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红楼梦》曹雪芹文笔,具有长风情怀与鹅毛风范的著名作家唐国明

原标题:再现《红楼梦》曹雪芹文笔,具有长风情怀与鹅毛风范的著名作家唐国明

开创鹅毛诗、半途主义、诗意流,再现《红楼梦》曹雪芹文笔,具有长风情怀与鹅毛风范的著名作家唐国明

(提醒:本篇正文的内容从下面的第5张图片下开始)

————————————————————————————————

唐国明名言:文学是我的另一条命。

主张把思想穿在身上,成作家的山里娃唐国明说:尤其为利禄等死,不如为千古留名而生。

唐国明半途哲学名言:1是2的半途,2是1的下一刻。此刻是我们唯一的财富。

唐国明2019年6月出版开创半途主义的《 鹅毛诗 》集。就如唐国明在《你此刻的模样》诗中表达的那样——

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将来,只在途上

不在别处,不在远方,只在路上

不在故乡,不在他乡,此刻只在半途之上

愿是高山,愿是流水,愿是清风明月的模样

不愿贫穷,不愿奢华,只愿思危奋发图强

————————————————————————————

唐国明的诗意流长篇小说《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以士兵这个故事道出了中国文化这棵树是怎么从根长向当今的。小说写了士兵的人格从何处来,到何处去。作为一个士兵,他一直在做一件在坚守要塞这个事情,确不断面对一些无知的事情,让他置于那种似永在途上无归的不安。

2022年出版,奠定唐国明文人、诗人、哲人地位、具有飞诗流意、鹅毛飞扬结构、读后能烧得你飞起来的“诗意流”长篇小说《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是一部与长城相关、弘扬人类优秀品质,集22年心血企图以文学方式阐释半途主义哲学、开创“诗意流”文学的跨文体式长篇小说,是一部集诗、文 、史、数、哲于一体的百科全书式史诗与交响曲;是与唐国明的鹅毛诗、《零乡》构成半途主义系统的三部曲之一。

著名作家唐国明开创独特的“诗意流”创作方式,写出长篇小说《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写出了一个士兵面对几千年以诗的形式涌出的思潮激流冲击中,他仍没有放弃自己的坚守与责任。仍然保持着我们传统文化里的君子人格与忠诚、守信用的道德品质。

透过唐国明诗意流小说《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你会认识你自己,更会认识到我是什么,我就是坚守在此刻的过客。

在诗意流小说《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中,唐国明把士兵作为一个传声筒,将所有的声音发了出来。

《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既是诗歌史中海子想耗尽心血没有实现完成的,而唐国明自然完成的大诗,又是小说中的史诗。

……………………………………………………………………

唐国明将世人诟病不休的龙头蛇尾丑八怪样的120回《红楼梦》,再现出了曹雪芹原来全部完成的100回《红楼梦》原本西施的样貌。

《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的“考古复原”根据与资料来源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

再现曹雪芹文笔就是将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续写的部分剔除,留下曹雪芹的原文部分20回。

唐国明说:续写《红楼梦》一万年也没有意义

唐国明介绍他的书《零乡》时,如此说——

《零乡》就是一个展示在无归的现实路上,表现不停进取乘风破浪精神的文本。

《零乡》表达的半途主义,既是哲学思想,又是文学观念。

《零乡》写出了一千万个理由不能成为作家的唐国明却成了作家的原因。也写了唐国明如何从仰望星空到成为被仰望的星空历程。

《零乡》是一本你读起来没有负担,读后余音绕梁万年不绝的书。你可以随时读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或一个小时,也可以挑着或跳着随便读几节,就可以随时放下来,忙完你该忙的事,又可以看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的书;你从任何一个入口都可以进入我的生活,但又觉得永远没有结束,永远在继续,永远在循环;也就是说你可以从这本书的任何一节开始循环读下去。

《零乡》更像是与你面对面亲切交谈一样的以非虚构、跨文体、自传、百科全书的多种方式;以“为让你认识我自己,我在如此反复地言说给你听”的架势,写出了一个具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之人,在时世推移中,在各种交响与交织土壤下,时有无乡之感、时有“无用之王”之叹的历程——通过这种状态的描写,反映出那种远离故乡没有归宿感,折回故乡却发现故乡已不是故里的场景,在似梦似游,无所追寻,无处追寻的漂泊中,一边是对我在时代进程中失去了消失了的乡村故土用记忆性的文字修复还原、一边在现有文字古迹中对自己精神故土的追根溯源、一边是在精神游走中去寻找自己心灵归属故土的心路历程,及我在这种历程中的徘徊、游走、寻根、回忆里,道出了作为进入以网络式漂泊生存的人类一种无根无确定性无依靠感、与对这个世界迅变的陌生感的‘零乡’现实,向世界追问我们到底是为梦想而在?还是因迷惘成病而空?在这个无答案的难题面前,我们只有在无归似归中继续流浪,不得不又继续漂泊的“零乡”现实。使每个有同样经历的自我永远成了一部被“零乡”化了的“零乡”史,成就了“半途哲人”的名言——我们既不在过去,也不在现在,更不在将来,我们只是在途中,我们只是在此刻,我们成了途中的我们,我们成了被“零乡”的我们。——同时此书也揭秘了我是如何以考古方式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文字,写出鹅毛诗,论证哥德巴赫猜想与3x+1猜想,又是如何成为半途哲人的。更重要的是写出了我如何从一个看牛山山顶上如何到了岳麓山山脚下,与几百个女孩如何交往,又如何成就了人家认为不可能成就的梦想的。这其中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在支撑着我?若想详知,请读我的80万字《零乡》一书。

