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抟科举不中后,勘破红尘决意归隐写下一首诗,每一句都有大智慧

陈抟(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是北宋著名的道家学者和养生家,尊奉黄老学说。陈抟生于唐末五代时期,那时唐朝灭亡后,北方战乱不断,藩镇割据演化为五代十国的混战局面。年轻时,陈抟曾花十年时间参加科举,追求仕途,但屡遭失意。最终,他看透红尘,决心归隐青山,并写下了流露智慧的诗篇《归隐》。

《归隐》

陈抟 〔宋代〕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绶纵荣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

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

携取琴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这首诗的大意是:陈抟回顾十年的仕途经历,发现唯一令他留恋的是那片青山,常在梦中浮现。高官厚禄虽显赫,却无法带来真正的安稳;权贵豪门虽富有,却比不上清贫生活的自在与宁静。战乱和笙歌喧闹让人心烦,他终于选择归隐,带上喜爱的古琴和书籍,回到山林,赏野花、听鸟鸣,享受最自然、最自由的生活。

从诗中可以看出,陈抟的归隐不同于那些追求仕途捷径的士人。他是在社会动乱中选择勇退,诗中处处通过对比突出隐居生活的乐趣。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写他十年科举求仕的经历,以及隐居山林的生活常在梦中浮现。“回首”和“频”字,强调归隐是深思熟虑的决定。

“紫绶纵荣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通过对比写出仕途与富贵的不足。紫绶是高官佩戴的紫色绶带,象征官位;朱门则代表豪门权贵。陈抟认为,高官虽然荣耀,却牵挂繁多,不能随心所欲休息;豪门虽富,却心力交瘁,不如清贫生活轻松自在。

“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描写他的心境。五句表达他胸怀大志,却无法辅佐危难中的君主;六句写他借酒排遣心中烦闷,但周围笙歌喧闹,使人更加烦躁。这里“剑戟”指战争,“笙”指簧管乐器,笙歌代指歌舞娱乐,“聒”表示喧扰。

“携取琴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描写归隐后的闲适生活。带上心爱的古琴和书籍,回到青山,闻花香、听鸟鸣,亲近自然,生活如同春天般惬意。

陈抟虽被后世神化,但诗中真实表达了他的归隐原因:他自视高远,怀有辅佐君主的雄心,却因科举屡试不第,无奈之下选择归隐青山,寻求心灵的平静与自由。

相关知识

爱管闲事的白居易一怒写下这首诗,最后一句至今仍常被贴在公园里
武则天登基后意气风发,写下大唐最狂的一首诗,男人只读一句就够
李白最美的一首相思诗,只有6句,每一句都是经典
苏轼劝好友戒色,写下一首诗流传千古,男子看完开怀大笑,女子看完却生气不已
唐朝“毒舌诗人”最警世的一首诗,道破世态炎凉,却戳痛无数人的心窝子
陈抟老祖的书法,一看就不是凡人所写,康有为钻研一生也没学明白
苏轼出狱后写下一首诗,写罢,掷笔大笑:我真是不可救药啊!
李白赠诗给好友,为何给孟浩然的一首诗,让大家都替杜甫抱不平?
李白被一女子抛弃后,写下一首诗,最后一句被很多人当成座右铭
“诗仙李白”求爱被拒,写下一首酸诗,却流传千古!

网址: 陈抟科举不中后,勘破红尘决意归隐写下一首诗,每一句都有大智慧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39811.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