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价值阐释与交流互鉴”专业沙龙成功举办
2025北京文化论坛|彩塑壁画碰撞数字技术文化遗产对话世界文明——“文化遗产价值阐释与交流互鉴”专业沙龙于徐悲鸿纪念馆成功举办
主题为“文化遗产价值阐释与交流互鉴”的北京文化论坛“保护传承: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平行论坛专业沙龙,今日在徐悲鸿纪念馆成功举办。本场沙龙由北京市文物局承办,徐悲鸿纪念馆协办,共开展两场沙龙对话,汇集来自国内外文博专家学者、策展人、媒体近百人。
本场专业沙龙对话设上、下半场。上半场对话聚焦“彩塑壁画的数字化阐释与展示”,由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主持。对话嘉宾为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志荣、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院长路易、法海寺壁画艺术馆策展人、原馆长刘晓波。对话嘉宾通过对法海寺、佛光寺、永乐宫等多个彩塑壁画在近年的数字赋能案例,探讨文化遗产数字化链接的方向与途径。
主题为“彩塑壁画的数字化阐释与展示”的专业沙龙对话上半场
主题为“文化遗产对话世界文明”的专业沙龙对话下半场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志荣,以《佛光寺东大殿彩塑壁画的数字化阐释与展示实践》为题分享山西省佛光寺数字化案例,突出和强调了工作组织中需要坚持数字化的原真性、专业性与跨界合作的重要性。
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院长路易带来题为《数字赋能文化遗产:让千年瑰宝“活”在当下“值”在长远》的发言,指出山西省在双林寺、佛光寺、云冈石窟等在数字化保护工程方面的成绩,也提出目前的基层困境与行业难题。他认为“我们应该探索文化遗产价值‘长效转化’,让数字资源能够真正服务于文物保护实践。”
法海寺壁画艺术馆策展人、原馆长刘晓波的发言《数字赋能文化遗产——法海寺壁画艺术馆》,从策展人的角度,分享了数字赋能文化遗产的经验。他强调,我们应该面向观众、深挖文化价值、正确运用技术。机械装置也好、数字化也好,都只是技术,展览的核心还是展陈思路,而数字化的核心是要如何解读和阐述文化遗产。
在23日即将到来的平行论坛中,就这一专题,敦煌研究院副院长俞天秀将围绕“数字敦煌”建设展开更为深入的讨论,彩塑壁画的数字化阐释话题将进一步延伸和探讨。
下半场对话聚焦“文化遗产对话世界文明”,由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原馆长许杰主持,对话嘉宾为泰国文化部艺术司国家博物馆总馆长妮塔娅·格诺蒙坤、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境外专家学者皮德罗、天津文物博物馆学会理事长陈卓、广东省美术馆馆长王绍强、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展览处处长罗利君。古老而富有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开展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对话嘉宾就如何通过文化遗产链接世界开展讨论。
泰国文化部艺术司国家博物馆总馆长妮塔娅·格诺蒙坤的发言以《曼谷国家博物馆“泰国早期国家历史与古代海上贸易航线”特展》为题,分享曼谷国家博物馆及泰国文化遗产的情况。她重点介绍了展览中“早期国家时期”和相关展品的例证,认为这一时期的历史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紧密相关。泰国文化遗产是本土传统与世界各大文明长期融合的结果,并根据不同时代与地域的特点,进行了富有思考的本土化改造,有着深刻的文明互鉴意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专家学者皮德罗的发言以《清漪园雕像的初步观察——对欧洲收藏中国艺术品的初步研究》为题,分享其在欧洲和在中国各个博物馆进行的“琉璃釉陶塑雕像”研究问题,这些问题在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支持下,有了新的进展。他认为:数字化的加入成为了现存文物研究的关键工具。目前中国在环境数字复原上的投入较大,如果未来开展原址的虚拟重建,可以重新发现中国失落的文化遗产。
天津文物博物馆学会理事长陈卓的发言题目是《文化艺术交流促进文明对话——以徐悲鸿及其时代为视角》,他提出,博物馆是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与对话平台,构建未来艺术对话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时博物馆可以起到的“先锋作用”。要让每一次展览、每一次研究合作、每一次人员互动,都成为构建相互理解、尊重、共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块基石。
广东省美术馆馆长王绍强在题为《面向未来的美术馆:数字化时代的藏品活化、修复管理与AI路径》的发言中,对美术馆数字化发展的协同路径、藏品数字化管理与策展运用方面,以丰富的案例说明了美术馆如何运用数字化技术开展重塑文化体验的工作,并分享了广东美术馆致力于建构国际化的资源共享和互动平台的探索和努力。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展览处处长罗利君的发言题目是《让文物展览架起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桥梁》,她以中法文化旅游年重点合作项目“中国·唐——一个多元开放的朝代(7至10世纪)”说起,从项目缘起、展览筹备、策展理念、展览亮点、细节设计等各方面展示了展览的情况,提供了一个“展览”为基,开展中法人文交流的生动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沙龙嘉宾中,有60位来自北京地区策展人培训班的策展人学员。学员代表表示:通过参加北京文化论坛专业沙龙,直接听取国内外专家的一线实践观点,并有机会同他们面对面学习交流,对“数字化”与文化遗产的关系理解更加深入了,也对自己今后的文化遗产策展工作以及提升文明互鉴的国际视野亦有很大的帮助。
文化遗产的价值在当代社会有着更为丰富与广泛的意义,如何阐释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课题,也是世界文化交流的一部分。本场专业沙龙中,国内外十余位业内专家学者就“彩塑壁画的数字化阐释与展示”“文化遗产对话世界文明”两个话题开展角度多样、案例丰富的分享和讨论,开展了一场思想碰撞及学术交流的盛会。
来源:北京文博
相关知识
2023北京文化论坛开幕 打造文明交流互鉴传播平台
文明交流互鉴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榆林·陕北民歌展暨国际非遗交流互鉴活动在北京举办
从事实判断来看,是“误读”,文明交流互鉴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山东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聚焦交融互鉴,新时代校园戏剧国际研讨会在京举办
用音乐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聚焦“交融互鉴”,新时代校园戏剧国际研讨会举办
从“我”到“我们”,文化创新推动交流互鉴
经典跨越国界 文明交流互鉴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904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410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53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431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445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540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550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851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836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