的事情多了,人反而更容易感知美好!
年轻人焦虑、迷失自我,根本原因是什么?心理学浅析同一性扩散
人际关系的大多数烦恼都是因为缺乏“自我界限”
每日一问 我的闺蜜什么时候出道
男人被富婆包养,每日盼着对方死亡

网址: 每日一书|《感知·理知·自我认知》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2885.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