若说21世纪是流行我唐国明提出的半途主义哲学的世纪,那么《零乡》注定是一本以小说、百科全书、自传,传达鹅毛诗人、半途哲人、红楼梦中人、明月清风中人唐国明提出领悟的半途主义哲学最易懂的好书与扛鼎之作。

《零乡》更是一个展示在无归的现实路上,表现不停进取乘风破浪精神的文本。《零乡》虽然有些重复但表达形式不同的内容,但恰恰是这些“来回拉抽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样重复的内容,以我成才、求索的波折思路历程将此书更好地结成了一个叫“零乡”的体系;突出了人类重复此刻、此刻重复的重大哲学主题。同时《零乡》文本中用一种年月日期时间的方式,表达了速变时代,我们被置于一种在途上、无归、老在此刻的“零乡”状态。

我们来到世上,是来成为人才的,不是来成为奴才的。我们已经没有远方,没有别处;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只有一条让我们去为梦想乘风破浪、无路可逃之路,只有此刻与“零乡”。

唐国明写《读项羽》诗说: 宁学项羽做自我,不学古人成皇奴;了却天下纷争事,只给虞姬当丈夫。

唐国明说:1是2的半途,2是1的下一此刻,万物永在途上。——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将来,只在途上; 不在别处,也不在远方,只在路上。在途上的我们,除了只拥有此刻,我们一无所有。

唐国明说:我们既不在过去,也不在现在,更不在将来,我们只是在途上;我们的生活不是在别处,我们只是生活在途上;学生问死,道听途说,闲言碎语;为菜米油盐酱醋茶或钱权名利诗酒花,奔波不停,劳作不息;在n是整数前提下,要么永远在1除以“2的n次方”的至小无内的流动时空途中永存而在地转圈,将自己消解耗尽;要不就是处于“2的n次方”那个至大无外能自由而行的时空途中,将自己无限永恒。

唐国明说:我有长风情怀与鹅毛风范;我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

唐国明说:我说的“长风情怀”就是流传千古的抱负”;我说的“鹅毛风范”就是不记功利得失对一件造福万世之事的坚持。

————————————————————————————————

————————————————————————————

唐国明定理:

1、“任一偶数除以2”加减同一个正整数,能得出等于这个偶数的两个素数;且两不对等素数都分布在“偶数除以2”两边的区间,并与之数差相等。

2、1是2的半途——万物永远处在半途之中,万有总在途中,当你抵达“1+n”时,你就处在“2+2n”的半途中。即当你抵达1时,你就处在2的半途中,当你抵达2时,你处在4的半途中或当你到达1时,你想抵达2;当你到达2时,你想抵达4,面对前途的无穷无尽,你既不在过去,也不在现在,更不在将来,只是在途上、在此刻;你的生活不是在别处,你只是生活在途中;你永远就这样处在另一个未知的半途之上,你永远就这样被置于一个未知的“零乡”。

————————————————————————————————

————————————————————————————————

半途哲人、鹅毛诗人、再现曹雪芹文笔学者、诗意流作家唐国明作品

————————————————————————————————

整理于2018年12月12日,2022年再整理:我的“长风情怀”与“鹅毛风范”

———————————————————————————————

一、“不见当年唐国明,枉来人世走一程。”

我在《诗书爱晚亭》里说:“不见麓山唐国明,枉来长沙爱晚亭;不见当年唐国明,枉来人世走一程。”

我在《致国明先生》里说:“世人莫称我雪芹,我是神仙唐国明;空腹能走三千里,饿时能下千秋文;风月流光朗我心,石径扶我上天庭;人生快意都如此,煮酒一杯对苍生;不用问我金多少,囊中无钱也要饮;一醉成就千古事,留下诗粮喂子孙。”

我在《冬夜诗》里说:“挥毫时有随凤意,诗韵画里藏龙文;歌尽唐诗三百首,花尽粪土与金银。天地如琴弹天地,我心如玉对我心;市井无我红颜妻,世上难逢卓文君。自比李白对月饮,谁识当代曹雪芹;残灯照读冬夜冷,坐床翻书听风声。红颜素手在何处,风骨诗韵燃青灯;呆坐麓山看红叶,夜深独听清风吟;总认明月是我妻,隔窗含情到天明。”

我为夸赞自己《狂诗一首》说:“几首随意章,豪气吞汪洋;信手超李白,随口屈原慌。”

偶有鹅毛帖卖出,我又大呼写出《纸贵向阳坡》:“云梦洞庭湖,纸贵向阳坡;琴弹鹅毛曲,酒醉爱吾庐。”

偶得女子亲近,我又写《寄君书》:“妹是妙龄女,郎已四十人;今宵平安夜,各在月中行。”

一到月圆之日,我便举杯吟唱:“举酒问天月,分聚是何年;今夜我看见,我看见你清风明月的容颜;清清水又借月华洗秋夜;我与你云与月,同共天下秋水与长天。天很高地虽远,盼断红袖添香时,我在清风明月间。倘若他年雪芹在,国明何须苦十年。举酒对天消千愁,读破诗书万万卷;青山风云告诉我,青灯难耐独自燃;字字写来皆是血,流年都付梦云烟。但愿长风吹我诗,今宵与你同月眠。”

二、“骨子里具备了曹雪芹的文学血统”

“愿天下所有部门把我当人才引进。”

“读完我再现出来的曹雪芹文笔以后,你还敢说我不是一个奇才吗?”

