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目里的幽光与心契


刘逸生先生(1917.07-2001.10)
◎群山
自南宋《草堂诗余》以降,词林选本多奉苏辛、周柳为圭臬,鲜有越雷池者。刘逸生《宋词小札》(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初版)的选目却独辟蹊径,于词史隙缝中采撷幽光,将晏几道、王安国、李冠、杜安世之流密集载入,犹如以词为碑,为那些名不挂史简的失意者立传,亦悄然补全北宋词从“伶工之语”到“士大夫心”过渡的断章。对于这般独特选目,前人点评、当代学界重估及书友看法,或赞其不循流派,或叹其偏爱冷门,却似乎未察其深处还藏着一条未被道破的暗脉:以词心为尺,不问声名显晦,只取照见人性本真的文字,完成一场跨越千年的精神相契。
被遗忘的词作里藏着更鲜活的人性温度
词自晚唐五代至北宋渐从歌台舞榭走向书斋案头,张炎《词源》“词欲雅而正,志欲高而洁”的主张为后世选家奉为圭臬,多专取志高言雅名篇,摒弃写心寄意的小众之作。刘逸生却反其道而行,不以外在声名衡量,唯以词心为归。他所选者多是不合时宜之人:晏几道沉于旧梦,王安国直忤权贵,李冠名迹难寻,杜安世词显人隐。这般选择绝非偶然,更像是跨越千年的惺惺相惜,以选目为笔,为词史边缘化的词人写下妥帖注脚。通观全书,选目逻辑贯穿深刻人文关怀——词史本应是众生心性的写照,而非少数名流的独角戏,被遗忘的词作里藏着更鲜活的人性温度。这种理念虽无明确宣言,却通过对杜安世《端正好·槛菊愁烟兰泣露》的深情观照、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的细腻共情,悄然渗透字里行间。
在选中的词人里,晏几道分量尤为突出,其词占十首之多,为全册之最。身为“太平宰相”晏殊之子,晏几道一生仕途蹇滞,却守着一份痴气,将满腔心事尽付笔端。其《小山词》自序称词作“补亡校勘,聊以自娱”,因“往者浮沉酒中,病世之歌词,不足以析酲解愠”。词史对他评价两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肯定其词“甚为当时推挹”,却受清代“醇雅”观念影响,对艳情题材有所保留;黄昇《花庵词选》引黄庭坚语称其词“高唐、洛神之流”,推崇雅正风致。刘逸生不盲从定论,所选非其最著名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而是《生查子·关山魂梦长》《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这类浅语深致的佳作。“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无典无饰,只写寻常相思却入木三分;“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不涉家国,仅记市井闲愁却自有清韵。刘逸生正是懂了晏几道词间的孤独。小晏一生不事权贵、不逐潮流,自困于“旧时月色”般的过往,将半生失意与满腔深情尽藏词间。《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中“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看似宴饮暖意,实则藏着天涯孤旅的片刻慰藉,这种于繁华中见孤寂、热闹中藏清愁的深婉笔触,正是他格外珍视的“真”。这种守真,恰与他自身治学之道一脉相承。刘逸生出身清贫、学历不高,却以“学海苦航”的执着深耕古典文学,毕生致力于诗词普及,不求闻达,只想将“藏在深闺人未识”的词作带到寻常读者面前。他解读晏几道词不用考据堆砌隔阂,只以“读词如读人”的共情视角,点出“痴人自有痴语,痴语方见真心”的妙处。选十首晏几道,实则是选一种不向世俗妥协的精神,那些不被时代认可的痴、不被主流接纳的真,本就是词之为体最珍贵的精神底色。
若说晏几道之词胜在“真”,王安国的《清平乐·留春不住》则以“骨”立世,成为选目里一抹亮眼清骨。身为王安石之弟,王安国本可借兄长之势青云直上,却秉性亮直、疾恶如仇,屡次直言反对新法,终被罢官归乡、郁郁而终。《宋史·王安国传》载其罢官后“日以诗书自娱”,这首词正是他心境的真实写照。“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藏着留不住仕途的无奈;“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道尽对世事无常的慨叹;“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梨花”更彰显其宁守清贫、不附权贵的铮铮气节。安国词作流传至今者寥寥,唐圭璋《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仅收录六首,除《清平乐·留春不住》外,其余多鲜为人知,少见历代选本收录;词史提及他,也多因与王安石的兄弟关系,其词作价值鲜少被单独论及。刘逸生精准捕捉到这份词间清骨,不仅将其置于书中显要位置,更围绕“梨花”意象解读:他将词中歌女“小怜”的心境与安国性情勾连,指出小怜不恋画堂朱户、只慕“春风自在梨花”,恰是“人生的幸福不在朱门大户,而在大自然里”,这份对自由的向往,正是王安国“轻视荣华、追求个性自由”的人格写照。刘逸生之选王安国,并非为选一首小众词作而选,而是为北宋词补上正直不屈的精神维度——词不仅可写风花雪月,亦可写文人骨鲠,更可成为乱世中精神独立的宣言。他将“梨花”与“朱户”的对立,落脚于清流风骨与官场俗态的分野,让小众词作有了映照时代精神的厚度。
为词史补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一笔
除为失意文人立传,刘逸生的选目更藏着对词史的温柔补白,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便是绝佳例证。王观在词史中虽有姓名,却常被归入“婉约派支流”,词作多被选本冷落,《宋词小札》却特意收录,与晏、王等人并列。“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刘逸生解读为“语带双关”,既写江南山水如女子秀眉媚眼,也暗指鲍浩然要见的“眉眼盈盈”之人,这份“天衣无缝的扣合”尽显手法高明;“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一句,他点出“春”不仅是季节,更是人事团圆之暖,让送别词跳出悲戚,变得轻松活泼。刘逸生直言这首词“比喻巧妙、耐人体味,新而不俗、雅而不谑,比起敷衍应酬之作有死活之别”。这首词的入选,拓宽了选目的“真”之维度:真情不止于失意之悲、孤寂之叹,亦有送别里的明快牵挂、祝福中的温暖双关。他以选目智慧,为词史补上“清新送别”的一角,让世人看见词的“真”可沉郁可轻快,只要笔墨间有真诚脉搏,便值得郑重拾起。
