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万变不离其宗”,通晓这五种变化,各大法帖都不在话下!

原标题:书法“万变不离其宗”,通晓这五种变化,各大法帖都不在话下!

书法“万变不离其宗”,通晓这五种变化,各大法帖都不在话下!

优秀的书法作品总是变幻多端,但不管怎么变,总是“万变不离其宗”。在昨天的文章当中,我们分享了书法中的大小、粗细、宽紧、左右、以及墨色的浓淡变化。今天在这篇文章当中,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分享书法中的另外五种变化。

一是疾驰变化。

疾驰变化指的是我们行笔的速度的不同所造成的变化。不同的行笔速度会形成不同的作品气质,迅疾的行笔会让作品的气息偏于刚健,舒缓的行笔会让作品气息偏于婉约。

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比如颜真卿的《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原作虽然是刻本传世,但是仍然不难看出其中迅疾的用笔,以及大气磅礴的气势,钟繇的小楷《宣示表》行笔舒缓,其中就有一股安静祥和的气息。

一件作品当中行笔的疾驰可能会有多重变化,这种和谐的变化足以让作品呈现出如交响乐般,让人心神荡漾的魅力。

二是枯润变化。

钟繇《宣示表》

枯是指干笔,润是指湿笔。想要枯笔可以多用生宣。要想墨色更润,在用笔上,点画的提按顿挫、使转,需要书写者处理得干脆利落。

在墨色的枯润上,明代书法家王铎是一个极端典型。他所开创的“涨墨法”打开了书法用墨的新世界。

所谓“涨墨法”是指让毛笔吸饱墨,有时让墨水自然跌落纸上,形成墨团,加上自己指力劲健,又让文字点划呈现依稀可辨的状态。这种方法将书法中的枯润变化对比推向了极致。

王铎《忭京南楼诗卷》

三是狂静变化。

文字在二维平面中本来是没有狂静变化的,我们所说的狂静变化,主要是针对作品文字所展现出来的动势。狂放的作品不仅展现在用笔的疾驰上,也展现在字势的开展上。张旭、怀素的狂草就是狂放的典型。

具体大家可以结合宋徽宗的草书《千字文》和董其昌的《读书赋》进行理解。

宋徽宗的草书千字文,越往后就越不可收束,洋洋洒洒有黄河奔腾不息,一泻千里之势。

董其昌《读书赋》

而董其昌的《读书赋》每一个字都呈现出“静若处子”般安定、自然的状态,他晚年的作品都是如此。

四是真草变化。

真草变化也可以说是书体的变化,我们平常所见到的许多作品都是多种书体间杂在一起的,比如行草间杂、行楷间杂,不同的书体都有不同的书写范式。

整个书法史上最经典的一件作品,就是颜真卿的《裴将军诗帖》,没有之一。这件作品融合了真、行、草、篆、隶、殳书等一共八种书体,气势雄浑,宽博豪强,别有一番意趣。

颜真卿《裴将军诗帖》

五是危安变化。

这也就是米芾说的“险而不怪”,孙过庭说的“危而安”,这种危安的变化主要是通过文字点画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完成的。

楷书中欧阳询的作品就是以险绝著称。他的《九成宫碑》、《皇甫君碑》等经典作品,每一个笔画都像卯榫一样严丝合缝地契合在一起,稳定在千钧一发之处,不可挪动一笔。

欧阳询《九成宫碑》

了解这些变化,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分析作品,把握作品的艺术特质。通晓这五种变化,各大法帖都不在话下!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湖北襄阳米芾后裔迎故宫米芾法帖
古往今来,大师的书法,都逃不过这一个字!
风流米襄阳 书风传千载 襄阳米芾后裔六代人省博迎法帖
宁夏一大三男生用书法打造寝室版“陋室铭”
雪姬忍法帖剧情 雪姬忍法帖剧情简介
获嘉:书法搭建友谊桥梁
女人这五种表现,就是共享单车,送上门也不能要
书法成为一级学科,可设博士学位,前景几何?
以前奇人层出不穷,轻功上房等不在话下,为何科技时代他们消失了
承续晋韵:赵孟頫的书法美学

网址: 书法“万变不离其宗”,通晓这五种变化,各大法帖都不在话下!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6984.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