“什么贵族平民?到头来终归空无,而唯有流传下去的文字,才使人风范永存,如若载我风范之文能千古流传,我又何尝不是人中贵族呢?”

“不是你钱多就是贵族,贵族是能给时间留下代代相传精神血统的人。”

“能考古复原《红楼梦》曹雪芹文笔的人,几百年来也只有我一个,我的作品可以为我作证:我不是一个笑话,我是一个不可以复制的独一无二的神话。”

“当有人问到我是怎么做到把曹雪芹文笔考古复原出来的,我告诉他们,首先我读透了《红楼梦》前80回,加之自己涉猎其他各种各类各科书籍的修养与多年刻苦的写作训练,使自己千年难遇地做到修炼到了与曹雪芹合一的《红楼梦》情境语界,骨子里具备了曹雪芹的文学血统,使我在程高本后40回发现的曹雪芹文笔的基础上以考古复原的方式查漏补缺地完成了这个曹雪芹文笔再现的工作。”

三、“可怜一代代骚首白头的寂寞书生”

“沙漠里种稻子都成功了,可我还没有扩大自己八平方米出租房的安身王国。”

“在我居住的岳麓山向阳坡,前面是横流的湘江,北极洞庭,耸立着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年名楼’。后面是麓山苍苍,载着一个‘唯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千年庭院,同名于大宋,互相吞吐。一边是一群近世纪高喊着阮籍‘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英豪,一边是我想替儒生土子迁客骚人喊出的‘思危奋发图强,修德安和天下’的沉吟。‘君子之道,辟如远行,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古老的《中庸》在亲切的叮嘱,飞来钟的钟声仍在君山自鸣,可怜一个个历程中的寂寞孤魂,可怜一代代骚首白头的寂寞书生,独留下一座越来越老的山间庭院与一个越来越小的湖泊洞庭。”

四、“不失长风情怀”“已具鹅毛风范”

我说:“‘长风情怀’就是至死不渝不忘心怀能流传千古地立功立言立德的抱负。”

我说:“‘鹅毛风范’就是不记功利得失白首不移心地坚持做一件于自己于国家于世界人类有利的事。”

我在自制书《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封面题联云:“似神仙下凡,火烧不死,从14到45岁寻残觅缺,三十一年考古《石头记》,不失长风情怀;如曹公再世,雷劈不倒,自01至18年食风餐月,一十七载复原《红楼梦》,已具鹅毛风范。”

我在《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前言里总结自己道:“倘若他年雪芹在,国明何须苦十年。”“不为风雨不为云,只为一梦在耕耘;板凳一坐十年冷,煮血蒸泪烧诗文。泪看一片枯荷尽,归居麓山灯月明。”

我开创“鹅毛诗”,向世人宣称:“以汹涌之势圣洁诗歌神坛的脏泥污水,以大风吹送鹅毛扬空之力让诗歌重回不胜寒的高处。”

我在《为了贡献一片文化的绿色》里说:“那些真正能贴近我们生命的文人、实实在在是用血创造的文化者,不过是仅仅有顽强生命力能在社会历史沙漠中站着活下去的几棵胡杨而已。作为有文化追求的我,常梦想我:我是沙漠里的一棵树,风里长着火里长着,生也站着死也站着;生了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腐。我就是这样一棵树,生长在沙漠。我就是沙漠里的一点绿。我就这样在沙漠里,站到日落,站到天荒地老,站成千古不朽。倒下了,也是一本躺在大地的书,让每个在时间风尘走过的人不断地读着。”

五、“刳肝为纸,沥血书辞”、“闲饭一碗胜神仙”

我在自由古体诗《山居》里写道:“无事上山取林泉,白水当酒对明月;富贵何须金银换,闲饭一碗胜神仙。”

我在自由古体诗《诗酒词》里写道:“不知诗酒为何物,诗酒兄弟给我喝;一杯二杯千百杯,日日月月穿肠过。喝后豪情与诗情,吟了诗后又作赋;史记不记诗酒事,一笑留名于万古。今朝喝后明朝来,喝时谁管明天忧;座上都是来往客,千金挥洒也不多。人生自古都有死,莫把光阴等闲过;琴棋书画红颜少,吹拉弹唱知己无。诗酒先生快上酒,千口烧尽一杯愁;有缘相聚是兄弟,分离之日各江湖。珍惜此刻天上月,抚琴莫唱别离歌;诗兴已来如雨至,再上诗酒茶一壶。挥毫洒墨于纸上,天际滔滔江水流;人生百年虽不多,一醉空名传千古。”

