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人群:敏感不是我的错

原标题:高敏感人群:敏感不是我的错

《简单心理:向内看见》 简单心理著 新星出版社

你是否高敏感、低自尊,经常负面幻想、自我苛责?你是否有拖延症,经常抑郁、焦虑,还有一定的强迫症?你是否被家所伤,习惯讨好别人,还时不时被PUA?该书是国内领先的专业心理平台“简单心理”历时八年,以数百万的案例为基础,为大家打造的自我疗愈之书。我们时不时处在各种各样让人纠结的痛苦里,这本书旨在让你的人生发生有效改变,带领大家“向内看见”,接纳自己,学会与自己和解,抵达生命的自洽。

我的朋友琳达,做电影评论很多年。她有个特异功能:看到觉得不好的电影会浑身不舒服,甚至发晕、感冒,之后这个片子的最终票房也往往会塌陷。每次媒体观影会结束,片方都紧张兮兮地盯着她:“老师,身体咋样啊?”

我回回都觉得惊奇不已:这是通灵了还是老天爷赏饭吃?

直到我在“HSP特质人群”文献中看到一个极端案例:被试者说,难听的音乐会让他有生理反应——比如呕吐。我立刻想起了琳达,让她赶紧看看自己是不是HSP(Highly Sensitive Person,高敏感人群)。

比如说,这里有14种高敏感人群的常见表现:

1.对声音、气味、味道等异常敏感,警笛声或施工噪音可能“会让你有钉子砸头的感觉”。拥挤的人群、强烈的气味都可能会让你特别不舒服。

2.具有很高的“惊吓反射”,容易被一点声音偷袭吓到,因此怀疑自己“神经衰弱”。

3.常被误解。被大人评价为“害羞、内向”,被人指责为“神经质、想太多”。

4.像一块情绪海绵,倾向于“吸收、共情”他人的感觉,并常常因此精疲力竭;很怕疼,对咖啡因等中枢刺激成分敏感。

5.洞察力强,擅长发现别人可能忽略的微妙之处,比如表情、肢体语言等。

6.需要大量时间独处。在漫长的一天结束后,你需要自己待在安静的房间,降低刺激,为自己重新充电。

7.十分回避冲突。当亲密关系出现紧张或分歧时,你倾向于回避,甚至可能在冲突中感到身体不适。

8.你想得很深。习惯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处理,并对自己的经历进行大量反思(比其他人更多),同时也容易进行过度的消极思考。

9.不喜欢任何形式的暴力和残忍场面,哪怕是在艺术作品中。

10.容易沉浸于电影等艺术品,并深深地受到打动。

11.肚子饿的时候会变得易激惹,出现较大情绪波动。

12.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你可能有几个想象中的朋友,喜欢幻想、做白日梦。

13.你在一天中建立了很多小的routine(日常秩序),因为熟悉的东西会带来舒适感。

14.有时候,批评对你来说就像一把匕首。别人的评价用词非常重要,消极情绪似乎影响你更深。

那么,作为一名高敏感者,如何提高自己的幸福感?首先,高敏感是无法“克服”的,它必然意味着更多的谨慎和担忧,以及对创伤、社会“失败”或任何负面经历的深刻反思。其次,虽然我们不能改变高敏感这个特质本身,但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它。

澳大利亚的一位学者曾对12名高度敏感、同时幸福得分也非常高的人进行定性研究。从他们的访谈内容中可以看到,高敏感者的幸福,也可以是一种通过努力而快速得到的结果。

1.更清晰的自我认知,更深的自我关怀。

许多高敏感者在仅仅知道这个概念后,就已经大松一口气。因为他们的“自我”得到了更精确的解释,这促使人们进行更好的自我接纳。他们在之后的生活中更放松了,更少进行自我攻击,并把更多精力集中在目标实现上。

叙事研究发现,一个人的自我叙述身份的连贯性与更大的幸福感有关。

在这项实验中,所有12名参与者都是因为这项研究才第一次知道什么是高敏感人群。他们说,学习这项特质有益于他们的健康,并越来越能自我接受。

要持续做到这一点,你可以:

