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文:《家山》的创作唤醒了我全部的乡村记忆

原标题:王跃文:《家山》的创作唤醒了我全部的乡村记忆

长沙晚报2月18日讯(全媒体记者 黄能)18日,湖南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王跃文携长篇小说《家山》做客德思勤24小时书店,与湖南省作协副主席、文艺评论家龚旭东展开对谈,畅聊小说创作。

《家山》是王跃文时隔8年后推出的长篇力作,去年12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湖南文艺出版社联合出版。小说里的故事发生在南方乡村“沙湾”,其原型正是王跃文的家乡“漫水”。《家山》书写了一个跨越五代人的故事,呈现的是作者熟悉的乡村民俗史,也是一个时代的变迁史。

王跃文介绍,《家山》整个创作耗时七八年,曾经因为对结构不满意,把原先写好的30多万字都放弃了,以新的叙述语调和结构重写,这在过去的写作中没有过。小说创作的缘起是阅读家谱,了解到先辈的很多不凡事迹,但真正创作前对过去的乡村作了充分研究,包括社会史、政治史、经济史、革命战争史等,再来写作就不仅仅是先辈的故事,也不仅仅是一个地方的故事,而是折射出上世纪百年中国的乡土变迁。

在龚旭东看来,小说生动描写了地主和佃户、农民和土地、抽丁、赋税等,对乡土中国的还原是非常了不起的。

“《家山》的创作唤醒了我全部的乡村记忆。”王跃文表示,这些记忆包括乡村历史记忆、家族血缘记忆、人文自然记忆和乡村的审美记忆,但记忆往往是模糊的、感性的,而文学创作依赖大量的细节,细节不能出错,所以他研究了大量的资料和史料。于是,《家山》的语言是色彩斑斓的,有古朴的方言,也有文雅的官府公文,虽然是虚构的但都有来源,其他赋税制度、土地和农民的关系也都是有依据的再创作。

龚旭东认为,《家山》对于王跃文的创作来说,有三个超越和升华之处:一是从中篇小说《漫水》到长篇小说《家山》,同为乡土题材,这种超越和升华不仅是篇幅上的,更是文学体裁上的。二是长篇小说题材从城市转向乡村,这是作家心灵和情感的一大变化,对于一个在农村长大的作家来说,他重新回到“文学的原乡”,寻找精神的根源。三是《家山》的很多人物都可以在王跃文的散文集《喊山应》中找到来源或原型,从原型到艺术形象的超越和升华是特别重要的,也是特别具有启示意义的。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王跃文:《家山》的创作唤醒了我全部的乡村记忆
王跃文与读者分享《家山》创作历程
专访|王跃文:我是个在梦里都回乡的人
用溆浦“口音”书写家山 王跃文:从未丢失对人间热切的爱|封面专访
无双毕竟是家山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自己的家山
王跃文:从未丢失对人间热切的爱
原来是她的血唤醒了千年沉睡的他!且所有坏人都畏惧她的血!
《梦里家山》:侨批的文学想象与历史呈现
献给塞罕坝的青春记忆

网址: 王跃文:《家山》的创作唤醒了我全部的乡村记忆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953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