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长三角的新声!这场民乐之约,一演就是二十年

丝竹悠扬、鼓乐铿锵,昨晚,由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办的《“源·融”——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精品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厅上演,一场跨越二十载的民乐对话,让古老的民族乐器唱出这个时代的新声。

音乐会开场,来自上海的四支学生民族乐团用丝竹管弦描绘出一幅鲜活的江南音画——杨浦区少年宫民乐团用《四季留园》将苏州园林的晨昏晴雨糅进旋律,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民乐团带来《延河随想》,以陕北民间音乐抒发对革命历史的深情回望,闵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学生民乐团的《七彩之和》诠释了和而不同的东方哲学,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献上《逐梦》,以中西合璧的旋律激励新一代砥砺前行,奏响青春乐章。

音乐会现场 祖忠人 摄 下同

“这些孩子的手指在琴弦上飞舞时,你能看到民乐的未来。”带着孙女前来观演的市民陈女士感慨。台下的白发与台上的青丝相映成趣,恰似民乐传承的生动注脚。

下半场,安徽、江苏、浙江三地乐团聚焦非遗传承与地域根脉。来自安徽的“徽之韵”组合带来吹打乐《欢乐曲》,质朴欢快的旋律,尽显 “徽风皖韵” 的独特魅力;江苏太仓的五洋丝竹乐团则用《灯会》再现江南古镇的华灯璀璨盛景;浙江浦江的清音民乐团演绎的浦江乱弹《花头台》,四个乐段分别以不同乐器为主角,将当地人豪爽奔放的个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每个地方的民乐都带着水土的味道。”台下观众感慨,“就像方言一样,你一听就知道这是哪里的声音。”

音乐会的压轴时刻,上海本土乐团带来了两首令人耳目一新的改编作品。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茉莉花民族乐团将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改编成交响化的宏大叙事,金戈铁马之声震撼全场;上海师范大学民族管弦乐团的《龙跃东方》则在传统鼓乐中巧妙融入《茉莉花》旋律,让世博记忆与家国情怀在音符中交融。

“今天我们的精品展演是对过往二十届历程的深情回望,更是面向未来的崭新起航,取名‘源・融’就是要挖掘文化根脉、促进交流融合。”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创始人、二胡名家王永德在接受采访时说。

这场音乐会背后,是一个持续20年的文化约定。自2004年启动以来,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已吸引海内外近2000支乐团、近6万人次参与,成为长三角一体化最具活力的实践之一。

昨夜,民乐不再只是记忆中的乡音,更成为连接长三角的流动名片。当最后一个音符在音乐厅回响,这些经典旋律正在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篇章。本次活动同时作为上海市文联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知识

在成都街头走一走!听《原创新声》路演为祖国庆生!
吸引1300多名观众,这场民乐展演在中山举行
赛诗词、赏桃花、听民乐、品非遗……徐泾这场“春宴”很潮~
上海之春|唤醒新声,展现当代手风琴艺术蓬勃活力
月下江边,赏民乐听“长江故事”
共赴声音与文学之约 广播剧《千里江山图》演读会举行
就是因为这场舞,导致曲曼婷觉得沈听白对她只是利益关系,没有感情!
《海上生民乐》第六轮驻演启幕,续写国乐传奇
听,来自河南的声音!这场音乐会别开生面
听非遗讲故事|西河大鼓:板弦鼓韵传唱古曲新声

网址: 听,长三角的新声!这场民乐之约,一演就是二十年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39764.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