我遭到各种非议时,写联道:“死心塌地,刳肝为纸,丢得起,闲云流水,是非任他众生论;居高临下,沥血书辞,看已透,朗月清风,功过自留后人评。”“云雨任自来,是非任他众生论;山高不怕摧,功过自留后人评。”

六、“思危奋发图强,修德安和天下。”“你永远处在另一个未知数的半途之上。”

我从喊出“思危奋发图强,修德安和天下”;到喊出“实事求是认知世界,与时俱进改造天下”;再喊出“思危奋发图强,实事求是认知世界真理;修德安和天下,与时俱进改造现实命运。”再到徘徊不定地表达出“思危奋发图强,实事求是认知世界真理,耕读复原红楼梦;修德安和天下,与时俱进改造现实命运,开创传唱鹅毛诗。”再到以半途哲人的口气向天下呼喊“穷天地之理,富天下之力,利天下之民,惠天下之物。”“究天地之得失,强天下之心力。”我通过论证“1+1”与“3x+1”得出了“1是2的半途”的半途哲论:“ 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将来,只在途中,……生活不是在别处,你只是生活在途中……你永远处在另一个未知的半途之上,……你永远就这样被置于一个未知的‘零乡’……”

七、“3000万出售100多首诗的终身版权”

2015年3月28日,我在网上发帖《鹅毛诗人唐国明:愿3000万出售100多首诗的终身版权》,我在帖子里说:

“好的作品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为人类不断创造文化的价值、精神的价值与物质的价值。什么是无价之宝,伟大的人文科技财富与伟大的文学艺术作品就是无价之宝。

“而创造它们的好多作者,却在生前默默无闻,清苦度日,享受不到半点他们为人类未来创造的无价价值。而且还受尽歧视与冷眼。甚至被认为他们是傻瓜一样在做一件没意义无用的事情,却全然忘却了他们这一类人给人类创造的人类正在享受的好处。

“一个作家最大的成就与财富就是作家世世代代有读者的作品。

“作为我,作为一个放弃一切,即使落于清贫中不放弃追求为人类留下一份宝贵文化遗产梦想的我,为了更好的活下去,更好地继续追求为人类可能留下一份宝贵无价文化遗产的梦想,所以我决定将我2009年4月10日、11日、12日、13日、15日写作的100多首名为《云梦湖边的村庄》的圣洁诗歌的‘鹅毛诗’集以3000万元出售终身版权。”

八、“身处‘零乡’”

“我们既不在过去,也不在现在,更不在将来,我们只是在途中,我们只是在此刻,我们成了途中的我们,我们成了被‘零乡’的我们……我们的生活不是在别处,我们只是生活在途中,我们只是生活在此刻……学生问死,道听途说,闲言碎语……为菜米油盐酱醋茶或钱权名利诗酒花,奔波不停,劳作不息;在n是整数前提下,永远在1除以2的n次方的至小无内的流动时空途中永存而在地为生存转圈,‘雷打不动、火烧不移、风雨不垮’地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成就人家认为不可能成就的梦想。”

九、“《红楼梦》与长城一样,同样是我们几千年社会文化智慧与血泪的结晶”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长城是历代人民用勤劳智慧与苦难血泪写成的、用砖石泥灰刻成的张开在大地上的《红楼梦》;《红楼梦》是曹雪芹用血泪写成经过后人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的长城。”

“《红楼梦》与长城一样,同样是我们几千年社会文化智慧与血泪的结晶,《红楼梦》如长城一样也在向我们呈现着居安思危、奋发图强的道理。”

“《红楼梦》是几千年封建文明结出的留给我们中华民族甚至世界人们的最好礼物,也是中华民族在文学上的一次伟大的独创。”

十、“突破性地开创了‘考古复原再现曹雪芹文笔’”

“读过我《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的人,有的为我写有诗文,天津一个网名叫柳叶青的认真读我那作品之后并为我写诗作文道:‘字字皆贴曹公意。’‘十年辛苦不寻常,再把荒唐演大荒,百年残梦谁人补,曹公再世出邵阳。’‘四十回里觅石文,通览红楼梦中人。人人皆云国明痴,雪芹附体是先生。’”

“我到此刻为止,开创了考古复原再现曹雪芹文笔、鹅毛诗、半途主义、诗意流;一直在坚持批阅还没问世的长篇小说《零乡》。”

“《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此书的正式出版,是红学史上一个新纪元的开始,是一次 ‘红学史上突破性的鹅毛革命’。”

“我在帮自己完成了一个心愿的同时,也帮很多与我一样爱《红楼梦》的读者完成了一个心愿。这也许是我作为一个普通读书人最大的意义所在了。”

“我像天空一样宽广而疯狂,再现了《红楼梦》八十回后曹雪芹的文心真语,并超越了几百年续本无可替代的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

