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如何守护深度阅读?民间读书会以多元探索激活阅读生命力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0月18日报道:今天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诞辰纪念日。当天,植根于先生曾深耕的大场热土的“行知读书会”,同步举办七周年庆典活动,这场文化活动,不仅回望了七载发展历程,更以温情与前沿交织的内容,展现了民间文化平台在传承精神、陪伴成长、探索时代命题中的独特价值。
从“文化充电站”到市民精神家园
2018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大场镇与阎华工作室携手打造的“行知读书会”,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内核,成为大场镇乃至宝山区的市民修身基地。七年来,它以180余场线上线下活动编织文化网络,近200位嘉宾的专业分享与4000余名粉丝的热情参与碰撞出独特的文化共鸣。
庆典现场,“感恩”成为核心关键词。五位深耕读书会的嘉宾获颁“行知灯塔奖”,他们的付出与风格,勾勒出读书会的多元文化底色:央视诗词大会命名专家、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方笑一以诗词解读传递经典魅力,获评“最诗意嘉宾”;歌唱组合“力量之声”自读书会创立便以主题歌《爱满天下》致敬陶行知精神,当选“最长情嘉宾”;音乐剧演员史博伟则以创新活动形式,为传统文化传播注入新活力,拿下“最新锐嘉宾”。
相较于嘉宾的“引领”,三位“行知同路人”的故事更显温情。其中,从宝山民办华耀宝山学校走出、如今就读于复旦附中的王一辰,成了动人的成长样本。“这里是我的第二个课堂。”王一辰回忆,小学时跟随父母参与读书会,曾从“大观园植物生长特点”“建筑布局构造”等独特视角解读《红楼梦》,这种跳出课本的知识维度,不仅拓宽了他的认知,更助力他在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中斩获一等奖。“未来出书,一定要到行知读书会来发布。”少年的承诺,印证了读书会“陪伴成长”的深层价值。
AI时代,读书会如何守护“深度阅读”?
在温情回顾之外,本次庆典更将目光投向未来,“科技与阅读的碰撞”成为核心议题,直面AI时代阅读与创作的变革与挑战。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王峰带来团队新开发的小说创作大模型,通过现场演示,具象化呈现AI对长篇写作的辅助作用——从情节构思到语言表达,AI正成为创作的“新工具”。
而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于海则从社会学视角提出思考:AI时代信息爆炸,人们获取内容的门槛降低,但“深度阅读”与“优质内容筛选”的需求却愈发迫切。他认为,行知读书会在海量读物中为读者“优选佳作”的定位,正是其在新时代的重要使命。
相关知识
AI时代如何守护深度阅读?民间读书会以多元探索激活阅读生命力
AI时代 唯有阅读不可替代|我有一评
华为阅读《弹性生长》读书会,在不确定的时代找到方向
近百城花粉启动华为阅读读书会,畅享“电子阅读”沉浸之旅
7年180场活动,行知读书会守住阅读的温度
新技术时代,我们如何阅读与写作?
各界名人话青少年阅读:找寻数字时代的阅读新路径
首届乌镇阅读节水乡邂逅书香
以书为媒,阅读新业态如何创造新体验
“建投读书会·澎湃北外滩”明珠共潮系列读书会开启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906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424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58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44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464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549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564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875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853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