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一首“马屁诗”,仅有28个字,竟夸出了千言万语的效果!
清朝末年,著名诗人龚自珍曾写过一首出人意料的应酬诗。这首诗原本只是为答谢一位知县的盛情款待,却阴差阳错地成为了流传后世的经典名篇。令人称奇的是,这首看似充满溢美之词的作品,最终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世人的喜爱,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提起龚自珍,这位晚清文坛的璀璨明星,至今仍被无数读者铭记。许多人在学生时代就通过语文课本接触过他的诗作,特别是那首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千古名句,更是深深烙印在人们心中。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大诗人的人生经历同样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
龚自珍出身于一个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这个家族不仅以诗书传家,更拥有当时首屈一指的藏书楼。他的祖父是位才华横溢的学者,年少得志,进士及第后仕途顺遂,曾先后在内阁和军机处担任要职。祖父的两位兄弟也都是学富五车的官员。龚自珍的父亲同样学识渊博,考取进士后历任内阁中书、知府、按察使等职。更令人惊叹的是,他的母亲段驯也是位才女,留下不少文学作品。而他的外祖父段玉裁,更是清代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在这样的家学渊源下,龚自珍本应继承两大家族的文脉,成为一代文豪。
在如此显赫的家世背景下,龚自珍自幼就对自己严格要求。从咿呀学语开始,母亲就悉心教导,而他也不负众望,展现出惊人的学习天赋。家中丰富的藏书为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每天他都要研读上万字的典籍。在这种熏陶下,他四岁就能识字,六岁开始读经史,八岁涉猎四书,十二岁已能作诗写赋。在家族长辈的共同培养下,龚自珍不仅精通传统典籍,还广泛涉猎医学、金石学、目录学等冷门学科。
十三岁时,龚自珍就以一篇《辩知觉》惊艳文坛,其独到见解让不少人误以为是外祖父代笔。两年后,他出版个人诗集,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才华。
然而,这位文学天才的仕途却充满坎坷。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位书香世家的子弟,竟在乡试中屡战屡败。十八岁首次应试便名落孙山,三年后再战依然失利,期间还遭遇丧妻之痛。在护送妻子灵柩返乡途中,他写下的悼亡诗作引发文坛热议。祸不单行,不久后他最敬爱的祖父也撒手人寰。
但龚自珍并未被击垮。经过八年苦读,他第三次参加乡试终于中举。然而这个迟来的功名并未给他带来喜悦——曾经的神童直到二十六岁才中举,这让他倍感羞愧。更糟的是,次年的会试他又一次落第。
对此结果,旁人并不意外。因为在科举时代,除了才学,书法也是重要评判标准。可惜龚自珍的字迹始终潦草难辨,虽经多位书法名家指点,仍无长进。奇怪的是,他的父辈都是书法高手,唯独他在这方面始终不得要领。
尽管如此,朝廷还是赏识他的文才,破例授予内阁中书一职。凭借过人才智,他很快赢得同僚敬重。但由于仅有举人功名,他的仕途始终难有突破。
随着岁月流逝,龚自珍逐渐淡泊功名,寄情诗词。他仍心系家国,创作了大量忧国忧民的诗篇。闲暇时则游历名川大山,结交文人雅士。在一次游历中,他受到某知县热情款待,遂作《投宋于庭翔凤》致谢。诗中用三山五岳的主人等夸张比喻赞美对方,万人一握手、衣袖三年香等句更将诗意推向极致。这首被戏称为马屁诗的作品,实则展现了诗人将日常应酬升华为艺术创作的独特才能。
虽然诗中奉承之意明显,但它确实体现了龚自珍在艺术表现上的独到之处,成为其创作生涯中一个耐人寻味的注脚。
相关知识
清朝的一首“马屁诗”,仅有28个字,竟夸出了千言万语的效果!
什么是拍马屁的最高境界?一首马屁诗竟流传千古,说出来谁都知道
高僧遭遇妙龄女子挑逗,他淡定吟出一首诗表心迹,竟成千古名作
杜甫诗为何被称为“诗史”?此七绝完美诠释,28个字道尽悲欢离合
李白被迫写下的一首诗,为追捧杨贵妃,最后两句却流传千古
“大文豪”苏轼用一首诗讽刺诸葛亮,全诗仅短短20个字,却入木三分,一针见血
李白写了一首诗,虽然只有28个字,却让一小县令千古留名
国外小哥用斧子砍矿泉水瓶,竟砍出了这样的效果
这首诗被誉为唐诗七绝珍品,开篇7个字就惊艳世人,诗魔名不虚传
此人被称为文盲皇帝,一生仅写了一首23个字的诗,却名垂千古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9039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4101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527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426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440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535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545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847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830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