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民俗|正月十五元宵节

原标题:画说民俗|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开灯祈福通常在正月十四夜便开始“试灯”,十五日夜为“正灯”,民间要点灯盏,又称“送灯盏”,以进行祭神祈福活动。

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汉明帝永平年间,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后来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南北朝时,元宵张灯渐成风气。梁武帝笃信佛教,其宫中正月十五大张灯火。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更为密切,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

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有赏花灯、吃汤圆、吃元宵、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正月十五吃元宵,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寓意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把谜语写在纸条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编绘|杨仕成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画说民俗 |正月十四喝亮眼汤
画说民俗|正月十三点灶灯
画说民俗 | 正月十二 老鼠生日
画说民俗 | 正月初九登高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19句不落俗的祝福文案,愿太平盛世,万家平安
画说民俗 | 正月初十 石头节
跟着民俗专家来Get元宵节知识
兔年说兔,正月十五话习俗
正月十五元宵节,不论贫富,牢记“做3事”,寓意吉祥好运人团圆
乐清市各地积极开展“舞起龙灯庆佳节”元宵节系列活动

网址: 画说民俗|正月十五元宵节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4917.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