(1)学习如何识别你的情绪,比如不加评判地进行情绪的记录。

(2)知道痛苦的感觉,如焦虑、悲伤和不知所措都是暂时的。

(3)重新构建过去。你会认识到,很多“失败”并不是真正的失败,因为作为一个高敏感者,你在环境中被过度刺激,没有人在过度刺激时会表现出色。

(4)管理自己过度思考的倾向。你可以使用一些自助认知行为治疗工具,当无用的想法出现时,认识、命名并重构它们。你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5)向亲近的人描述高敏感这个特质。比如让朋友、同事和家人知道,在嘈杂的环境中,你会变得过度兴奋,“如果我中途出去自己待了一会儿,请不用担心”。

(6)进行自我关怀的练习。比如有参与者提到:用对待我爱的人的方式对待自己;通过自言自语来善待自己(例如:这只是一段暂时紧张的时间,没事的,这会过去);自我同情,不加评判,对自己保持中立。

(7)告诉自己可以改变。斯坦福大学的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做过一个实验:让害羞的人把他们的害羞归因于过度刺激。结果发现,当他们这样做时,他们就不会表现得害羞了。在过度刺激的社会情境中,高敏感者所产生的感觉可能被误认为是害羞,即对社会判断的恐惧。但当我们告诉自己这是因为高敏感人群的特质时,改变会发生。

2.确定什么样的刺激会引发你的不适是很重要的。

(1)确保独处的时间。所有12名受访者都表示,经常性的独处经历是他们幸福的重要促成因素。

(2)有意识地选择与谁共度时光。虽然高敏感者喜欢独处,但他们也需要亲密的支持性关系。几位受访者特别提到他们有一个小型的精选朋友圈,“我真的不太喜欢和人在一起,但我有一群亲密的朋友,他们帮助我度过人生”。

(3)保持自己热爱的日常。一位参与者说“每天我都会锻炼或者回家看书”;另一位参与者说“我晚上做手工活,给自己一个小时,什么都不想”。这些固定的日常,有助于你与自己待在一起,并充分体会放松。

(4)避免吵闹的聚会、恐怖电影或令人不安的新闻来影响自己。

(5)进行温和的运动,并在睡前给自己预留舒缓运动带来刺激的时间。

鉴于很多高敏感者都有一点社交恐惧,另外有一个小建议:

如果你必须在生活中与人见面,高敏感者可以尽量选择一个低刺激的环境,比如:安静、无人、不太新奇、不太累等等,可以选择一对一,或是熟人+新人的组合。如果做得不够尽善尽美也没事,人们总有机会留下更好的第二印象。

3.高敏感人群的幸福感,大多来自于“平静、平和、放松”。找到属于你的这些事。

一位参与者说,“对我来说,幸福感不是那么旺盛,而是一种更加温柔的满足感,在我的空间里和自己在一起时感觉舒服”。

在这些受访者的叙述中,幸福感的来源大多为:

●需要一定的独处和停机时间。

●学会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反应。

●在工作、生活、社交和业务爱好上找到了平衡点。

●找到了生活中的意义感。

●知道何时需要帮助,并以有效的方式请求帮助。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总是想太多、情绪内耗……如何改善“高敏感”?|2月限定
李雪琴的“高敏感”,全网女孩都懂
敏感的对待爱情
题材敏感,尺度嚣张,巩俐破尺度出演,说透了男女之间的那些事
内心再强大的人,处于低谷时期,心里也会变得敏感……
腿敏感的很。有虫子爬上去刚过丝袜就能感觉出来有东西了……
海藻太敏感了,小贝无意提起新欢这个词,海藻就想起宋思明了!
话题敏感的农村电影,扯下农村留守妇女的遮羞布,真实且残酷
华语大尺度电影,因题材太过阴暗敏感,被禁映22年
焦虑、自我苛责的背后是什么?你向内看见自己了吗

网址: 高敏感人群:敏感不是我的错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744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