李冠、杜安世的词作,则从“北宋词演变脉络”维度,填补了风格过渡的空白。二人在词史上几近隐形:唐圭璋《全宋词》仅录李冠三首,杜安世虽存四十余首,却多被归为“婉约末流”,鲜少进入通行选本。刘逸生偏将其与晏几道、王安国并列,实则精准捕捉到北宋词从“伶工之词”向“士大夫之词”演变的中间态。北宋初年词多为伶工代言,题材困于闺阁情爱、伤春悲秋,直至范仲淹辈方将士大夫情怀注入词中。李冠《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虽写伤春却跳出闺阁视角,以男性“闲步”为切入点,融个人怅惘与春日暮景,是过渡的典型;杜安世《端正好》虽与晏殊同题,却少了闲雅,多了“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的直白通俗,恰是北宋词“雅俗共赏”的雏形。刘逸生的选目智慧,正在于不被“显隐”“优劣”标签束缚,从二人词作里窥见北宋词演变的关键节点——词史的完整脉络,本就该包含这些“过渡性”笔墨,而非仅由名流佳作拼接而成。
仔细品味,老夫子之选绝非为的猎奇,而是为词史补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一笔。词史多推崇苏轼“以诗为词”的革新,似乎忽略了苏轼之前,李冠、杜安世、王观这类词人已在默默破局。他们将词从歌台舞榭拉到日常闲居,从代人言情变成自我抒情,让词成为文人表达个体生命体验的载体。李冠的“闲步”是士大夫日常写照,杜安世的“寄笺”是普通人的相思直白,王观的“送春”是文人温润情怀,这些词作共同构成北宋词转型期的多元面貌。选此三人,便是让我们看到,北宋词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无数小众词人铺路搭桥,才成就了“词至北宋而大”的局面。刘逸生虽未明言这一演变脉络,却以选目编排无声勾勒出词史从“俗”到“雅”、从“群体”到“个体”的转型轨迹。而选目之妙更在“排”:将杜安世《端正好》附于晏殊之后,展现“同题不同境”——晏殊词胜在含蓄,“无可奈何花落去”藏闲雅哲思;杜安世词胜在真切,“山长水阔知何处”道直白牵挂,二者共同诠释“愁”的多元表达。将晏几道《生查子》与李冠《蝶恋花》并列,盖因二者皆写相思,一写离别之苦,一写偶遇之怅,构成私人情绪的完整图谱。更巧的是,将王观《卜算子》置于王安国《清平乐》之后,一为“自在梨花”的清骨,一为“和春同住”的温润,形成“刚柔相济”的精神呼应,让不同气质的词人完成跨越时空的对话。
让宋词深处的幽光穿透时光尘埃
这种选目能跳出俗套,核心在于不逐显学、坚守本心的治学底色。真正的学问,藏于远离喧嚣的沉静坚守,而非趋炎附势的主流追捧。20世纪80年代学界,古典文学研究仍聚焦名家名著,普及读物亦难逃“苏辛、周柳”窠臼,刘逸生却以《宋词小札》撕开单一审美格局的裂口。书中虽收录苏轼《念奴娇》、柳永《雨霖铃》等经典,却执拗地不愿让失意者、隐形人被词史永远掩埋。那些冷门词作,本是宋词肌体的毛细血管,虽不似主动脉般奔腾壮阔,却输送着最鲜活的生命温度:没有“大江东去”的雄浑,却有“关山魂梦长”的真挚;没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缠绵,却有“春风自在梨花”的清骨。
《宋词小札》以选目为舟楫,载晏几道、王安国、李冠、杜安世、王观诸人穿越千年尘烟,与后世读者遥遥相逢。这份跨越时空的相逢,正是此书最珍贵的价值。它让我明白,宋词的魅力不仅在于豪放派的家国情怀、婉约派的儿女情长,更在于小众词作里的真与骨:真在不掩饰失意,不刻意拔高;骨在不依附权贵,不随波逐流。好的词选从不是名流的花名册,而是词心的纪念馆。刘逸生以一己之力,为被历史遗忘的词心立传,其功不在一时之誉,而在为词史存一份孤证,为后世留一份初心。在信息碎片化的当下,此书的选目逻辑更具深意:真正的经典无关声名显晦,只在于能否穿越岁月长河,与人心深处的本真相遇。而刘逸生所做的,正是为这份相遇架起一座精神桥梁,让宋词深处的幽光穿透时光尘埃,照亮更多人的心灵。
相关知识
选目里的幽光与心契
所有人都笃定保罗是天选之子,而契妮只信任自己
普里契特家与橙汁组三对伴侣默契十足
天选古装圣体,剑眉星目是否成为他的标志?!
短剧《心契》我已全力以赴,必能超常发挥
《目师传》道纪:你的心是什么心?李双林
目之所及! 苏牧心死而复活的真相!
真是泪目了,周左与顾曼丽的诀别深深刺痛了我的心!
共读“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梁祝念对了吗?
秋水目,玲珑心,还有800个心眼子的老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9150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4437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70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511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569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618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657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987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983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