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茨堡莫扎特四重奏奏响纯正德奥之音,京城乐迷沉醉弦乐之夜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萨尔茨堡莫扎特四重奏四位首席音乐家端坐舞台,弓弦轻拉间,莫扎特G大调第十四号弦乐四重奏《春天》的明媚旋律流淌而出。

10月28日晚,作为“西城·萨尔茨堡音乐周”重要系列音乐会之一,这场高水平的古典音乐盛宴吸引了众多音乐爱好者前来聆听。

这场音乐会作为“西城·萨尔茨堡音乐周”的重要演出单元,展现了音乐神童莫扎特在室内乐领域的巅峰成就。

顶级阵容献艺,掌声与共鸣交织

当晚的天桥艺术中心,从资深古典乐迷到年轻音乐爱好者,不同年龄层的观众汇聚一堂,共同欣赏这场来自奥地利的顶级室内乐演出。

作为由萨尔茨堡国立交响乐团四位首席演奏家组成的精英组合,萨尔茨堡四重奏一登场便引发全场热烈掌声 ——这支组合的起源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1955年起便确立“仅乐团第一首席小提琴可任团长”的严苛标准,1998年更由莫扎特基金会、萨尔茨堡莫扎特国立交响乐团及莫扎特音乐学院联合授名,其专业地位与艺术水准早已享誉全球。

演出中,四重奏成员以默契配合与卓越技巧征服全场:第一小提琴手马库斯・托玛斯(Markus Tomas)—— 毕业于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大学、曾与多国知名乐团合作的资深演奏家,以清亮而富有穿透力的琴声主导旋律走向;

第二小提琴手玛丽安娜・黎勒(Marianne Riehl)出身音乐世家,其细腻的演奏为声部交织增添层次感;

中提琴手米兰・拉迪奇(Milan Radić)曾斩获布达佩斯、莫斯科等国际音乐赛事奖项,用醇厚音色搭建起作品的情感骨架;

大提琴手马库斯・普热(Marcus Pouget)—— 录制20余张CD、现任莫扎特音乐学院大提琴高级讲师,以沉稳的低音线条为乐曲奠定坚实根基。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现场静默数秒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观众纷纷起立致敬,足见演出的感染力与认可度。

不少观众在演出后表示:“能近距离聆听来自萨尔茨堡的顶级四重奏,感受到莫扎特作品的原汁原味,这种体验太珍贵了。”

跨越时空的莫扎特对话

开场曲目《G大调第十四号弦乐四重奏“春天”》(K.387)以明亮的旋律瞬间点燃气氛。

托玛斯作为乐团第一首席,其精准的运弓与黎勒柔和的第二声部交织,展现出莫扎特早期作品中罕见的田园诗意。

中提琴拉迪奇与大提琴普伊格的低音声部则如大地般沉稳,为“春天”主题赋予层次感。

下半场的《D小调第十五号弦乐四重奏》(K.421)则呈现戏剧性转折。托玛斯将莫扎特晚年作品的忧郁表达得淋漓尽致。

而压轴的《降B大调第十七号弦乐四重奏“狩猎”》(K.458)以诙谐的狩猎号角主题和复杂的赋格结构,让观众领略到古典室内乐的巅峰技巧。

“这三部作品分别代表莫扎特的青春、困惑与巅峰,”更有观众在演出结束后表示,“感谢四位艺术家们通过原汁原味的萨尔茨堡演绎,让中国听众触摸到莫扎特的心跳。”

音乐传统的当代传承

萨尔茨堡莫扎特四重奏的成功上演,不仅是“西城·萨尔茨堡音乐周”的华丽开篇,更彰显了这一文化品牌的深远战略意义。

音乐周以莫扎特的故乡——萨尔茨堡为纽带,将世界顶级的古典音乐资源引入西城,为市民打开了一扇直接接触欧洲古典音乐核心的窗口。这不仅是一次艺术展演,更是中奥两国之间一次高层次的文化对话与文明互鉴。

音乐周不仅为北京“演艺之都”建设注入了国际化活力,更搭建起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萨尔茨堡与北京在文化脉络中展现出惊人相似性,音乐周通过系统展现萨尔茨堡百年的音乐传统,让萨尔茨堡的古典基因与北京的文化底蕴产生共鸣。

后续的“西城·萨尔茨堡音乐周”还有更多精彩内容。11月2日至3日,萨尔茨堡州话剧院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演出舞台剧《音乐之声》,而萨尔茨堡SAOS乐团则将在国家大剧院呈现莫扎特歌剧经典音乐会。

相关知识

萨尔茨堡莫扎特四重奏奏响纯正德奥之音,京城乐迷沉醉弦乐之夜
法国钢琴家埃莱娜·格里莫与萨尔茨堡室内乐团奏响古典主义辉煌
蒂勒曼执棒奏响纯正德奥之音
携手奥地利萨尔茨堡,朝阳黑庄户建“音乐小镇”
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在“音乐之城”萨尔茨堡演出
郎朗再创亚洲音乐家纪录!萨尔茨堡音乐节16次献演震撼全场,古典音乐黄金时代再现
2023北京国际音乐生活周五一亮相 黑庄户将与奥地利萨尔茨堡共建音乐小镇
音乐之都奏响东方之音
深圳莫扎特音乐周即将开幕 七部经典之作带来纯美画卷
弦乐之夜,凝聚俄式浪漫与欧陆风情

网址: 萨尔茨堡莫扎特四重奏奏响纯正德奥之音,京城乐迷沉醉弦乐之夜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42158.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