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谈新作《父父子子》:比《人世间》更有分量,希望唤醒对历史人物的敬意

原标题:梁晓声谈新作《父父子子》:比《人世间》更有分量,希望唤醒对历史人物的敬意

2月24日,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携最新长篇《父父子子》现身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现场,与读者朋友们分享新书的创作历程。

《父父子子》以东北高氏、纽约赵氏等四个家族四代人的命运为线索,串联起20世纪30至80年代的宏阔时空: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到曾经的革命者成为首批“北大荒人”垦荒拓野。更创造性地采用跨国视角,以哈尔滨和纽约为空间坐标,呈现国人和海外同胞异地同心的“双城记”。小说最后,1984年四家人再团聚,父父子子,继往开来。

这是一部和梁晓声以往的小说有相当差异的作品,可以说是他在七十岁之后进行的大胆探索,也是改动量最大的一本书,书中有非常多小说创新上的新尝试,阅读后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在《人世间》受到公众高度认同之后,《父父子子》写出了《人世间》前50年的“中华民族奋争史”。两本书一起完整地再现了波澜壮阔的近百年中国现代史。

梁晓声表示:“《父父子子》比《人世间》的格局要大一些。历史的厚重感,也比《人世间》更有分量。”梁晓声现场解释了书名《父父子子》的含义:“‘父父子子’有着一种代代传承、继往开来的含义在内。传承优秀的同胞和国家的这种关系,传承的是一种爱国主义的情怀。”

梁晓声现场分享了本书加入纽约唐人街视角的原因:“唐人街有一种意志,就是所有在外的华人后裔、华侨后代,在抗日战争和解放初期,有很多华人子弟从国外回到国内,投身到抗日战争中去。我当时是有这种强烈的愿望。……日军的铁蹄从中国的东北踏到华北、踏到南方的过程,在南京进行了大屠杀,在扬州进行了屠杀,又打到长沙,日军飞机轰炸重庆的时期,海外的华人们,是什么样的感觉?当自己的亲人遭受苦难,孰能无情,对自己的国家也是如此。”

在梁晓声看来,“只有真的回到历史中,重新去看时,才发现我们这个民族有那么多优秀的儿女在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做出了重大的牺牲。历史就在那,那些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就在那,这不是虚构出来的人物,不是演绎出来的人物,而是有名有姓。这时在进行创作时,就是怀着一种谦卑、虔诚、有温度的一种感情,通过虚构的人物,把他们所做的牺牲,尽可能地凝结在一部作品里......”他表示,“希望通过这本书,重新唤醒大家对那些历史人物的敬意。只有这个敬意产生的时候,你才能摆正自己在社会的坐标位置,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梁晓声谈新作《父父子子》:比《人世间》更有分量,希望唤醒对历史人物的敬意
梁晓声谈新作《父父子子》:比《人世间》格局要大、更有分量
梁晓声:大多数人做不成英雄时,就做一个有温度的好人|名家谈创作
话剧《人世间》在郑精彩上演
俗语“官不入民宅,父不进子屋”,有什么讲究?为何不能进子女房屋?
山下智久主演电影制作终止 因对韩国原版表示敬意
潘金莲,被人一直误会的历史人物
传承的除了血脉还有文脉,陈永康、陈天硕父子联展花鸟精品
网友新诗《如梦令·浅浅莲花》比贾浅浅的《清晨》更有意境
丁勇岱演的周父有多牛?导演一个表情都舍不得删

网址: 梁晓声谈新作《父父子子》:比《人世间》更有分量,希望唤醒对历史人物的敬意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61612.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