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追忆王火:他是令人“心神安定的榜样”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王火(朱建国)

11月23日晚,著名作家王火先生逝世。封面新闻记者随即联系正在宜宾李庄参加十月文学奖活动的阿来。得知消息后,他十分意外,“啊!太突然了。我知道他这段时间身体不太好,但没想到走得这么快。”阿来声音低沉地告诉记者,考虑到王火先生年事已高,近年来他很少前去打扰,“但心里一直默默惦记着。如果我在成都,肯定会直接开车去殡仪馆送王火老师最后一程。”次日上午,阿来表示,他将出席王火先生告别仪式,向他作最后的道别。

读《王火传》:他用饱蘸心血的笔发出向往光明的召唤

2025年7月,《火铸文心:王火传》由中国言实出版社与四川文艺出版社联合出版。著名作家阿来为该书撰写了题为《文心诗魂,火铸乃成》的长篇序言。在序中,阿来提到,这些年常听外省作家说:“你们四川作家真有福气,有两位‘百年珍宝’——一位是马识途马老,一位就是王火老师。”关于王火,阿来写道,虽然“没有频繁往来,但不即不离,亦觉温暖。在这个作家们也难免急功近利的时代,老师的存在,便是在风起云涌中一个令人心神安定的榜样。”

《火铸文心:王火传》

《火铸文心:王火传》生动呈现了王火从抗战时期以笔为枪,到投身出版事业、甘为人梯的丰富人生,展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与不朽文心。这部传记不仅是王火个人的生命史,也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风骨与精神的真实写照。

在为此书作序前,阿来仔细阅读了全书,“这本书将我带回了20世纪,尤其是三四十年代的重庆。我仿佛看到日军飞机轰炸下,长江与嘉陵江面水柱冲天,房屋化为废墟,也看到那个时代的人们。”

对于传记的主人公王火,阿来笔下充满敬意:“那个青年学生,在血与火的年代,放弃了父亲所取的名字,给自己起了一个新名字:火,王火。火,是黑暗中的光亮,是寒冷时的温暖,是绝望中的希望。火能毁灭,也能熔铸再造。正是时代之火,锻造了这个青年。他从日寇铁蹄下的中国东南出发,怀着宁愿牺牲也不做亡国奴的坚定意志,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大西南,来到抗战大后方。他学习、观察、思考并写作,立志以笔报国……在我尚未出生的年代,他就以一个青年对国家的赤诚,用锐利的笔锋刺向黑暗与腐朽,也由衷歌颂为民族存亡而战的光明力量。他自己历经苦难,因而更能体察人民的痛苦,并将这份体察升华为对光明的向往,用饱蘸心血的笔发出召唤。”

阿来谈《战争和人》:主人公童家霆即王火本人

阿来在文中提到,他初识王火时,“王火老师已年过六旬。那时,我已读过凝聚他一生心血,尤其是青年时代在动荡经历中建立起家国认知的大书——《战争和人》。我热爱这部巨著。通过它,可以认知一个时代,认知那个时代的寻路青年。那是一条中华民族救亡图存、重新崛起的道路,也是个人融入时代、奋不顾身、赴汤蹈火的伟大救赎之路。童家父子在大时代中的人生轨迹与心路历程,让我真切触摸到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在我心中,主人公童家霆就是作者本人。我仿佛看到年轻的王火,正行走在嘉陵江边。”

《战争和人》

阿来还透露,他三十岁读《战争和人》时,曾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坚定伟岸的作者形象。“那时我刚步入文坛,到四川作协参加基层作者培训。开班时介绍台上嘉宾,有两位作家的形象与我读他们作品时的想象截然不同。一位是艾芜老师,那样平静瘦弱的人,竟是走过艰难长路、写下《南行记》那样南方丛林传奇的作者;另一位,就是王火老师。他比艾芜更高挑挺拔,面色红润。同样是亲身经历、用心体察过那个动荡年代的人,他端坐台上,神情温和,脸上洋溢着谦逊的微笑。后来,当我也不再是毛躁青年,才明白那是一种境界,一种超然的境界……《论语》中子夏论人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前两句,正是我认识王火老师三十多年来,他始终留给我的印象。那种超然的温润与平和,令人望之俨然。而靠近他时,除了‘即之也温’,实在想不出更贴切的形容。”

相关知识

阿来追忆王火:他是令人“心神安定的榜样”
《莫愁猎火狼烟,前路有高适》:书写作为榜样与力量的高适
阿来:诗歌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
青年阿来如何从诗歌走向小说?阿来在河北大学分享创作的“第一个台阶”
作家马识途去世,阿来缅怀:他在小说艺术上有自己的探索
追忆马识途:封笔不停笔 逍遥知天命
永恒的记忆,玟小六的宝贝邶,那段时光令人追忆无尽
文学|阿来诗集《从梭磨河出发》:我的心房是一个巨大的蜂巢
阿来:往前走,一直往前走
岑参诗中的成都是什么样?168万网友元宵节听阿来娓娓道来

网址: 阿来追忆王火:他是令人“心神安定的榜样”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47375.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