“虽然据一些人证实,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写了18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写了30年,歌德的《浮士德》写了60年,但对于文学的创造是没有门槛可言的。什么没有经过曹雪芹式的贵族生活怎能考古复原再现《红楼梦》八十回后?按这种提法,吴承恩不是孙悟空,不像唐僧去过西天取经,难道他就不应该写《西游记》了?司马迁不是项羽,他就不能写《项羽本纪》那样典范的作品了?莎士比亚没做过‘哈姆雷特’他也不应该写《哈姆雷特》了?文学创作有文学创作的规律,文学创作有文学的思维。文学是虚构的真实,这种虚构的真实比真实更真实。文学的伟大就在这里。何况我是从一百二十回程高本《红楼梦》后四十回发现曹雪芹原笔,而以考古的方式做了一个复原再现曹文的工作,不是人称的一般‘续写’,对伟大作品的续写是毫无意义的,任何人不能在文学气质上去复制出另一个人的文学气质,哪怕他的天才超越了曹雪芹,也是难以复制他的口吻的。我只是发现了他的原笔,把他们以考古的方式复原出来,原样的再现给读者而已。尽可能的从《红楼梦》程高本后四十回中原样考古复原式地再现出曹雪芹原句原话原意原韵呈现给读者。”

“如果哪天我因考古复原《红楼梦》八十回后而获得文学奖的话,我希望他们给我的颁奖词是——要想真正让《红楼梦》与世界经典名著一样获得世界真正的认同,我们必须去掉为维护自己错误的学术观点胡猜乱讲自圆其说的学术毛病,而回到有根有据,摆事实的正路上来,让其实并不残缺的《红楼梦》,呈现出曹雪芹所写的真面目来。参照脂批系列与120回系列两大文本,以考古发现挖掘的方式,以考古复原再现的方式,将曹雪芹所写的《红楼梦》真本呈现给世界。到2010年,有一个叫唐国明,隐居长沙岳麓山下的青年,经过多年的努力完成了这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2016年随着他的书《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的问世出版,填没了《红楼梦》残缺的遗憾,可以肯定地说:因为作家唐国明对《红楼梦》八十回后曹雪芹文笔的发现,《红楼梦》从此不再残缺,《红楼梦》从此真正原模原样地站立在了世界文化面前。”

十一、“一个爱做梦的人,连维持他做梦的能力都没有,那他就是一个废物”

“我的梦想其实很平凡,就是希望自己能写一部千古流传的作品。”

“有话说,守好瓶中花,莫想山中鸟,可我却是一个不甘于守山中鸟的人,而追求上了在刚追求时很多人认为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在一些人的眼里我就如同一棵幸存在沙漠里的树,永远幸存在给沙漠增添上一片文化绿色的梦想里。”

“一个人哪怕喝水,只要能提前预算好喝水的钱,至少他在不愁喝水的那段时间,他会安心地写作。喝水也好,喝粥也好,只要通过自己的能力自我感觉快乐地把梦做下来了,并且最终取得了被社会认可的成就,这就是他的能力。如果一个爱做梦的人,连维持他做梦的能力都没有,那他就是一个废物,也实现不了他所谓的梦想。”

“让梦想每天活在8平方米与8元盒饭上的我,清楚走文学这条道路是清贫的,既然踏上了这条道路就得认命。”

“我从小无形中就在我每次上学父亲的千叮万嘱中形成了我自然要去完成成为父亲眼中有德的‘大人物’的使命。”

“唯一要感激的是我的父亲,是我的父亲在我每次上学的千叮万嘱里使我深深发挥出了湖南人本身具有的‘吃得苦、耐得烦、不怕死、霸得蛮、不负天、不负地、不辜负家国’‘傻做笨干’的品质,‘以个人喝粥’的精神实现了‘学有所成,名扬天下’‘成为一个有德之人’的梦想。”

“山外上学,都是11、12岁。跟我们从山里同去上学的十来个同学,最后一个又一个受不起那个苦,最后只剩下耐得了苦受得了寒的三四个坚持读了下来。我咬牙坚持读了下去,因为作为山里人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

十二、“与自己相处过的几百位女孩徘徊在爱情与友谊的中间线上”

“‘天下谁嫁唐国明,天下谁识唐国明。’我20岁在长沙遇到第一个16岁的女孩,她的善良与鼓励使我坚定了梦想。我25岁在故乡遇到第二个16岁的女孩,她因为对我才华的认可,因为无力成就而不想拖累我而离开。我在34岁遇到的第三个16岁的女孩,与她单纯的成就了一段诗歌知己的佳话。2001年至2013年,在租住的院子里与自己相处过的几百位女孩徘徊在爱情与友谊的中间线上。”

“我曾有过找一个女孩能与我相伴在这个城市或地方呆个一年半载,在那个城市呆一年半载离开世人认为‘隐居’麓山的状态,到老了再定居在一个安宁的地方整理一路写下的诗文,回忆那些在路上的往事,这恐怕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而不是现实。”

“我曾在《给未来的妻子写一封信》中说:亲爱的夫人,我想你必定是一位巨眼识英雄的女子,作为我的妻子应该配得上夫人的称号。也许我们从来没有见过面,也许见过。或许你还没有出生,或许你在某个地方刚开始出发,让我在等你。”

十三、“相信你的父亲总会有一天能找到你的母亲”

