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这一天,你们那里都是怎么过的?

原标题:二月二这一天,你们那里都是怎么过的?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提起“二月二”,相信很多人都能顺嘴接一句“龙抬头”,这种说法太过深入人心,倒显得正式的节日名称没那么重要了。其实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传统节日 “龙头节”,这个节日还有很多名字——“春龙节”“春耕节”“青龙节”等等。

热闹的正月过后的第一个节日,天气开始转暖,二月二这一天,你们那里都是怎么过的?

由于南北方的地理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南方和北方二月二的习俗也不尽相同,但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庆祝春天来临的文化内涵是一致的。

总体来说,南方以祭祀土地神为主,北方习俗则更多与“龙抬头”相关。

Q1

二月二为什么叫龙抬头

关于二月二龙抬头,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东海龙王有一个十分宠爱的小女儿,大家都叫她小龙女。有一天,小龙女偷偷溜到人间玩耍,正赶上大旱。小龙女心里不忍,于是私自取出锦囊中的红豆撒向田间,顷刻间雷声大作、大雨倾盆,解了人间的大旱,却也破坏了龙王的规矩。龙王一怒之下把小龙女逐出龙宫,永世不再相见。龙母思念女儿,每到小龙女生日这天都要大哭一场,哭声成为滚滚雷声,泪水就成为洒向人间的大雨。小龙女的生日正是农历二月初二。

传说固然有趣,但终归不能解释二月二龙抬头的真正起源。其实这里面蕴藏着古代天文学和节气知识,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民间节日。

早在春秋以前,古人就将黄道赤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星宿”。二十八个星宿在东南西北分成四宫,每宫有七个星宿。四宫星宿的大致形象对应着四种动物,即所谓的“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其中,东宫七宿分别叫作“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了龙的形象。角宿代表龙角,亢宿代表龙的咽喉,氐宿代表龙爪,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

苍龙星宿共由30颗恒星组成,恒星的位置是相对不动,当地球公转,苍龙星宿与太阳处在同一方向时,就看不见这条“龙”了,随着地球的不断公转,过了一段时间,“龙”又显现了。

当然,抬头仰望星空的古人还不知道地球公转的概念,但他们通过不断地观察,发现了这个周而复始的规律:一年四季的夜空中,苍龙星宿春天在东方升起;夏天在南方清晰可见;秋天在西方渐隐;冬天在北方地平线下蛰伏。这条“龙”的出没周期和方位正与农时周期一致。 《说文》记载:龙“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描述的正是整个苍龙星宿的变化。农历二月二这天夜晚,代表龙角的角宿从东方慢慢升起,大约1个小时之后,龙的咽喉显现,大概到子夜时分,龙爪也能看见了,像极了“龙抬头”的过程。

从节气上来说,农历二月初,也正处在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惊蛰”“春分”之间,正是草木萌动、雨水渐多、雷乃发声、蛰虫咸动之时,春天呼之欲出,春耕也即将开始。“二月二龙抬头”离不开龙与水的渊源,应该也和龙作为一种备受崇拜的神兽,能够统领万物有关。无论如何,“龙抬头”的说法在农耕社会中,加强了二月二与农业生产的关联,因而得以深入人心,流传下来。

刚了解完龙抬头的文化背景,接下来我们就再来谈谈龙抬头这天要做些什么和有哪些禁忌。

Q2

二月二,都在做什么?

01

剃 头

时至今日,每年到二月初二这一天,全国各地的理发店还是几乎爆满,可以看出二月二“剃龙头”的习俗长盛不衰且全国盛行。这也与我国民间的另一个说法——“正月剃头妨舅舅”有关,大部分人一整个月没有剪过头发了,到了二月初,也正是需要理发的时候。

02

撒 灰

撒灰也是二月二的典型活动。清晨,早起的人们装着草木灰,从家门口一直撒到河边,再用谷糠从河边撒到家里,寓意“引龙伏虫”。还有地方流行用草木灰撒出一个一个圆圈来,大圆套着小圆,象征着“围粮仓”,有“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说法。不少地方有敲龙头(房梁)、舞龙等习俗。

03

节日的习俗当然也离不开“吃”,二月二这一天,有吃春饼、猪头肉,炒豆、炒玉米花等传统,不同的地区略有差异。比较通行的做法是把吃食的名称冠以“龙”的头衔,比如这一天的水饺叫作龙耳,春饼是龙鳞,面条是龙须等。

Q3

二月二,忌讳做什么?

二月二这一天也有不少禁忌,基本都和龙有关。其中,最有名的是忌动针线,以免伤了龙的眼睛;还不能盖房打夯,以免伤了龙头;早晨不要担水,在河边井边干活都要轻声细语,以免惊扰了龙。

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二月二的习俗也是经过了漫长的时间,不断传承发展而来的。

唐朝时期,二月二这一天,人们要到野外踏青、把野菜采回家。 白居易有诗:“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还要吃特定的点心,称作“迎富贵果子”,取“迎富”之意。宋朝时期,二月二的主要活动仍为踏青,因为与当时的花朝节(一般为二月十五)相近,所以这一天又被称为小花朝。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是到元朝才开始兴起的。文献上已有 “今朝二月二,暂放龙抬头”的记载。到了明清时期,二月二逐渐增加了“引龙”“熏虫”“炒豆”等活动,内容逐渐丰富起来。

二月二的习俗在不断变迁过程中,逐渐与龙抬头联系起来,这与中华民族对龙的崇拜密不可分。

龙的相关说法可能最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当时图腾崇拜盛行,“龙”的形象最初作为某一部落的图腾出现。最广为接受的说法是,龙集九种动物的特征于一身:骆驼的头、鹿的脚、兔子的眼睛、牛的耳朵、蛇的脖子、蜃的肚子、鲤鱼的鳞片、鹰的爪子、老虎的脚掌。而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成为传说中可以变换身形、能够司水布雨的神物。

参考文献

[1]张勃.先有“二月二”,后有“龙抬头”——二月二的起源、流变及其文化意义[J].民间文化论坛,2012(05):100-112.

[2]吉成名.龙抬头节研究[J].民俗研究,1998(04):28-34.

[3]吕红艳.“二月二”节俗流变考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05):70-73.

[4]艾君.从“龙抬头”说起谈谈中国“龙文化”[J].工会博览,2021(08):40-43.

[5]李世化,尤文宪,罗栖,等. 中华文化公开课[M].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2021.

大美科学

扫码关注不迷路

往期精选

热文

结庐山谷 千枝落地 ——匠心独运的畲族古村落

丨阅读

热文

古人的爱情表达含蓄而不简约

丨阅读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二月二这一天,你们那里都是怎么过的?
一图了然|“二月二,龙抬头”,抬什么?几点抬?
名著中的人,都是怎么过春节的?
都是媳妇熬成婆,怎么就能那么过份呢?你儿子单身不是没有道理的
朕就是心疼静白,你们爱怎么议论就怎么议论
男主和男二你们更喜欢谁
游戏高光制造者!怎么总是你们啊!
去见你只是因为我的爱在那里
你们都是看脸选王子的吗?
肖央就说过她那么受欢迎都是有道理的

网址: 二月二这一天,你们那里都是怎么过的?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6030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