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余组/件作品亮相清华艺博,展现德国现代设计的轨迹
原标题:300余组/件作品亮相清华艺博,展现德国现代设计的轨迹
“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展厅现场
2月21日,“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特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正式启幕。该展为纪念中德建交50周年,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联合德国维特拉设计博物馆、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维斯滕罗特基金会特别策划并举办。设计是德国工业与文化建设的重要工具,也是大众延续至今的日常表达方式。展览共展出300余组/件德国设计作品,涵盖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家具设计、照明设计、室内设计,以及时尚、纺织品和首饰设计等诸多门类,其中包括迪特·拉姆斯、汉斯·古格洛特、鲁德夫·霍恩、玛格丽特·雅尼等杰出设计师,以及哈勒艺术设计学院、乌尔姆设计学院、奥芬巴赫设计学院等机构的设计作品,通过不同功能的设计案例,反映设计与历史、社会、日常文化等因素紧密交织的景象,勾勒出战后德国设计史的全景。
展览学术主持、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总馆长杭间表示,设计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近代的历史当中,德国和德国设计对中国近代的工业制造和设计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此次展览通过展示和回顾德国现代设计,在专业叙事中呈现和扩展德国设计的内涵,同时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为反观中国的设计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介绍说,德国设计重技术、重功能,重品质,强调系统性、逻辑性和秩序感,强调设计的社会目的。在德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中,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制造联盟”直指标准化、规范化、组织化的“优质设计”,为功能主义设计以及现代工业设计奠基蓄力;1919年创立的包豪斯学校在其设计教育实践中所建构的现代设计理论与设计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1953年诞生的乌尔姆设计学院更是从真正意义上构建了“系统设计”理论,成就了科学化思维与日用化设计的完美融合。
20世纪初,得益于德意志制造联盟及包豪斯的诞生,德国设计获得了世界性的关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面临着战后重建的艰巨任务,1949年之后,德国设计演化出不同的发展逻辑: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设计成为“德国制造”出口行业的推动力,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设计旨在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提供动力,其产品可以为普通民众所消费。同样承继着包豪斯学术传统的东西德现代设计,演化出两条错综羁绊的发展路径,即本展主题“交织的轨迹”。战后时代的德国设计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路径?这也是此次展览希望呈现的关键学术话题。
为此,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为展览特别举办学术研讨会,邀请来自美术界、设计界的方晓风、王辉、吴诗中、连冕、张敢、陈岸瑛、杭间、周博、周榕、赵健、程文婷共十余位专家学者,针对德国现代设计延伸出来的诸多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学术研讨会由杭间主持。
“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是国际博物馆专业领域的多方资源共享与多元文化整合的一大盛事,亦为中德两国在人文领域的交流互鉴增添了新的范例。本展希望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为观众呈现德国现代设计的发展路径,为中国的设计理论、设计实践与设计教育提供参照,进一步将专业教育实践融入大学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充分发挥设计史研究的社会意义与文化价值。
据悉,展览将展至2023年4月16日,公众可登录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预约购票参观。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300余件佳作彰显中国审美
60余幅当代艺术家作品亮相释艺空间
李晨谈《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第九组创作历程
“守艺”传承 350多件石雕作品展出
4个特色篇章展示120余件作品
昊美术馆五周年特展,精选馆藏30余件作品
展讯|27名版画艺术家,50余幅版画作品集体亮相共迎新春
山西大同发现唐墓58座 出土各类随葬器物300余件(套)
徐悲鸿与傅抱石共画《洗马图》,2700余件拍品亮相永乐2022春拍
国博举办藏明清肖像画展 《康熙书房坐像》亮相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2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46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6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78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4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36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481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2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