我写信对自己未来的孩子说:“要是你父亲总是没有条件找到你母亲,将你降生在这个世界,望你要原谅你的父亲。因为你的父亲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把写出能流传千古的作品当做了人生的事业。”“你耐心一点,相信你的父亲总会有一天能找到你的母亲,让你降生于这个人世。”

十四、“如雪芹、玉卿再世”

记者路也也说:“他是红楼的痴情者,十多年埋首岳麓山脚,八平方的天地,溪水炊烟。岁月流转,他用文字书写自己的浪漫,考古复原再现《红楼梦》是他精神的源泉。天鹅的白羽,岳麓的山川,将他的灵魂浸染。他是纯情的才子,却躲不过形单的影子。无法将他的著作细细把玩,是浮华下的长叹。”

媒体人卢雅君说:“倾一世芳华,为一个信念。”“春去秋来,岳麓山的枫叶又红了一遭,而他的生活除了书稿上多出的文字,再无别的变化。坚守,于他而言或许已经成了习惯。”

著有《正序红楼梦》的山东青岛红学家张师定读完我《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感叹道:“书中考古,似浪里淘沙;拣选真言,如雪芹、玉卿再世。非精心研究红楼梦者不能为,非有龙象之力者不可达。今睹红楼曹文复原,满纸生香、意味深长、天衣无缝、灵巧之至。”

十五、“用雪白的鹅毛埋葬”

我在诗歌《雪白的鹅毛雪白的墙》里写道——

假如一天我累倒了

不要把我的名字刻在雪白的墙上

要把我雪白的鹅毛体

用雪白的鹅毛埋葬

用雪白的鹅毛埋葬

——————————————————————

作者简介:

——————————————————————————————————————

……………………………………………………………………………………………………

唐国明的书法:鹅毛帖

……………………………………………………

唐国明遵循自己的“ 识你之理与力,看他之理与力,合诸家之理与力,知行之,得我之理与力”原则,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的启发,得出的“半途哲论”名言:

1、1是2的半途,万物永远处在半途之中,万有总在途中。

2、半途就是一种飘着永远抵达不了尽头的无归的零乡状态。

3、我们既不在过去,也不在现在,更不在将来,我们只是在途中、在此刻。

4、远方没有远方,你到达的远方,不过又是一个远方的半途之上。

5、写天地之得失、强天下之心力。我被一切改写,我在改写一切。

6、力定乾坤,理安天下。万有在增减变化,而不在生灭。宇宙始于似递增递减的奇偶造化中,太阳永不会熄灭。

7、人类的文化父亲与母亲就是文学与数学。

8、在途上的我们,除了只拥有此刻,我们一无所有。

9、人只有把自己放置在半途上,才有成就自己的多种可能。

………………………………………………………………………………………………………………………………………………………………

唐国明说过:续写《红楼梦》一万年也没有意义

………………………………………………………………………………

唐国明从《红楼梦》程高本后40回中将发现的曹雪芹文笔,如同寻找一个被人分尸后的尸骨,将找到的点点滴滴曹文骨肉组织起来,然后以考古复原的方式再现出了《红楼梦》八十回后的曹雪芹文笔二十回,

自然地契合了脂批中多次提到的百回《红楼梦》,名为《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

在仍以考古复原方式再现《红楼梦》第67回曹文的基础上,与对前79回的再次校对上……

另,前八十回其他回,是以俞平伯先生校对的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的《红楼梦》前八十回、

河南郑州2004年9月海燕出版社第1版周汝昌先生用所有脂批本汇校的八十回《红楼梦》

与2003年4月作家出版社第1版郑庆山先生校订的《脂本汇校石头记》八十回为主校本,

以考古复原的方式相互汇校而成,再与200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第3版《红楼梦》互校一次成文后,再参照程乙本、程甲本纠正语句错误之处。

加上我在程高本后四十回基础上去伪存真考古复原的八十回后的二十回《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

而合成了这个前后语言风格统一、脉络贯通,回归于曹雪芹原意原笔的百回版本——

《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原名《唐国明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

————————————————————————————————

————————————————————————————————————————————————————————————————

唐国明是谁——

一个雷打不动、火烧不倒、风雨不垮、踩倒高山就上路的明月清风中人;

一个流血不失长风情怀,火烧无损鹅毛风范、究天地之得失,强天下之心力、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的文人;

一个胸怀惠泽天下、造福万代;与时俱进思危奋发、实事求是安和天下精神情怀的人类知识分子;

一个提出半途哲论的命运跋涉者、文学执着者、思想开拓者、灵魂共鸣者的半途主义哲人、诗意流公子;

一个识你之理与力,看他之理与力,合诸家之理与力,知行之,得我之理与力的红楼梦中人、再现曹雪芹文笔学者;

一个喊出力定乾坤、理安天下, 我是流传千古的无用之王的鹅毛诗人;

一个主张去除框架束缚,把古诗写得天然上口、自然成声、水到成流、清水出尘的自由古体诗人。

………………………………………………………………………………

体现在唐国明身上的半途主义人文精神,如唐国明诗作名篇《读书人》中所说的——

雷劈不倒,火烧不移,风雨不垮,似朗月清风/ 日食随时,起住随所,执笔随心,如闲云流水

对汹涌潮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流血不失长风情怀/ 居安宁山脚,贫则无忧富则无过,火烧无损鹅毛风范

