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DU猫说节气之大暑: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原标题:DUDU猫说节气之大暑: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就说道:“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有民谚言“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大暑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节气,同时也是降水集中,雨量充沛的时候。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大量的有机物,对水稻等喜温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
大暑分三候。初候,腐草为萤,萤火虫在枯草上产卵,大暑节气虫便破卵而出,古人便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唐代诗人元稹在《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中有言:“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描写的便是大暑的夜晚萤火虫纷飞的景象;二候,土润溽暑,天气变得闷热,土地此时水分增多,变得潮湿;三候,大雨时行,下雨开始频繁,雨量变大,天气也渐渐向秋天过度,暑气褪去变得凉爽。
大暑正值“三伏”中的中伏,天气“湿热交蒸”,人们容易汗流浃背,体能消耗大,送暑、消暑变成了民俗的主题。我国民间许多地方都有大暑吃醪糟的习俗,据说这天食用能“大补元气”。醪糟,俗称酒酿、米糟或酒糟,是以糯米为原料,蒸熟后加以酒曲天然发酵而成。舀一碗醪糟,加点糯米小丸子,撒点桂花,冰镇一下,就是甘甜美味,清凉消暑的“桂花酒酿丸子”啦。
而在广东一带,则有大暑节气“吃仙草”的习俗,民谚有云“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将其茎叶晒干后与水同煮,滤出来的汤汁可以制成弹滑润喉的“黑仙草”,再加上其他佐料和糖水,便是一碗消暑甜品“烧仙草”。
除了吃食之外,我国民间在大暑之日还有不少有趣的习俗,其中一个便是“晒伏姜”。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晒伏姜,就是在伏天把生姜切片,放到太阳下晾晒直到出伏的一天,姜晒干了便可收起食用。有些地方在晾晒之前会往姜里添加红糖。伏姜口感辛辣,对治疗胃寒、伤风咳嗽等有一定的效果。
炎炎夏日,怎样消暑?唐代诗人白居易给出了他的答案:“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在无人打扰的院子里静静地吹着风,心也自然静下来,DUDU猫提醒大家:天气炎热,注意防暑,哪儿凉快,就在哪儿呆着吧。
出品人:戎明昌 刘江涛
监制:王佳
策划:李湘莹 关健明
统筹:刘兰兰 梁子珊
创意:许乐
设计:原毅
技术:何世敏
产品:王蕾
原创音频:尹佳林 梁子珊 李芷琪 冯奕然 彭沁玲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清风破大暑,明月转高秋,在古诗词里,寻一处清静,度一场清凉
大暑夏浓,灼日炎炎,读读这三首古诗,沐一缕熏风,枕一帘清凉
这大热天,咋还要“炫”一碗羊肉汤?
二十四节气|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今日小暑!人皆言苦热 我爱夏日长
二十四节气|夏至:最早被确立的节气,也是古代重要的节日
今日小暑丨斯羽振振的夏夜,希望在孕育
泡沫之夏结局是什么 泡沫之夏简介
廊坊举办“华彩之夏”艺术季
泡沫之夏结局 该剧是谁主演的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