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进:名头那么响,为何在梁山上却是孤家寡人?他虽疏财却不仗义
原标题:柴进:名头那么响,为何在梁山上却是孤家寡人?他虽疏财却不仗义
在《水浒传》中,但凡广交天下客,名头响亮之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仗义疏财,晁盖、宋江和柴进都是如此。
在这三人当中,虽然都有仗义疏财之名,但却是有区别的,那就是所取得的成就不同。
晁盖因此名号七人聚义,干了一票大案,劫了价值十万贯生辰纲,最后上了梁山,当了大哥;宋江因仗义疏财笼络了大批江湖好汉,上梁山后率众人四处征战,最后成功招安,摆脱了匪盗之名。
说到柴进就有点悲凉了,他有着当世孟尝君之名,门下食客众多,不仅没有什么大的作为,而且在他的身边也找不出一个死忠粉,这是为何呢?
说起来,这事儿与他的为人处事有关。
柴进交友分三六九等说起来,柴进的身份是十分高贵的,他是大周皇帝嫡派子孙,有丹书铁券在手,其社会身份和地位远比宋江、晁盖要高,但社会影响力却远不及他们,这与他选择性交友方式有着一定的关系。
在交友上,柴进的辨识度就很高,门下虽食客众多,但却是分三六九等。在小说中,这样的例子也很明显。
比如,武松曾投到他的门下,那时的武松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没有什么惊人的壮举,倒是一身坏脾气。
在柴进处稍有不如意,便对庄客大打出手。那些庄客都在柴进面前说他坏话,所以,柴进也就开始怠慢他了。
武松性气刚,但从作者对武松的整体描写来看,他并不是一个蛮不讲理的人,反而是一个十分重义气的好汉。
柴进只听一面之词,就将武松推出了自己的朋友圈,这不仅对武松不公平,而且也证明柴进识人不清,擅听谗言佞语。
当宋江也投到柴进门下时,他的态度却来了个大转变。他亲自出马陪侍宋江兄弟二人,又给他们新衣服穿,又请他们吃大餐,一顿饭的坐陪人员就有十几个。
就在宋江大吃大喝时,武松却因病躲在角落里一人烤火取暖。同是庄客,这待遇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样的对比,足以证明柴进交友是分三六九等的。
像这样的交友方式,虽然也可以广交天下好汉,但必然达不到“生死之交”。相比之下,晁盖和宋江就有很大的不同。
小说在介绍晁盖时这样说,说但凡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若要去时,又将银两资助他起身。
比如当刘唐来投奔晁盖时,不料被雷横当作小贼绑了,晁盖见状便设计救他。二人素不相识,晁盖便出手相救,而且为了安抚雷横,他随即就拿出十两银子予雷横及他的众兄弟们。
从晁盖的为人及他的实际行动来看,都足以展现出他的江湖义气。
宋江就更不用说了,在小说中写到宋江先后赠人银两的次数高达十七次,他的救济对象很广泛,不分体弱病残,老幼中青,甚至不问钱财的去向,只要对方需要,他便出手。
宋江除了赠给武松、李逵各十两银子外,还曾赠给阎婆母女十两银子,唱曲老人二十两银子,街头卖艺的薛永二十五两银子,朱仝、雷横也受过他的银子,等等,像这样的例子在小说中很多,就算明知李逵拿钱要去赌,他也照给。
宋江的“江湖名声”之所以大,就在于他不是等着好汉来投,而是主动出击去结识好汉,去结识生活在最底层的老百姓,去帮助他们化解眼前的危机,这是雪中送炭的义举,所以,他仗义疏财的名号在小说中是最大的。
但是作者写到柴进时,突然笔锋一转,虽说他是现世孟尝君,但所做所为所写到的例子全是反例,武松是这样,到林冲时也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宋江、晁盖和柴进,在小说中同是“仗义疏财”的大户,但影响力却是参差不齐的,这与他们疏财的方式有一定的关系。而对柴进而言,他的影响力之所以最弱,与他选择性交友有着一定的关系。
那么,柴进交友更看重哪一类人呢?