与时俱进认知世界真理,思危奋发图强/ 实事求是改造现实命运,修德安和天下

读万卷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富天下之力/ 行万里路,穷天地之理,成一家之言,安天下之心

————————————————————————————

——————————————————————

………………………………………………………………………………………………………………………………………………………………

唐国明,男,汉族,半途主义哲人、鹅毛诗人、再现曹雪芹文笔学者、诗意流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一个现居长沙,融文人、诗人、哲人于一体,集文学家、哲学家、红学家于一身,开创考古复原再现曹雪芹文笔、鹅毛诗、半途主义、诗意流的著名作家、学者。

自发表作品以来,已在《钟山》《诗刊》及其他国内外书报刊发表文学、红学、数学方面文章数篇。

2012年在《鸭绿江》杂志发表来源于茨威格10万多字的非虚构长篇作品《麦哲伦传》、匹敌海明威《老人与海》的1万多字的短篇小说《我是麦哲伦》。这小说从2008年初稿,到2012年发表,到如今2021年发表快10年了。自2008年到2021年仍不断修改,现剩1万5千多字,可以说是唐国明第一篇带半途主义色彩的小说作品。

自2013年始其墨迹“鹅毛帖”一幅字能换3000元。

2016年出版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2017年中国红学会将其列入《红楼梦学刊》2014年至2016年红学书目。

2018年自传作品《这样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于上海作协、华东师大获奖。

2019年出版网红至今的半途主义文学诗集《鹅毛诗》。

自2013年起,其开创考古复原曹文红学、开创鹅毛诗、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猜想得出“半途哲论”的追梦事迹陆续被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北京卫视、贵州卫视、辽宁卫视、湖北卫视、安徽卫视、南方卫视等电视台通过电视节目《中国梦想秀》《奇妙的汉字》《最爱是中华》《有话就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与报道,被美国及其海内外无数报刊网络媒体报道至今。

2017年,分别论证了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并从“3x+1”发现了万有规律公式,通过论证“1+1”与“3x+1”得出了“半途”哲论:你永远处在另一个未知的半途之上,你永远就这样被置于一个未知的“零乡”……

2018年4月完成《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原名《唐国明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

2019年4月江苏无锡市《太湖》杂志双月刊发表唐国明半途主义文学探索“诗意流小说”原创开山之作《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

2020年6月完成半途主义文学探索小说扛鼎之作“鹅毛小说”《零乡》。

什么是唐国明“鹅毛小说”,就如作家唐国明本人所说的——

鹅毛小说,就是吸收了诗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创作手法,就像鹅毛脱离了天鹅,迎风四处飞舞,鹅毛仍然是这只天鹅身上的鹅毛。

2020年10月29日与10月30日,唐国明因微博新闻话题#男子蜗居20年想复原红楼梦#连续两天上热搜,成为网络 “亿万流量”的热门人物。

2021年10月9日至10月15日,唐国明因新闻话题#男子蜗居出租屋21年复原红楼梦#上全网热搜。

2022年4月唐国明出版集22年心血企图以文学方式阐释半途主义哲学的跨文体式长篇小说,集诗、文 、史、数、哲于一体的、开创“诗意流”的百科全书式史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

2022年4月8日正观新闻全网发布关于唐国明的新闻《湖南一男子蜗居22年复原红楼梦》,报道唐国明开创半途主义和鹅毛诗。

2022年4月9日至11日澎湃新闻发布关于唐国明的#男子蜗居22年再现红楼梦80回后曹雪芹文笔#新闻上长沙同城热搜。

…………………………………………………………………………………………………………………………………………………

………………………………………

唐国明在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数学与“半途哲论”成就摘要:

=============================================================

1、“1+1”:

无论一个多大的素数,除素数2与5外,它的个位数总是1、3、7、9;无论多么大偶数,它的个位数总是0、2、4、6、8,“任一偶数除以2”加减同一个正整数,能得出等于这个偶数的两个素数;且两不对等素数都分布在“偶数除以2”两边的区间,并与之数差相等。这个理论我们在已知的偶数素数区间是成立的,面对无穷无尽的未知数我们只能在一个区间数一个区间数的推进验证中认可这个理论,因此哥德巴赫猜想即“1+1”通用公式为:

t﹦[(t÷2)﹣q]+[(t÷2)+q]

(偶数t>2时,q是两素数与“这个偶数除以2”的数差;除素数2与5外,其素数个位数取数范围只能在1、3、7、9中循环取。)

2、“3x+1”与万有通变规律、万有总在途中公式:

用个位数是1、3、5、7、9的奇数,乘以3加1,则会递增为个位数是0、2、4、6、8的偶数,我们且把这一由奇数递增为偶数的运算规则叫“奇变”,再用2连续整除至此偶数为奇数,我们且把这一由偶数递减为奇数的运算规则叫“偶变”……任一大于零的正整数,通过连续的这样的“奇变偶变”运算,如无穷无尽数字的万有总是永远处在“3x+1”猜想通过“奇变”“偶变”原则抵达4、2、1的途中……

