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舞“焕新”:舞姿千年魂未改 传承世代相续

中新网甘肃敦煌9月22日电 (闫姣 田鹏鹤)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连日来在敦煌夜市的街头,身着舞蹈服的演员载歌载舞,为中外游客带来原汁原味的敦煌舞。从壁画中“复活”的敦煌舞,正通过艺术与科技“焕新”,在一代代传承者的演绎中走向世界舞台。

连日来,敦煌舞在敦煌夜市街头上演。甘肃省文旅厅供图

“当灯光亮起,我身着复原唐代舞衣,指尖模仿壁画中‘反弹琵琶’的弧度,忽然有了与千年前舞伎对话的错觉。”中国经典敦煌舞剧《丝路花雨》第22位“英娘”扮演者胡玉婷在敦煌说,敦煌舞不是简单模仿,而是要揣摩舞伎眼神里的故事、肢体里的情感。

创排于1979年的《丝路花雨》,首次将莫高窟壁画转化为动态舞蹈语言,开创“敦煌舞派”。46年来,这部“活的敦煌壁画”出访4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超4000场,观众近550万人次。

近日,2025新版《丝路花雨》相继在兰州市、敦煌市完成焕新演出。第24位“英娘”扮演者周虹此前接受采访时称,新版更贴合1979年的版本,在舞姿、神态等方面带来不同感触,“作为新生代演员,我希望从各版本中汲取精华,让经典常演常新。”

敦煌舞的创新远不止于此。“今年5月推出了VR版《丝路花雨》,计划从5分钟短剧拓展为40分钟VR电影,拟投入电影院线。”据甘肃演艺集团歌舞剧院副院长王琼介绍,数字版《丝路花雨》已获多家科技企业青睐,未来将坚持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发展路线。

9月20日,2025新版《丝路花雨》在敦煌上演。甘肃省文旅厅供图

与此同时,在敦煌建设的舞蹈主题小镇,让中外游客不仅能观看演出,还能体验服饰、学跳敦煌舞,使文化传播更加亲切、多元。

如今,敦煌舞已成为活的文化桥梁。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通过与国际知名艺术团体合作、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举办舞蹈工作坊等方式,敦煌舞既激活传统,也连接当代。

提及如何诠释敦煌精神的“交融之美”,中央芭蕾舞团原团长冯英表示,芭蕾舞剧《敦煌》的成功,印证了人类共通主题作品的文化影响力,“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会被共同感染、落泪、喝彩,因为他们感受到了人性本质共通地对执着、无私、坚守品质的爱与赞美。”

相关知识

敦煌舞“走出”千年壁画
敦煌舞“触网”新生 千年壁画“云端”复活
敦煌舞传承人史敏:照亮敦煌文化探索之路
敦煌剪纸:纸上飞天 传承千年
数字藏品助力文化传承,古老敦煌焕发新生机
闲舞人剧场《莲花》:在舞蹈中复活敦煌壁画
遇见千年敦煌,互通传承匠心 TATA木门联合敦煌画院开门见美
“活的敦煌壁画”西安上演!
年轻舞姿跳“活”敦煌壁画(文化中国行)
少年画笔描绘千年敦煌,62件敦煌主题美术作品亮相中国美术馆

网址: 敦煌舞“焕新”:舞姿千年魂未改 传承世代相续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31112.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