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十大好书”
原标题:2023年2月“十大好书”
2023年2月“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
1.《一瓣心香——叶嘉莹诗词论稿》
叶嘉莹 著
ISBN:978-7-100-20633-4
定价:48.00元
曾有人问我:中国古典诗词会灭亡吗?
我以为不会。
中国古人作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融入自己的理想志意而写的;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动写了出来,千百年后再读其作品,我们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
所以说,中国古典诗词绝对不会灭亡。因为,只要是有感觉、有感情、有修养的人,就一定能够读出诗词中所蕴含的真诚的、充满兴发感动之力的生命,这种生命是生生不已的。
本书是叶嘉莹先生的诗词论稿,书中讲述了叶先生与莲花及佛法的因缘,探讨了中国词体的起源与特美,论及中印文化交流对中国诗歌的影响,并“别求新声于异邦”谈到西方文论与中国词学。书的最后还记录了叶先生诗中的梦与梦中的诗,并以九十岁的回眸生动展现了先生诗词一生的心路历程。
2.《美洲印第安人的图画文字(全两卷)》
[美]加里克·马勒里 著
闵锐武 孙亚楠 译
ISBN:978-7-100-21580-0
定价:398.00元
一部以“图画文字”命名的研究性著作
研究印第安人图画文字的奠基之作
研究美洲图画、图画文字领域绕不开的学者
1893年,根据加里克撰写的民族学局1888-1889年度报告,华盛顿特区政府出版局出版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图画文字》一书。这是 世界范围内第一部以“图画文字”命名的研究性著作,几乎涵盖了人类学的所有领域,是研究印第安人图画文字的奠基之作,被多次再版,至今历久弥新。在全球人类学界、民族学界、古文字学界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历久不衰。
全书以印第安人图画文字为主线对美国本土印第安人文化的一次详尽梳理,话题几乎 涵盖人类学所有领域的内容,比如生死命题、家庭生活、教育、战争、宗教、习俗、历法等等。
作为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马勒里收集整理的图画文字首先是作为研究文化的透镜和工具;事实上,马勒里扎实的田野材料收集能力为此研究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图画文字实例, 书中使用1300多幅图画文字和54幅整页图画成为研究前文字与文字起源问题的珍贵一手资料。
特别是在进入20世纪以后,书中调查过的图画文字遗迹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很多图画文字的资料已经无法寻得了,书中保存下来的近1400幅图画文字的价值也就益发彰显,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这本书为文字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艺术学等研究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图画文字大观。
3.《爱因斯坦论政治》
[美]大卫·E.罗
[美]罗伯特·舒尔曼 编
方在庆 徐志凌 译
点击图片 购买图书
了解爱因斯坦对民族主义、原子弹问题、战争与和平的观点。
大众眼中的爱因斯坦是一个言语诙谐、头发蓬乱、品德高尚的老者。从某种程度来看,这个形象只是 他盛名之下的产物。
爱因斯坦完整的个人形象体现在他的一种 生活方式上,即明确回避世俗名利,但承担名声所带来的影响力与责任。与此同时,他倾向于以精巧的格言传达智慧,为他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增光添彩,而这些格言又因置于被视为爱因斯坦自创的独立于时间和空间的世界,而魅力倍增。
爱因斯坦的政治观点根植于他对道德责任矢志不渝的坚守,这也部分地解释了为何直到今日他的政治言论仍然对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只有未经现实世界检验的理想化的观点,才能被称作是天真的。
但是这类指责并不能用在爱因斯坦身上。他早期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中鲜明的实用主义也影响了他的政治观点。在不放弃原则的前提下,他不断做出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在反驳那些关于他的世界政府观点的批评时,他强调: 一个人的信念的力量必须“建立在透彻了解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客观条件的基础之上”。