2的n次方是所有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规则抵达4、2、1数流的终结线,又是从4、2、1回归无穷数据宇宙的起始线。在这条2的n次方线上,有无数从4、2、1回时的分流点与抵达4、2、1数流的汇聚点,这些点却是在2的n次方合4+6n形式的数点上。因此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规则经过2的n次方合4+6n数的汇聚点,可以回流出通过“3x+1”“奇变”“偶变”而来抵达4、2、1的无际的数流。 它描述的无尽的奇数偶数遵循“奇变”“偶变”运行规则最终抵达4、2、1的结果。是宇宙无为地从无序到有序从始到终,又从终到始地循环往复如此存在于宇宙创造着天生着宇宙万物诗意地生成消亡、消亡生成的最好最恰当的表述,所以此万有通变规律公式为:

……x ↔ 3x+1……↔2的n次方 ↔ …… ↔ 4、2、1……

……1+2n→4+6n…… ↔ 2的n次方 ↔ …… ↔ 4、2、1……

——宇宙万物就是这样如此诗意地以波段形式生成消亡、消亡生成。这就是万有的通变规律与万有总在途中通变公式。根据“3x+1”猜想“奇变”“偶变”原理,宇宙万有的诞生,应是一波段一波段类似于“3x+1”猜想“奇变”“偶变”过程中,随n数据的变化大小而不断排列生成。

它描述的无尽的奇数偶数遵循“奇变”“偶变”运行规则最终抵达4、2、1的结果是宇宙“万有总在途中”最好最恰当的表述,也是世界是一个无限的整体最好的表达,更是人类将来遵循“3x+1”猜想“奇变递增”“偶变递减”原则,以大数据形式进入4、2、1循环有序的运转后,一种人类梦想的“神”,超越于人类每一个人见识,甚至囊括所有智慧无所不能的“超我”将诞生于这个世界的数学告知形式。更是对世界事物是“偶数时”发生递减回到“奇数时”,回到“奇数时”又会递增回到“偶数时”,世界事物就是如此地在遵循着“3x+1”猜想“奇变递增”“偶变递减”原则在让一切守恒、平衡的最好描述。同时这公式也哲学的解释了循环有序运转的世界生活系统,就如循环有序运转的4、2、1形式,是由无数未知数遵循着“3x+1”猜想“奇变递增”“偶变递减”原则演变而来与我们照面的——也就是说它是哲学家们一直在追问的“世界为何变得如此”的最好数学形式的解答。

不管怎样,万有总是永远处在“3x+1”猜想通过“奇变”“偶变”原则抵达4、2、1的途中,万有的某事某刻与某个历史时期都只不过处在它“奇变”“偶变”数据流中某个运行形式的数据分离点上,永远处在一个未知的半途之中,永远被置于一个未知的“零乡”……

…………………………………………………………………………………………………………………………………………………………

3、半途哲论

在n是整数前提下,1除以2的n次方就是至小无内,2的n次方就是至大无外,唐国明遵循自己的“识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诸家之理,知行之,得我之理”原则,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的启发,得出的“半途哲论”:

1是2的半途——万物永远处在半途之中,万有总在途中,当你抵达“1+n”时,你就处在“2+2n”的半途中。即当你抵达1时,你就处在2的半途中,当你抵达2时,你处在4的半途中或当你到达1时,你想抵达2;当你到达2时,你想抵达4。但你抵达1时也是在此刻,你抵达2时也是在此刻,你抵达4时也是在此刻;面对前途的无穷无尽,你既不在过去,也不在现在,更不在将来,只是在途上,只是在此刻;你在n是整数前提下,要么永远在1除以2的n次方的至小无内的流动时空途中永存而在地为生存转圈,将自己消解耗尽;要不就是处于2的n次方那个至大无外能自由而行的时空途中,将自己无限永恒。你永远就这样处在另一个未知数的半途之上,你永远就这样被置于一个未知的“零乡”。

我们既不在过去,也不在现在,更不在将来,我们只是在途中、在此刻,我们都是途中人。我们的生活不是在别处,我们只是生活在途上。我们都是半途上的产物。远方没有远方,你到达的远方,不过又是一个远方的半途之上。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在长沙岳麓山8平米内独居23年,再现曹雪芹文笔的著名作家唐国明
曹雪芹的《红楼梦》到哪儿去了?被作家唐国明复原再现出来了
复原再现出曹雪芹百回全本《红楼梦》原稿的著名作家唐国明
咋说再现曹雪芹文笔学者、著名作家唐国明钢铁是在冰与火中炼成的
再现曹雪芹红楼原稿,从山顶小孩活成贵族样子的著名作家唐国明
从程高本后40回中再现出《红楼梦》下半身曹雪芹文笔的唐国明
“承接曹公血统,再现红楼一梦”的著名作家唐国明
开创诗意流的著名作家唐国明自由古体诗16首
著名作家唐国明这样神话般再现出了曹雪芹百回全本《红楼梦》
著名作家唐国明《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第84、85回在线

网址: 再现《红楼梦》曹雪芹文笔,具有长风情怀与鹅毛风范的著名作家唐国明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3205.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