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川剧《梦回东坡》摘得文华剧目奖

11月4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上传来好消息,由四川省川剧院、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共同出品的川剧《梦回东坡》荣获第十八届文华奖“文华剧目奖”。

这场“川韵东坡梦”,不仅在舞台上延续着文化的传承,更在一次次演出与掌声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川话川味演绎

传递川人乐观豁达

作为承载四川文化基因的重量级川剧作品,《梦回东坡》以梦为依托,以戏曲舞台空间转换为载体,采用非线性结构,追溯了苏东坡黄州悟道、修建雪堂、壮赋赤壁、惠州造桥、儋州化民,以及和王闰之的爱情故事。

“《梦回东坡》的呈现特别‘四川’,地道的四川方言频出,拉近了川剧和观众的距离。”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省川剧院院长、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陈智林说,这部作品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苏东坡的人生轨迹,传递四川人的精神内核与人生风范。他特别提到剧中“壮赋赤壁”段落,认为这是诠释四川人精神的关键场景,“苏东坡在困境中依然能创作出《赤壁赋》这么豪迈的诗词,这种在逆境中依然乐观、豁达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从领衔主演到“托举”自己的学生亮相文华奖的舞台,陈智林始终将“传承”与“创新”作为川剧发展的核心方向。他说:“文华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成熟的艺术家的赛道,这个赛道会培养他们对文化的自信,在精益求精中提升他们的意识高度,上升他们的文化感悟。”

“创新”与“传承”

新生代演员逐步成长

相较于以往的演出版本,《梦回东坡》在剧本创作、音乐编排、灯光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更为精细的打磨与提升。例如,在音乐设计中,著名作曲家李天鑫致力于破解川剧“好看不好听”的行业难题。他将现代和声与传统曲牌结合,让川剧音乐既保留“川味”,又更具听觉吸引力。

在一些关键情节中,他还将川剧“帮腔”特色与主演唱腔深度融合,在放大情感张力的同时,守住川剧的独特韵味,力求达到传统技法与情感需求的完美契合。“我希望通过《梦回东坡》的音乐,让观众看到川剧的更多可能性:它可以很传统,也可以很现代;可以很厚重,也可以很灵动。”李天鑫说道。

舞台上,雷云饰演的“苏东坡”形象立体、鲜活,舞台下,拥有20余场演出经验的他坦言,“压力很大。”为塑造好这一角色,他养成了“每日研词”的习惯:翻古籍、查注释,逐字确认含义,甚至对比苏东坡不同时期的诗词风格,揣摩其心境变化。他将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转化为观众能看懂的舞台语言,用川剧的程式功法、细节表演传递情感。

首演以来,《梦回东坡》先后开展多轮巡演,持续打磨提升,给全国多地的观众留下了东坡诗韵风骨。不少观众在观演后激动地表示:“这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与苏东坡跨越时空的灵魂对话。”“以四川剧种演绎四川文化名人,使我们观众身临其境。”“川剧的韵味与东坡的风骨结合得太完美了,看得心潮澎湃!”(记者 王静宇 供图 四川省川剧院)

相关知识

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川剧《梦回东坡》摘得文华剧目奖
《梦回东坡》等荣获四川文华奖剧目大奖 第三届四川艺术节圆满闭幕
新编川剧《梦回东坡》即将亮相
新编川剧《梦回东坡》开演,将角逐第十八届文华奖
青年演员挑大梁《梦回东坡》获第十八届文华奖剧目奖
陈智林领衔 川剧《梦回东坡》火热排练
历史川剧《梦回东坡》走进达州渠县
川剧《梦回东坡》亮相眉山 讲述苏东坡璀璨一生
川剧《梦回东坡》从成都出发 开启“寻迹”之旅
首次进京!川剧《梦回东坡》2024春季全国巡演大幕即将拉开

网址: 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川剧《梦回东坡》摘得文华剧目奖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43132.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