他有人道主义和民主精神的本能,但是在评判思想时一直注意考虑该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 他也不是一个不问世事、离群索居的人。恰恰相反,在公共生活中,他经常与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一起行动,其中的名人包括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和伯特兰·罗素( Bertrand Russell)等。
在《爱因斯坦论政治》一书中,编者将爱因斯坦最重要的公开发表和私下交流的政治著作和言论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爱因斯坦形象。他并不是像人们以前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天真的、徒劳无功的理想主义者,恰恰相反,在政治问题上,他是一个既讲原则又灵活机动的实用主义者,他的言论反映出他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
4.《阿拉乌戈人(全两册)》
[西]阿隆索·德·埃尔西亚·伊·苏尼卡 著
段继承 译
一部关于美洲大地征服的民族史诗。
用诗歌的形式记录的智利历史。
拉丁美洲殖民地时期最早的一部史诗。
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曾说:埃尔西亚用他的《阿拉乌戈人》创作了一种新型的诗歌,以历史和诗歌的意愿使阿拉乌戈战争成为一场永垂不朽的战争。他为阿拉乌戈的民族英雄诸如考波利坎、拉乌塔罗,以及阿拉乌戈战争和阿拉乌戈人民的英雄行为树碑立传。
《阿拉乌戈人》 是拉丁美洲殖民地时期最早的一部史诗。在拉丁美洲和西班牙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全诗规模宏伟、气势磅礴,包括2634首16世纪流行的规范的11音节8行诗,共计21,072行。远长于荷马史诗《奥德赛》(约12,110行)和《伊利亚特》(15,693行)。也长于14233行的但丁的《神曲》。
诗歌主要描写16世纪中叶以瓦尔迪维亚为首以及后来的阿尔马格罗的西班牙征服军征服南美洲智利和智利中部土著印第安阿拉乌戈人的残酷历史。诗歌描写阿拉乌戈人民以不同形式顽强反抗征服者目的是摆脱强套在他们头颈上的桎梏的基本史实。诗歌详尽记述了西班牙征服者的残暴、野蛮、贪婪的丑恶行径和狰狞面目。同时诗歌也淋漓尽致地歌颂了智利土著民族阿拉乌戈人的艰苦卓绝的英勇抗争。诗歌还在不同的篇章描写智利自然风景和印第安人的风俗习惯。
5.《社会形态与符号景观》
[英]丹尼斯·E.科斯格罗夫 著
李倢 译
景观是什么?
景观是人类对地球面貌的改造
也是人类观看和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
我认为景观是一种社会及文化产品,是一种映射到土地上的观察方式,有着自己的技术和构成形态;它是一种具有限制性的视觉方式,对于与自然的关系,它减少了我们体验与自然关系的其他模式。
这种观察方式在西方有着独特的历史。在这段广阔的历史中,不同社会形态的特定社会和道德问题,都通过景观表现出来。
在景观理念所隐含的视觉、距离以及分离的意识形态下,也仍有一部分形象在强调我们对家园、生活、日常及季节性生活节奏的不可剥夺的体验。
本书介绍了自文艺复兴以来,在西方,作为一种文化概念而产生的景观思想及其起源和发展。景观理念代表了一种观看的方式 —— 一些欧洲人通过景观向自己和其他人表现他们的世界以及景观与他们的关系,以此臧否社会关系。
景观这种观看的方式有它自己的历史,那是更为广泛的经济和社会史的一部分;它有自己的假设和影响,其起源和含义远远超越了对于土地的使用和感知;它有自己的表达的技术,这些技术是与文化实践的其他领域共享的。
在今天,景观无论对于科学研究、土地规划还是个人愉悦,都具有重要作用,但它已不再承载那些在其最活跃的文化发展期所承担的社会或道德意义。
6.《英语的成长和结构》
[丹]奥托·叶斯柏森 著
刘小侠 译
ISBN:978-7-100-21435-3
定价:68.00元
点击图片 购买图书
本书是一部单卷本英语语言史学专著,大致以历史时序排列,重点讲述了英语从古英语到早期现代英语在词汇、形态和句法等语言层次上的变迁。本书首版于1905年,次年获法兰西研究院(Institut de France)沃尔尼奖(Prix Volney)。本书是一部单卷本英语语言史学专著,大致以历史时序排列,重点讲述了英语从古英语到早期现代英语在词汇、形态和句法等语言层次上的变迁。
7.《新音乐的哲学》
[德]特奥多尔·W. 阿多诺 著
罗逍然 译
ISBN:978-7-100-19898-1
定价:68.00元
音乐在二十世纪初之后发生了一次划时代的剧变:勋伯格与斯特拉文斯基等作曲家在十九世纪写下的作品,从问世以来直到当时对于人们仿佛从来都还是“新音乐”。
应当如何接受这些作品,如何理解音乐的这次剧变,如何面对貌似混乱的诸多流派,如何将音乐看作社会与时代的一部分,阿多诺在本书中给出的答案最为有力,也有着最为强大且持续的影响力。
