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美术片《大闹天宫》跨媒介艺术展在南京举办
在经典回望中激活当代创作密码
——美术片《大闹天宫》跨媒介艺术展在南京举办
本报记者 尹晓宇《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10月20日第7版)
近日,由江苏省美术馆主办的“东方光影志:美术片《大闹天宫》跨媒介艺术展”在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开展。展览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美术片《大闹天宫》创作脉络为主体线索,通过文献、绘画、雕塑、影像、新媒体装置等跨媒介形式,全面探讨《大闹天宫》这一经典影像的历史价值与当代启示。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10月20日7版版面
此次展览策展人、江苏省美术馆策划研究部丁雅力介绍,展览策划思路在于影片“何以经典”的探索。展览结构上,“定身·创作母本考”“神行·民族符号场”“御风·当代应答集”3个部分,分别对应《大闹天宫》的创作母本溯源、民族符号传播以及当代路径转译。
展览的起点为中国动画的开山鼻祖——杨左匋。1923年,在上海虹口一家戏院的银幕上,一组由毛笔线条勾勒的动态画面引得观众惊叹——这是中国第一部动画广告片《暂停》。当时的《申报》报道了这位来自苏州吴江的26岁年轻人的动画创作:“滑稽影片画部,主其事者杨左匋君,专绘长片滑稽画,兼各种美术字画等。滑稽片多种,已在各戏院开映,如《大闹天宫》《武松打虎》等。”后来,杨左匋到美国留学并加入迪士尼,参与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小飞象》的制作。
《大闹天宫》孙悟空造型手绘拷贝稿(钢笔素描)。张光宇绘 主办方供图
记者在展览现场注意到,在上美影《大闹天宫》问世之前,关于孙悟空的动画已有尝试,形象差异较大。而美术片《大闹天宫》在中国动画史上则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它不仅在造型语言、叙事节奏、美术风格上形成了鲜明的民族化特征,更以宏大的集体创作体系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奠定了“中国动画学派”的基石。该美术片以极富创造力的艺术手法,塑造出一个具有全球识别度的中国文化形象——“美猴王”孙悟空。
展览在影像与实物的对话中,呈现分镜手稿、美术设定、台本等珍贵文献,还原了动画生产的本体脉络。导演万籁鸣曾执导《铁扇公主》等经典动画。当时,已经60多岁的万籁鸣接到了拍摄《大闹天宫》的任务。美术设计是中国现代漫画的开创者张光宇,几易其稿,后来上美影又让厂里的年轻人严定宪在张光宇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最终形成了“脸似蟠桃,红鸡心,绿眉毛,鹅黄上衣,翠绿围巾,豹皮短裙,红裤黑靴”的美猴王经典形象。
这一形象不仅影响了后来《宝莲灯》等动画形象的创作,更风靡一个时代。在一个展柜中,美猴王形象的信封、工艺品、铁皮铅笔盒等物件,也深受现场观众喜爱。
岁月流转,当中国动画以新表达、新技术在全球舞台再展风采时,回望《大闹天宫》这部经典作品,也可以理解中国动画“何以立足、何以传承”。
展览还邀请多位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以创作的方式回应这一主题:既有画家周京新的《西游记组画》系列,也有《黑神话:悟空》部分章节动画手稿;既有雕塑,也有可以交互体验的互动装置;既有AI技术下的艺术呈现,也有《炼丹炉》沉浸式实验影像……以此激活经典与当代、动画与艺术之间的多维对话。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1月6日。展期内,江苏省美术馆将策划举办系列学术研讨、艺术家分享及公共教育活动,并同步推出精美主题文创。
相关知识
人民日报海外版|第三届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在苏州闭幕
人民日报海外版|三星堆光影展亮相苏州
人民日报海外版|江苏射阳63个项目集中签约
“春风又识君——萧平书画艺术展”在南京举办
人民日报海外版|沿着大运河,追寻元大都遗韵
“园见南京”文化主题艺术展为中美人文交流注入活力
盖会宁当代水墨艺术展在南京举办,展期从12日至24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桂花香里看苏州
第十一届文化语言与文学国际会议在南京举行
人民日报|南京秦淮:让灯彩艺术照亮现代生活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906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4251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58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44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467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549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564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879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856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