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远没有被文学照亮

从殷慧芬的《汽车城》到胡志伟的《车轮滚滚》,将上海一个巴掌大的工业小镇写出了名,名气大过底特律和狼堡……

文/颜光明

友人寄来《车轮滚滚》。读罢,有重温历史,恰似大河在奔流。作者是我熟悉的朋友。他叫胡志伟。上汽大众报的主编。25年前,殷慧芬长篇小说《汽车城》问世时,胡对我说过,他也要写一部类似的小说。今年4月,他没有食言,终于兑现。拿出了45万字的皇皇巨著。发来邀请,参加他的首发式。因有事,没去成。不过,我惦记着这本书。友人得知,快递了一本。花了很长时间才读完。

这期间,我重又拿出殷慧芬的《汽车城》,看了一遍。后又去了奇瑞,了解当年同名电视剧的拍摄情况。再从历史的角度,找出张洁的《沉重翅膀》,同是将阿瑟▪黑利的《汽车城》也翻了出来。这样,有了时间跨度(长达四十余年),以不同视角和经历,包括背景、国度、层级和文化,对照不同的场域看汽车,有了新的感觉。

殷慧芬《汽车城》的创作和出版,可以说是上海汽车工业建设的“文化配套工程”,得到方方面的重视和支持。后来此书获“五个一工程奖”、“上海文学艺术成果奖”就是证明,为安亭汽车城的出名作了铺垫。今天看来,这是有着珍贵历史意义的记录。许多人也许不知道上海汽车合资的艰难和曲折,包括其中的风波,甚至观念冲突等,读了这本小说,会以故事的方式还原历史,留下时代的标本。

今天,读胡志伟的《车轮滚滚》,可以聚焦邮票那点大小的工业小镇是如何变成汽车城的日常。其中人物和故事,事件和细节,以及冲突和原委等,有相当部分是还原了“历史况味”,看到了由时间演绎留下的印痕。这种诚实的记录,可以找到对应的历史,还能找到相应的人和事,这就有了工厂的味道,以及小镇的烟火气。弥补了“汽车史”的空白。

我不敢把《汽车城》与《车轮滚滚》相提并论,也不敢说,这是“姊妹篇”,但从背景和视角上来看,有相同的文化属性,受制于工厂的局限,这就摆脱不了故事的纪实性。不过,我还是十分兴奋,终于看到了一部以文学的名义完成的“汽车厂史”,虽有重叠,但不妨碍叙事。读来津津有味,不免浮想联翩,有助于跳出盘子,提供了想象空间。

回过头来看张洁写的《沉重的翅膀》和黑利写的《汽车城》,就有了张力和思想性,将观念冲突与社会表情置于现实主义批判,这就有了当下性,而不是纯粹的文本创作。事实上,当下汽车圈发生的故事要比小说更精彩,要比文学更有魅力。我不敢说文学已死,但文学的苍白正在失去它的地盘这是事实。

尽管如此,我还是看到了文学的光亮照进了汽车。从殷慧芬的《汽车城》到胡志伟的《车轮滚滚》,将上海一个巴掌大的工业小镇写出了名,名气大过底特律和狼堡,而它的故事要远胜于世界上任何一座汽车城,却远没有被文学照亮。

2025.11.11

相关知识

就冲你跑这么远陆运汽车,就得跟大宝交个朋友
湖南洞口:“文学照亮三湘”名家大讲堂
“文学照亮生活”——中国作家“文学公开课”江津开讲
驰骋于文学旷野,宝骏汽车携手骏马奖助推少数民族文学高质量发展
文学照亮生活,苏锡通园区这场文学分享会干货满满!
哪吒汽车CEO被员工围堵讨薪
文学照亮劳动的人
厂长找不到汽车问题,男人一来就发现了,成功被录用
锦绣安宁,罗慎远 打脸文学!
从信达雅中看汽车

网址: 汽车远没有被文学照亮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44165.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