柴进更看重有社会身份和地位的人作者在写到柴进时,特别写到几个人,他们是武松、宋江和林冲。这三人在小说中都是作者的重点描写对象,也都与柴进有交集。
但他们在柴进处所受到的待遇却是不同的,武松上述已经说了,被柴进严重冷落;有意思的是,作者在写武松遭受冷遇时,宋江也来了。
宋江一看到武松后,就认为他是一条好汉,又是给他钱财,又是给他置办衣服,一直拉着武松,将他奉为上宾,搞得柴进都有点不好意思 了。后来,武松要走时,他还特意与武松结拜为兄弟,宋江的言行令武松大为感动。
反观柴进对武松的态度,他明明知道武松的名字,却偏偏唤他为“大汉”,这种称呼连最基本的礼节也没有,更不用说受他照顾了。
武松在柴进处生了病,也无人过问;衣服褴褛,柴进也装作看不见;武松要走时,若不是有宋江在,他恐怕连钱财也不予相送,不是他舍不得,而是他打心眼儿里看不起武松。
抛开宋江不说,因为宋江的江湖名号太大,他不论到哪里,都被奉为上宾。咱们来说说柴进对林冲的态度。
林冲来投柴进时,一报出东京禁军教头林冲的大名时,柴进立刻“滚鞍下马”,“飞近前来,就草地上便拜”。
如果林冲是一个无名之辈,没有官家的身份,柴进肯定不是这样的表现,洪教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洪教头虽被柴进捧为武师,但柴进却处处看他不顺眼。他不将林冲放在眼里,不还礼,柴进不高兴;不给林冲让座,柴进也不高兴。
而且为了让洪教头献丑,还故意挑事让他与林冲一比高下。洪教头不过是一个江湖武师,与正规军林冲肯定不是一个档次。
实际在比武前,柴进便料定洪教头不是林冲对手,而且为了让林冲赢下洪教头,他还刻意做了一个暗示林冲动作,将比武“利物”二十五两银子故意丢在地上,其意就是在告知林冲放开手比,一定把他拿下。
由此可见,柴进根本看不上洪教头,留他在庄上似乎很无奈,最后反而选择这样的方式将其赶走,其行为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他对待武松是这样,对洪教头是这样,恐怕对待石勇也是如此。石勇也曾投靠过柴进,但后来也一样离开了柴进,转身去投奔宋江去了。
从身份地位来看,武松、洪教头和石勇都是底层民众,没有什么名望,而宋江、林冲就不一样了,他们都曾是有官家身份的人,本身就有着一定的名望。
从柴进对待以上两类人的表现来看,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柴进更看重与自己的身份地位相匹配的人,也就是都属于社会中上层水平的人。
这样一来,柴进为人也就可以总结了,他过分看重名利,在他眼中,江湖好汉分三六九等,擅听佞言,虽有疏财之实,但是否仗义,则是要打个问号的。
所谓“仗义疏财”,“疏财”是手段,“仗义”是目的,“义”要借助“财”来实现。柴进虽然也“疏财”了,但却没有百分百达到“义”的境界。
比如,他对武松、洪教头,也的确有付出,但这两人百分百不念他的好,就是在“义”字上出了差错。
除了“仗义”打折扣,柴进还有一个致命的短板,没有嫡系。
柴进不注重培养嫡系柴进有现世孟尝君之名,在供养食客上,他们的确很相似。战国四公子都好养士,在他们四位公子名下,也都有一个流传千古的典故。
信陵君有窃符救赵,平原有毛遂自荐,春申君有移花接木,孟尝君则有焚券市义。这些典故与四位公子名下的食客都有关系,窃符救赵说的是侯嬴献计,毛遂自荐讲的是毛遂游说楚王,移花接木是说李园搞事情,而焚券市义则讲的是冯谖提升孟尝君名望的故事。
孟尝君手下的冯谖,虽然受益很多,但此人也真心实意为孟尝君解决了不少问题。
在《水浒传》中,像冯谖这样的死忠粉也不少,如燕青之于卢俊义,李逵之于宋江,童威童猛之于李俊,等等,
对柴进而言,他供养了很多庄客,但就是缺乏一个像冯谖这样的忠实追随者,这也导致他在梁山孤立无援。
综上可知,柴进虽广交天下好汉,但在梁山却没有追随者,原因如下:
其一,为人世利,有疏财之名,无仗义之实;
其二,此人群众基础不好,江湖口碑传播有限。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人,千方百计将对方赶走,武松、洪教头就是例子;
其三,不注重对门客的重点培养,没有培养起一个自己的忠实追随者。
此乃柴进之悲~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梁山上此人太会见风使舵,曾一度投敌,后回归梁山,还得了个善终
谁是《水浒传》第一首富?小旋风柴进落选,是仗义疏财的他
宋江为何不顾一切非要招安?梁山上这股势力太强悍,不招安他必死
水浒传:武松在柴进府上白吃白住了一年,为何武松不感激柴进呢?
梁洛施已经皈依佛教,李泽楷会不会后悔?他未来可能成孤家寡人
水浒梁山上只有1个超级高手,9个一流高手,他们都是谁?
水浒传:梁山上最有情有义的好汉,鲁智深只排第二,第一无人不服
他名号很响却是个窝囊废,凭关系上梁山,梁山亡了,他却得以善终
武松跟了柴进一年,都不被重视,宋江为啥看一眼就断定日后有为?
鲁智深喊出了散伙,却为何不离开梁山?武松最明白,却不能说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