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气,五百年前的王阳明家训字字珠玑

有人曾说,中国古代有三位半圣人,孔子、孟子和王阳明,其中半个是曾国藩。儒家的核心思想被称为孔孟之道,孔子和孟子自然是儒家的伟大代表,开创了时代的先河。但为何王阳明也能与他们并列呢?儒家圣人的标准有三个:立言、立德、立功。从这三个方面来看,王阳明完全有资格被称为儒家圣人。他最为出色的地方在于他的阳明心学。许多古人都有家训的传统,王阳明也不例外。他的家训深深蕴含了心学的思想,不仅在当时对后代有着极大的启示,放到今天来看,也依然是值得深思的智慧结晶。 这篇家训,也被称为《示宪儿》三字诗,模仿了三字经的格式,全文一共九十六字。它将王阳明的心学理念融入其中,传承给子孙。乍一看,这篇家训语言简单,似乎并无特别之处,但细细思索后,它却透露出许多关于人生的深刻道理。最为可贵的是,整篇家训没有浓厚的封建礼教色彩,也没有任何高高在上的训示,而是充满了发自内心的真诚与温暖。

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这几条看似简简单单,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理学家们提到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的心学也有类似的说法,但他的天理定义却与理学有所不同。理学中的天理是指道德规范和伦理教条,而王阳明认为,天理应从人心出发,即心即理。这十二个字,实际上就阐释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核心思想。 举个例子,吃饭时,肚子饿了需要进食,这是天理。但如果每顿饭都要追求山珍海味,那就是不必要的欲望。王阳明并不反对欲望,反对的是欲望的无节制。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偶尔享受奢华的食物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因为欲望而不顾经济状况去追求奢华,这就属于人欲失控了。王阳明反对的是这种失去节制的欲望。同理,游戏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贪欲,贪的是安逸与享乐。 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所谓能下人,意味着能够放下自己的身段,抛开高傲的姿态,与人交往时谦虚有礼,而不是盛气凌人。很多时候,摆架子的人其实眼界狭窄,难以看到未来的机会。中国有句老话:莫欺少年穷,这意味着不要看轻那些暂时身处困境的人。韩信当年为了求生存,甚至不得不钻入别人的裤裆,但谁能想到这个少年后来会成为一位伟大的军事将领?同样,朱元璋也曾是个放牛的孩子,最终却坐上了帝王之位。人生的轨迹无法预知,但时间会给每个人带来不同的机会。 与人交往时,还要有容人之量。凡事不要斤斤计较,特别是那些不涉及原则问题的小事。生活中,很多人总是喜欢占小便宜,一旦觉得别人对自己有一丁点儿亏欠,就会想尽办法去弥补,甚至因为这点小事无法安心生活。实际上,这类人常常会过得不太如意。因为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宽容和舍得。能够包容他人的人,通常也能收获更多的朋友和支持。 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心地的重要性,而这一点也是心学与其他学说的最大不同。大部分的学问都是从外部学习的,先掌握道理,再用来指导实践,但王阳明却认为,这些道理其实都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想要做到仁爱孝顺,其实不必遵循外界的刻板标准。王阳明曾回答他的弟子,孝顺父母的标准并不统一,只要从内心感受到对父母的关爱,给他们加件衣服、买件凉席,或者为他们打扇子,这些行为本身就已经是孝顺了。 从这些方面来看,王阳明的心学其实强调的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关注内心的感受,而不是外在的形式约束。这种思想上的解放,是对人性的一种尊重和理解,也正因为如此,阳明心学才得以在日本传播开来,并成为明治维新时期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相关知识

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气,五百年前的王阳明家训字字珠玑
卢姣姣:心光如月照青山|读郦波《五百年来王阳明》
五百年前的王阳明,为何直到今天仍然备受推崇?
王阳明与儒学结缘,还早在十六年前
一个人走上坡路的迹象:能容事,会容人,懂容己
我的山茶花殿下早在五百年前就离去了
我的山茶花殿下早在五百年前就逝去了
王阳明:删繁就简,是人最难得的境界
大型原创舞剧《王阳明》在郑州精彩上演,演绎“知行合一”的心学之美
夜读 | 真正的大格局:容言、容人、容事

网址: 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气,五百年前的王阳明家训字字珠玑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43128.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