直至今日,对于思想界为二十世纪上半叶音乐的发展史构建出的图景,以及二十世纪上半叶音乐的接受史来说,起到决定性影响的除了二战后的国际政治格局,依然是德奥思想家们在二十世纪中期所写下的一系列美学论著,而这其中最重要、最具奠基性的无疑是阿多诺的《新音乐的哲学》。
8.《霍布斯的生平与学说》
[德] 斐迪南·滕尼斯 著
张巍卓 译
ISBN:978-7-100-21600-5
定价:79.00元
本书是德国社会学家、思想史家斐迪南·滕尼斯的代表作,也是其在霍布斯研究领域的集大成之作。
在滕尼斯的笔下,霍布斯的一生是现代知识分子“奥德赛”命运的缩影,他经历了欧洲古今的大变革,却始终不放弃对思想家团体和公民同胞的理性启蒙、对世界新秩序的探索,堪称现代知识人的榜样。
此外,本书对霍布斯的思想体系做了详细且极富创造性的解读,在自然哲学、形而上学、物理学、人类学、道德哲学和国家哲学等方面,呈现了霍布斯的思想全貌。
本书关于感觉主义、现代主体身心合一的人性论阐述,以及对霍布斯自然法与国家学说的社会理论转化,是理解滕尼斯社会学思想的必要基础。
9.《环卫城市——从美国殖民地时期直到现在》
[美]马丁·V.梅洛西 著
毛达 王丽敏 译
在美国,液体废弃物疏排和处置的发展状况与欧洲一样糟糕。历史学家乔尔·塔尔(Joel A.Tarr)所称的“粪池-茅坑-淘粪工体系”在一定的阶段,还有足够能力应付许多社区人体排泄物和住家液体废弃物的处置,但随着这些社区有了快速发展,或因发生了如大量引水人户导致粪池和茅坑常被浸没这样的排污系统的重大变化,上述体系变得无法持续下去。
人体排泄物有时存放于可以外渗的粪池,但更多时候会进入地窖中或房屋旁边的茅厕中。茅厕相对较小,它的粪池或在填满后和被替换前被覆土关闭,或由住户自己或雇佣私人淘粪工清理。大多数城市的法令规定茅厕清理的时间是晚上,所以“夜土”(nightsoil)也渐渐成为人体排泄物的委婉替代语。尽管在很多年里,茅厕较为合理地解决了人体排泄物处置的问题,但这种装置很少是不透水的,需要经常性维护,同时也经常产生让人生厌的气味。
在许多社区,住家废水会就地排入附近的粪池或旱井,但更常见的情况是四处倾泻在地面之上。最好的情况是,这些废物会得到再利用、还田、或当作废料出售。不过,关于废物再用,特别是夜土再用的记录,美国和英国一样,时断时续,并不稳定。
城市的环境卫生关乎每一位居民的生活,城市环境卫生事件还在不断成为全球新闻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书不仅讲述了美国现代城市二百年来在饮用水质量改善、垃圾处理和下水道通畅方面变化的技术改进,更突出了逐步增强的公共卫生意识和生态理念,被认为是美国城市环境治理史的重要文献,对于中国发展中的大中城市日显突出的环境和公共卫生问题的治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0.《汉语新词语词典(2000-2020)》
侯敏 编著
ISBN:978-7-100-21777-4
定价:128.00元
点击图片 购买图书
过去的20年,产生了哪些汉语新词语?
(词条举例)
【囧】
形容词。<网>原为古字,意思是光明。现取其形,用来表示窘迫、郁闷、无奈。
【佛系】
区别词。随缘的,淡然的,无欲无求的。
【同理心】
名词。指站在对方立场,体会并理解他人情绪和想法的思维方式。
【长枪短炮】
比喻很多带有长焦、短焦镜头的照相机或摄像机。
【全碳气溶胶】
一种新型化工材料,密度极小,具有较好的韧性、吸附性和弹性。
【蒲公英式传播】
信息从一个出发点传播到其他若干点,再以这些点为中心进行传播。如同蒲公英的种子向不同方向扩散,在各地生根发芽,故称。
一部多年本新词语词典。
正文收录了2000年至2020年间产生的汉字开头的新词语4200余条,尤其关注人工智能、信息处理、生物医药等新兴科技领域的词语。
附录一收录了2000年至2020年间产生的符号词、数字词、字母词300余条,
附录二收录20世纪产生仍在高频使用、通用规范型词典未收录的新词语600余条。
这些词语集中反映了最近20年来中国在生活、教育、政治、经济、科技等多个领域的飞速发展,反映了人民生活及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
新年新春读新书
商务印书馆2023年2月新书发布会
2月8日 晚7:30
正在直播!马上进入直播间
参与互动抽奖 赠书福利多多哦
直播平台
京东入口
当当入口
2023年1月“十大好书”
end
每日一书
《蔷薇园》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2023年2月“十大好书”
商务印书馆发布10月十大好书
商务印书馆发布8月十大好书 “大师文集”新品致敬哲学经典
“中国好书”文学创作出版经验交流会在京举办
2023年中国·胡集书会在山东省惠民县举办
2022年度“世纪好书”半年榜发布,50种图书上榜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启动
《无名》北美定档2月17日 美国加拿大同步献映
2022年9月“中国好书”榜单发布
书香润中原 奋进新时代(喜迎二十大 中原更出彩)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