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梁晓声、王干到深大开讲,受聘为客座教授

近日,深圳大学“荔园金声讲堂”暨第3届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电影周“碰撞场:电影大师校园行”第三场活动在深大举行。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梁晓声,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作家兼学者王干受邀担任主讲嘉宾,围绕“影视文学改编的创作密钥”展开深度对话。深大正式聘任梁晓声、王干为客座教授。

拆解影视与文学的跨界关联

作为本次“电影大师校园行”的重磅环节,两位主讲嘉宾凭借深厚的行业积淀与多元的实践经历,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的分享。

梁晓声以《人世间》等作品奠定文学地位,并有24年影视行业经验,亲历中国电影从复苏到市场冲击的完整历程,其影视创作贯穿数十年,形成“创作长跑”。王干长期从事文学评论与编辑工作,擅长从经典案例中剖析文学与影视改编中“守正与创新”的平衡。

在梁晓声看来,改编的关键在于“取舍”——需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同时,善用影视艺术特性。他以“蒙太奇”为例,指出镜头语言能通过组合无生命物象传递情感,这种感染力是文字难以替代的,有时一个空镜、一次静默,就能胜过千言万语。

聚焦现实探讨城市叙事

在活动的互动环节,现场师生踊跃提问,问题聚焦青年创作、改编选择等话题。

“作为土生土长的深圳人,如何像《人世间》那样聚焦平凡人,在文学创作中捕捉城市烟火气?”深圳大学人文学院2025级国学班本科生吴宜轩向梁晓声现场求教。“深圳本身就是创作富矿。青年创作者的优势在于身处其中,能直观感受城市动态,不妨从身边的平凡人入手,用报告文学、诗歌、人物特写、微短剧等形式,去反映深圳的生活,以真实感打动受众。”梁晓声说,“现在的原生态记录,未来就是珍贵的城市记忆。”

面对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高中学生唐诗然“如何将身边人物写活”的提问,梁晓声分享创作方法论:写活人物需要天赋与积累——天赋体现在对语言、情感的敏感度,积累在于多读经典,“关键是要选准能体现人物特质的细节,而非罗列素材,同时要学会共情,理解人物内心才能让作品有温度。”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伍曼娜 通讯员 黄海纯 郭怡伶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霍健斌

相关知识

著名作家梁晓声、王干到深大开讲,受聘为客座教授
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受聘黑龙江大学客座教授
文学与电影的时代对话,梁晓声、王干畅谈影视行业发展
74岁著名作家梁晓声到河南,随身的布包里装了……
作家梁晓声、王干齐聚深圳西丽湖大讲堂,对谈“文学与生活”
送别!著名作家去世,享年100岁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王亢受聘为黑龙江省歌舞剧院签约艺术家
著名作家逝世,享年100岁
送别!著名作家逝世,享年100岁
梁晓声新作《不装深刻》:“活到今天,我再也不想装深刻了”

网址: 著名作家梁晓声、王干到深大开讲,受聘为客座教授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42936.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